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10:28
文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上海市紫竹园中学高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林冲思想上的发展变化。2.体验并感悟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1泛读——沉浸于文本阅读《水浒传》
推荐度:
导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上海市紫竹园中学高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林冲思想上的发展变化。2.体验并感悟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1泛读——沉浸于文本阅读《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高一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林冲思想上的发展变化。

2.体验并感悟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1泛读——沉浸于文本阅读《水浒传》七~九回,精读第十回,了解林冲的身世背景和主要遭遇。(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全文)

2查阅课文中生字生词。按小说三要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根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课文情节线索。

1.导入:(音乐《好汉歌》——)众所周知, “四大名著”,是大家公认的,代表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提问:关于《水浒》,你有哪些了解?你对哪个梁山好汉印象比较深刻?

简介《水浒》有关常识: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的白话长篇小说,叙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队伍,108将聚义梁山泊的故事。作者施耐庵。写作时间元末明初。

(教师提示:“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用题目向读者揭示主要内容。章回体起源于宋元民间说话。(当时说话艺人在讲故事时,一次不能说完,往往要分几次讲述,每讲一次,就相当于后来的一回。而在每一次讲说之前,要列出题目,概括这一次讲说的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的起源)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一部好的小说,不仅仅在于情节的曲折离奇,紧张悬念,更重要要看人物的刻画,形象是否真实、血肉丰满、性格有发展有变化,例如《水浒》中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 这些人物都是梁山泊有名的英雄好汉,但每个人遭遇不同,性格不同,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也就各有特色。林冲就是其中一个极为生动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是要来分析林冲、了解林冲的人物形象。

3.了解林冲第一步:介绍身世背景,前文遭遇

(让学生对林冲这一人物有初步的印象,作为理解课文的铺垫)

[幻灯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提问: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概括课文情节:《水浒》中人物,尤其是林冲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我们的重点就是体验人物形象分析这个过程。

提问: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

(提示:小说情节基本要素——(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沧州遇旧(序幕)第1节——酒店密谋(开端)第23节——买刀寻仇、接管草场(发展)第4~9节——雪夜报仇(高潮)第10~12节

——投奔梁山(结局)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线索,为分析人物做准备)

5.提问:通过林冲所经历的遭遇发展,尤其高潮阶段“雪夜报仇”,你认为林冲性格上有什么发展?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忍辱——反抗,懦弱——坚强)

6.分组讨论:找出课文中林冲“忍”的具体表现(123组);林冲“不忍”的具体表现(456组)。

提示:重点关注文中描写林冲的细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注意按情节发展的顺序分析。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各种描写手法,体会作者的深层用意,从而更深入理解林冲性格的曲折发展,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并体会“官逼民反”的主题。)

沧州遇旧

忍:“我因恶了高太尉……”“我是罪囚……”

提示:李小二夫妻的出现起了什么作用?(当初在东京时……;谁不知恩名? 送汤送水)

1)侧面描写,烘托了林冲的性格,扶困济贫、忍辱退让

2)为下文情节发展,夫妻俩通风报信作铺垫。

酒店密谋

提示描写陆虞侯等人的手法

动作“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管营、差拨先去了,此后那两个低着头也去了。”

语言“不必要问”“不叫,你休来。”

注意“将”的几种用法:1)拿,动词;2)助词;3)请,“将进酒”

    “书”:1)信;2)动词,写 ;3)《尚书》

买刀寻仇、接管草场

不忍:大惊,大怒,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团团

忍:“今日又无事。”;也自心下慢了。“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事……”“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小心谨慎忠于职守,体现其安于现状的心态。“神明庇佑!”仍抱有重获生路的愿望

雪夜报仇

忍:“我且去那里宿一夜”;“便拿了花,却待开门来救火。”

不忍:第12节,重点分析林冲的动作、语言。林冲杀人:1)分主次2)光明磊落,先问罪谴责3)三人杀法不同——有经验,有思想,有策略,写出了林冲的性格特点。通过明、杀仇人,有力写出了林冲思想性格上爆发式的转折,走上了坚定的反抗道路。

7. 思考:通过林冲的性格转变,一个如此善良软弱的人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之路,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官逼民反,“逼”,林冲每一次“忍”的背后都是一次残酷的“逼”。

8.联系课文标题,“风雪”这一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试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风雪”的句子。

提示:纷纷扬扬,卷,紧,越下得紧了,摇振,压倒,……

分析: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北风呼啸,大雪飘飞,阴沉沉的天,白茫茫的地,恰恰映衬落难英雄此时此地的心境,也预示着林冲将卷入更大的斗争漩涡。林冲去市井沽酒,二次写雪,以一“紧”字,使人感到了风雪势头之猛、力度之大和愈趋猛烈的趋势,并暗示形势越加严峻,林冲处境越发严酷。再后,林冲沽酒回来,草厅被雪压倒,火种被雪浸灭,迫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过夜,则以大雪直接推动情节的进展。而且,风雪交加之境又增添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悲壮气氛,衬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师:环境描绘正是为了衬托人物,并给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即使人物只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它仍然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离开了社会环境,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失去意义。

思考:作者把主人公林冲置于一场暴风雪之中,这样突出写“风雪”有什么意义?什么作用? 

1)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 

2)推动情节发展,从草场到山神庙,故事每一步发展都与风雪有关,从而深化了主题。

3)与人物心理活动、行为呼应,先表现其细心谨慎,后烘托其内心剧烈冲突,衬托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9.课后作业:

1)仿照这节课学习的分析方法,选择《水浒》108将中另一你喜欢的人物阅读,写一篇500字的人物介绍。(必做)

2)作者明确写出了林冲性格中懦弱退缩的一面,那么林冲到底是不是英雄?在文学作品中,你认为英雄应该是怎样的? (选做)

反思:

1)由于本课只设计了一课时完成,所以对预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在学生的预习中如果不督促,则有部分同学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形成了走过场。我们感觉由于课时的关系,所以在人物分析的时候做得还不够细,而小说的主要内容又是人物形象分析。

2)对课文主旨的归纳强调不够,只是笼统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2007年10月

文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及教学反思——上海市紫竹园中学高一年级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林冲思想上的发展变化。2.体验并感悟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1泛读——沉浸于文本阅读《水浒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