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程优化过程实质上是管理再造或优化的实施过程, 企业战略定位的变化和战略思路的改进最终都在业务流程中体现, 可以利用流程优化的手段规范和提升管理体系。目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 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快递业一般不存在纯粹的科技产品创新, 经营创新更多地体现在对服务程序即业务流程的改善。邮政速递已经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网络和业务流程, 若对总体网络流程进行全新设计, 风险高、难度大, 实施的成功性很难得到保障。
1 网络系统主体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邮政速递网的构建目标、辐射范围、时限及频次规定、车辆因素、运行成本、经转次数上限、时限达标率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发现, 目前邮政速递网络流程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1 节点辐射范围不广, 终端网络没有形成规模
目前, 邮政生产基本上是按照传统作业进行规划的, 没有考虑终端消费者的小件物品、小批量物品、个性化服务需求等因素, 因此无论是流程优化、运输车辆选型还是揽投服务区域的划分, 都未能适应现代快递的需要。因此, 在速递业整体网络化布局以及信息化不断加强的形势下, 邮政速递要想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就要先从网络流程的优化做起。
3 1 理顺线路与节点关系, 完善终端网络网络是服务的内核, 是服务的基础和支撑。健全速递网络, 就是通过综合考虑业务量、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邮件传递时限、节点间的距离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 建立起以集散中心、中转站和点到点直达的混合网络模式。这种网络建设应采取 统一部署、以点带面、资源共享 的模式, 打破行业壁垒, 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各中心城市区域快运网络,将揽投网络做密做细、做大做强。
在速递网构建中, 随着大型邮件处理中心的逐渐铺开,干线与支线网络趋于成熟, 终端网络的完善将是网络调整与优化的重要环节。目前, 终端服务中出现了许多新要求, 如投递物品体积减小、投递频次增加等, 造成大约 70% 的分拣和运输成本花费在最后一公里的投递过程中。未来快递业的竞争在于终端网络的竞争, 终端网络布局将成为各快递公司竞争的核心要地, 所以终端网络的不断优化成为速递网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2 网络流程优化要在全程中寻找原因及对策速递的基本特征是 快速、及时、方便 , 强调系统内各环节的分工与协作, 其经营实体各司其职,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 从而保证货流、车流、信息流、资金流精确流动。邮政速递物流网作为全国性大网, 必须建立有效的全网协调制约机制, 每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顾客, 每一环节都要对顾客负责, 整个流程为最终客户负责, 从而保证整个作业质量。因此速递物流网的优化可以运用 sdca 循环模式, 即 标准、执行、检查、调整 模式, 从收寄环节开始, 对流程进行系统化改造。通过对速递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生产全过程的全面分析, 统筹规划, 综合考虑各生产环节的作业流程、生产规范和注意事项, 使整个流程平衡运行, 然后检查过程, 最后做出合理分析和调整, 满足客户的愿望和要求。
3 3 网络流程优化要有员工积极参与目前速递生产操作机械化程度较低, 人工操作占据了生产操作的重要部分, 因此流程优化要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制度的改变要注重员工的心理状态。要成功进行流程优化, 提高流程优化的效果, 就不能忽视员工的力量, 以保证优化后流程的有效执行。因此要运用制度、人情等手段, 调动每个生产班组的员工, 改变他们的本位主义观念, 让他们从被动的执行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只有员工的参与, 流程优化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在设计、改造和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率, 取得更好的成绩。
3 4 考虑服务质量与劳动强度的同时注重成本因素优化流程步骤, 就是剔除流程中的非增值性活动, 减少辅助增值性活动的过程, 整合、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因此减少成本也应该成为网络流程优化的关键因素。根据成本效益背反理论, 运输车辆及内部操作人员的增加必然会缩短邮件的生产时限, 提升服务质量, 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成本。速递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整体考虑,即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基础上, 通过人的活动流形成工作流, 匹配于投入∀转化∀产出的过程, 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环节、某个指标, 要把各个环节、指标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 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 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 实现整体合理化。
此外, 加强速递质量管理, 也是降低速递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高速递质量, 才能不断减少直至最终消除各种差错事故,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从而保持良好的信誉, 吸引更多客户, 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经营, 提高速递效益, 从根本上降低速递成本。
3 5 网络流程优化要控制源头质量阻止不完美的快件离开始发地的操作, 是避免操作失误、降低失误损失、降低解决问题成本的最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