
目的:为确保公司的生产设备能够正常运作,保证生产的需要。特在设备的档案管理、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及维修、事故处理、管理激励等方面进行规定。
一、设备的档案管理
1.1、随设备带来的技术说明书、合格证、备件图册、图纸及文件等收集齐全,并统一存档管理。
1.2、设备的安装基础图、电器接线图、地下管道布置图等进行收集管理存档,以便日常查阅。
1.3、设备的安装、调试等竣工报告、竣工图进行归档管理存放。
1.4、设备的一般事故报告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报告,进行填写并归档管理。
1.5、设备的各种检查记录汇总应进行归档管理存放。
1.6、设备的改进、改装、报废记录及有关手续应进行归档管理存放。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2.1 设备管理员对验收合格的设备,编制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工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见附录一
2.2 设备的功能进行改进后,设备管理员必须更新操作规程,并重新培训。
三、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3.1 设备管理人员对验收合格的设备,制订各类设备的日常及定期保养内容。
3.2 日常保养以操作工为主,定期保养以维修工为主。
3.3 日常及定期保养都需要记录,见附录二。
3.4 设备的大中检修计划由生产部门提前计划,并上报领导后批准。
3.5 设备维修人员需要对所修理的设备建立设备维修台帐。记录好设备维修时间,更换何种配件,维修金额等必要信息。见附录三。
3.6 对外来采购的在保修期内的设备或需要委外维修的设备,设备相关的负责人需要记录其维修保养情况。
四、设备事故管理
4.1、设备因非正常损坏而造成停产或低效能时均为设备事故。
4.2、发生设备事故时,操作工应保护好现场,严禁破坏现场或制造假象。
4.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逐级上报领导(特殊情况可越级汇报),最迟在下班前必须上报。
4.4、一般事故由机修工、设备主管负责查清原因,并做好事故汇报记录向生产汇报。
4.5、重大事故由机修工、设备主管、车间主任、生产及发生事故当班操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直到问题原因分析、查清后,才允许清理现场。同时由操作工人填写设备事故报告,上报生产批示。
4.6、对发生事故的设备,设备主管认真做好设备的修理存档记录,填写《设备事故报告》,见附录四。
4.7、因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设备重大事故:
(1) 造成设备停产6天以上;
(2) 一般设备修理费用达1万元以上,重点设备修理费用达2万元以上;
(3) 进口及大、稀、精设备发生事故导致工作能力(包括精度、性能)降低。
除上述范围外为一般事故。修理费用在200元以下,为故障或损坏,不作事故处理。
五、设备的管理激励
1、设备操作者必须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使用设备前,必须清楚各操作手柄、按扭的使用功能,严防误操作。如违反操作则对当事人处罚款10-50元,若造成设备损坏,则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处罚款50-500元,或作辞退处理。
2、不要弄脏,刮伤警示标牌,若标牌字迹已变得模糊不清,或遗失,应重新制作挂牌。
3、应经常检查冷却液、液压油和润滑油的使用情况,各油箱的润滑油不得低于油标中心,否则会因润滑不良而损坏设备,需定期添加或更换。若因润滑不良而损坏设备的对当事人罚款50-300元或作辞退处理。
4、设备零部件的所有摩擦面应全面按期进行润滑,以保证设备的精确性和工作的可靠性,并减少零件的磨损及功率的损失。若因无定期润滑,而引起零部件在使用期内老化的,则对当事人罚款50-200元,同时承担所更换零件的费用。
5、操作者必须经常注意油泵的工作情况,以保证主轴箱和进给箱有足够的润滑油。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设备管理者汇报。
6、开始工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各部分的工作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机修工,不得强行作业。
7、设备定人定机,在设备启动运行时,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若有违反者,则对当事人处罚款50元。
8、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无条件协助机修人员进行修理。
9、设备操作人员不得加工超出设备加工能力范围的工件,如有违反者罚款50-100元。
