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21年2月17日晚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身患绝症仍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一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当选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这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具有很多高贵的精神品质,有人说他们爱国奉献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敬业尽责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执着坚守让人感动,有人说他们为民服务让人感动,其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点?请根据你的感受和体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次命题是热点评论型+多种观点型+问题驱动型材料作文。
第一段是背景材料,同时暗示写作的范围和对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第二段是核心材料,先再次明确具体写作内容——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精神品质——爱国奉献、敬业尽责、执着坚守、为民服务,这是写作的基础。
最后提出问题,暗含了任务驱动的要求,要选取四方面精神品质的一方面来写,这是写作的关键。只要围绕爱国奉献、敬业尽责、执着坚守、为民服务中的一方面来立意,以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为主要论据,谈出自己感动的理由和看法,就是切题或合题的。
【立意】
1.舍小家为大家,爱国奉献。
2.坚守岗位,敬业尽责。
3.执着坚守,只为心中那一份责任/信念。
4.人民公仆为人民。
【例文】
淬爱国之心,铸青年精神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爱国者不胜枚举,他们的爱国奉献精神最让我感动。他们不畏困难,尽责担当;他们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他们不惧死亡,舍生取义……如今,吾辈身处百年未有之变局,社会快速发展、人心浮躁,但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却为我们阐释了当代应有的爱国之心,他们的爱国奉献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尽个人之力,淬爱国之心,铸青年精神。
爱国而勇于担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责任与担当为爱国之本,也是爱国的前提。心向国者,无不乐于为国担当。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步履蹒跚却依然与时间赛跑,奔走在最需要他的一线。这种坚守,这种努力,无不诠释着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国测一大队从第一代队员开始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山河,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行动诠释爱国之心。而有了国测一大队丈量国土的担当,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更有信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凝心聚力,为新时代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爱国而甘于奉献。
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七十余年;诗词研究,一钻就是七十余载;从青春到暮年,丝丝青发变成满头白发,不变的是叶嘉莹对古典诗词的挚爱。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她的毕生心愿是将中国古诗词发扬光大,不仅身体力行,还将毕生积蓄捐出,用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的这种付出让我们感动;她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举动,都是对爱国奉献最生动最鲜活的诠释。一切伟大成就都是继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学习叶嘉莹先生的精神,把热爱、奋斗、奉献的鲜明品格刻印在人生的跑道上,让爱国之行有更强劲的动力。
爱国而不惧生死。
《白马篇》有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眺望星汉,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中国向来不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惧生死的爱国者。为国、为民,他们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勇敢无畏;他们用壮志雄心谱写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消防战士陈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最先出发,最快到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他这种为国家、为人民无惧生死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仰。面对双方悬殊的实力,王海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敢于斗争,最终取得重大战果。他们表现出来的无畏风险挑战、不惧生死的行为,正是爱国之心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陈陆、叶嘉莹、王海、国测一大队……他们都可称为“中国的脊梁”,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生动而鲜活地诠释了爱国之心。“少年强则国强”,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应该向他们学习,萃取爱国之心,铸造青年精神。
【素材】
1.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在新冠病毒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张定宇曾说,如果很幸运,他会有8到1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幸,最多五六年。他要很好地去用好这些时间,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能够帮助到别人,他就会感到很幸福。“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那是我们拯救病人的一个岗位。所以现在回头看,壮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们的一个工作,是应尽的职责。”张定宇说。
2.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在偏远山村坚守43年,带领村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先后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如今,他带领村民们搞起了旅游业,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他说:“(如果)不修这个路,我们的单身汉就会越来越多。今年我们的2个年轻人娶了媳妇,70%的家庭都有小轿车。我们现在发展生态旅游,每一个农户都开起了农家乐。”
3.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想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作贡献。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们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已经变成了她的家。“拼就拼一点,现在华坪变成我的家了,给了(我)当妈的感觉。现在大家都知道我在做这件事,都在帮忙,全社会都在帮着。”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