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8:44
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杨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题(分值:8+2×10+4×2=36)1、填空题(8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杨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题(分值:8+2×10+4×2=36)1、填空题(8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题(分值:8+2×10+4×2=36)

1、填空题(8分)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4、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拂晓 健忘 惊骇 不可明状      B.婉如 制栽 匍匐 富丽堂皇

C.磅礴 憧憬 稚嫩 张皇失措      D.瓦烁 阻遏 赃物 永垂不朽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流芳百世.

6、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另一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腰包,这是看得见的,一个装满了箱箧。

8、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_______    ; 不是所有的唱歌都表达赞颂,    ___        ;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_____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___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3)(4)(1)(2)

9、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_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_________ 我们敞开胸襟,我们______ 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  即使  以及  只要   就           B.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就

C.不仅  而且  以至   只要  就           D.固然   即使   甚至  只要   才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11、仿照下面前后句子的写法,在中间写出一句话。 

在与人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         _______________         ,你也会            _____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觉到

快乐的美好与充实。

1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字)(4分)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从这幅图中你得到的重要启示。(4分)

        人             从             众

利用

利用

利用

               

森             林             木

二、阅读理解(分值:14+18+27=59)

(一)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4.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2分)

15.这则消息的大意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主体部分写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用“‖”在文中标出。(2分)

17.文段中加点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3分)

                                       

18.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分)

                                     

  (二)  荷花淀(节选)(18分)

①大船追得很紧。

②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③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④“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⑤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⑥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

⑦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⑧但是那些隐藏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准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声清脆,三五排过后,他们投出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⑨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好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⑩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19.为选文提炼事件的概括句。(3分)                           

20.第⑤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5分)

                                       

21.第⑦段中的“荷花变成人了?”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他们!”又表达了妇女们什么心情?(4分)                                       

22.第⑧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3分)

                                       

23.文章在写战争场面时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分)

                                      ____

(三)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2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4.解释下列词语。(4分)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25.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2分)

26.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至少三个)(6分)

27.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5分)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2分)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3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作文。(55分)

人生是条路,漫长而曲折。回首你的人生之路,放眼他人的人生之路,你都看见了什么?有人说一路上快乐多多,有人说一路上坎坎坷坷;有人说一路上鲜花簇拥,有人说一路上荆棘丛生;有人说一路上友爱如春,有人说一路上真情似海……

请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字数不少于500字!

500

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杨岗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题(分值:8+2×10+4×2=36)1、填空题(8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