10、每班次按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填写好设备日常保养记录。
11、下班后,务必要擦拭设备上的灰尘及油污等脏物,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同时设备周围的地面环境要保持清洁,所用工具堆放整齐。离开设备前,应将电源总开关关闭。若有违反者,罚款当事人50元。
附录一:
普通车床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穿戴合身的工作服,将袖口扣紧。不要穿过于肥大的服装和敞领衬衫。留长发或有辫子时,要戴护发帽。
2、开动机床前,应仔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位的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系统是否通畅,并作空载试验。
3、工作时,工作地点要保持整洁、有条不紊。待加工和已加工工件应分别摆放在专门的位置或架子上、箱子内。不得将工件或工具放在机床上,尤其不得放在机床的运动部件上。卡盘扳手用完后应随手取下。
4、卡盘高速运转时,卡爪必须夹持工件以防运转时卡爪甩出,工件及刀具要夹紧装牢,防止工件和刀具从夹具中脱落或飞出。装卸笨重工件时,应使用起重设备,并穿防砸安全鞋。
5、机床运转时,禁止用手调整机床或测量工件。禁止把手肘支撑在机床上。禁止用手触摸机床的旋转部件,禁止在运转中取下或安装安全装置。不得用手清除切屑,应使用钩子、刷子或专用工具清除切屑。
6、操作中不可使用手套,防止运转部件绞缠手套以至人体。
7、有机床运转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地点,发现机床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当突然意外停电时,应立即切断机床电源或其他启动机构,并把刀具退回工件部位。
8、不要使污物或废油混在机床冷却液中,否则不仅会污染冷却液,甚至会传播疾病。为防止引起皮肤病,严禁用乳化液、煤油、机油洗手。主轴运转时,严禁扳动变速手柄。
9、卸下工件时,必须让刀具及主轴停止运动,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加工中的工件或转动的主轴。
10、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它物品,机床运转中不准用手清除铁屑,不准用手检查运动中的工具和工件。
11、溜板手轮向外拉可以脱开,在开快速时一定要将手轮脱开,以防手柄打人。溜板向尾座方向移动没有限位碰停,操作者防止疏忽造成挤压伤害或碰坏机床。
附录二
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内容
| 日常保养内容 | 定期保养内容和要求 | |
| 保养部位 | 内容和要求 | |
| 一、外观保养 1、擦清机床表面,下班后,所有的加工面抹上机油防锈。 2、清除切屑(内、外) 3、检查机床内外有无磕、碰、拉伤现象。 二、主轴部分 1、液压夹具运转情况 2、主轴运转情况 三、润滑部分 1、各润滑油箱的油量。 2、各手动加油点、按规定加油,并旋转滤油器。 四、尾座部分 1、每周一次,移动尾座清理底面、导轨。 2、每周一次拿下顶尖清理追空。 五、电气部分 1、检查三色灯、开关。 2、检查操纵板上各部分位置。 六、其他部分 1、液压系统无滴油,发热现象。 2、切削液系统工作正常。 3、工件排列整齐。 4、清理机床周围,达到清洁。 5、认真填写好交记录及其他记录。 | 外观部分 | 清除各部件切屑、油垢,做到无死角,保持内外清洁,无锈蚀、无黄袍。 |
| 液压及切削油箱 | 1、清洗滤油器。 2、畅通、油窗明亮。 3、液压站无油垢、灰尘。 4、切削液箱内加5-10CC防腐剂(夏天10CC,其他季节5-6CC)。 | |
| 机床本体及清屑器 | 1、卸下刀架尾座的挡屑板,清洗。 2、扫清清洗屑器上的残余铁屑,每3-6个月(根据工作量大小)卸下清屑器,清扫机床内部。 3、扫清回转装刀架上的全部铁屑。 | |
润滑部分 | 1、各润滑要畅通无阻。 2、各润滑点加油,并检查油箱内有无沉淀物。 3、试验自动加油器的可靠性。 4、每月用纱布擦拭读带机各部位,每半年对各运转点至少润滑一次。 5、每周检查一下滤油器是否干净,若较脏,必须洗净,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就要清洗一次 | |
| " 电气部分 | 1、对电机碳刷每年要检查一次,(维修电工负责),如果不合要求者,应立即更换。 2、热交换器每年至少检查清理一次。 3、擦拭电器箱内外清洁无油垢、无灰尘。 4、各接触点良好,不漏电。 5、各开关按钮灵敏可靠。 | |
设备维修台帐
| 日期 | 设备名称 | 故障描述 | 原因分析 | 维修时间 | 更换配件 | 价格 |
附录四:
设备事故报告
| 操作者 | 设备名称 | ||
| 设备型号 | 加工何产品 | ||
| 事故过程: 操作者: 日期: | |||
| 设备主管: 签字: 日期: | |||
| 生产领导:
签字: 日期: | |||
| 总经理意见: 签字: 日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