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9:47
文档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学科指教育教学中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教育任务及一定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按照教学理论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1,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一方面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开展学科研究,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衍生新兴学科,继
推荐度:
导读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学科指教育教学中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教育任务及一定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按照教学理论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1,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一方面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开展学科研究,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衍生新兴学科,继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学科指教育教学中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教育任务及一定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按照教学理论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1, 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一方面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开展学科研究,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衍生新兴学科,继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具有重要意义[3]。

近现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园林绿地作为唯一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以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高校在学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科研院校不断加强办学规模、师资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科研成果数量与日俱增[4]。

园林规划设计学科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的发展,手段的创新,以及项目的建设,推动着该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将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确定为“传统园林学、城市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1]。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园林规划设计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园林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园林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景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园林设计。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研究内容就是以园林规划与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所属学科的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术研究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自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5]。本文对我国开设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1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定位与内涵

在《自然科学学科辞典》中,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定义为:研究、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并使之付诸实施的实用性学科[6]。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属于城市建设规划学科的分支,以园林艺术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等课程有直接联系,与艺术、历史、文学有密切联系[7]。本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既要求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象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园林规划设计以保护城市生态平衡、创造舒适优美的 生产、生活环境,美化市容,为人们提供休息、游览 和进行文化活动场所为研究对象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作为风景园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领域与范围也不断扩大。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学、土壤学、测量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学、文学、绘画、 美学、生态学、城市环境保护等多种学科内容,是多 学科的边缘性学科。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当前主要研究内容:①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构成上的艺术效果, 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由此而涉及到对园 林植物的品种选择、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和运用遗传学培育新品种等;②园林绿化用地的地形地貌利用 和改造,包含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水文地质与相应的工 程技术和自然空间的组合艺术;③现代园林建筑的功 能性质与艺术形式,包含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的 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形式的创造;④园林 规划设计工作的新程序与新手段。

园林规划是指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分布、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7]。在工程建设初期,综合考虑工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和近远期发展、控制远景等原则性问题如某风景区总体规划、某公园总体规划等,主要解决功能分区、导游线组织、景点分级等大问题。园林设计指对组成园林的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设计[8]。 

2园林规划设计学科发展概况

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规划设计及其教育在国内只有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科专业体系与行业环境尚不完善。其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成熟。研究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际趋势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高级人才,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

国内外优秀园林规划设计院校的教学理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各有特点,同时对国内农林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地理学专业中的景观教育的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模式也有不同侧重点,提出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景观学科的途径和方法。

风景园林学在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即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学科领域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分支学科有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在国外:“大地景观规划”阶段, 涵盖了景观评估与规划、基地规划、细部设计以及都市设计等内容,成为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极其综合的学科。学科体系涵盖了规划、设计、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在同一教育层次根据发展方向,又分为不同的学位。

就目前而言, 风景园林的学科基础依然不太明确, 相关的学科门类比较广泛。海外Landscape Architecture研究生教育的和我国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学科设置模式。一般来说, 国际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研究生课程分理论型和设计型。比如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GSD) 的风景园林硕士学位( MLAI和MLAⅡ) 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以选择设计选修或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12],这也是我国清华大学当前的景观建筑学( LandscapeArchitecture) 硕士的培养模式。一些英语国家和地区也称为研究型课程计划和授课型课程计划, 比如大学建筑系的Research Programmes (MPhil/PhD) 和Taught Master Programmes。当前, 我国的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 含: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和建筑技术科学4个二级学科。此外,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还设置有设计学硕士和设计学博士的2个专业学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已经在我国学科目录中设置多年。而且, 它对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意义像建筑技术科学之于建筑学一级学科一样, 是风景园林领域非常重要的支撑系统。

3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3.1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

   该学科主要包括中外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理论( theory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以及风景园林评论。随着各种外文原始文献和翻译著作以及出国考察或留学的机会增多, 对西方丰富的传统园林史和现代园林史的系统性的介绍还会持续增多, 而中外园林比较史、现代园林设计思想演变史方面的研究也必然会成为热点。风景园林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元理论, 即风景园林存在的意义、风景园林的学科、风景园林的价值观以及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这些都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 是融合历史实践经验和研究者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想象的知识系统, 也是指导风景园林评论的基本理论。多年来, 中国风景园林的传统性、地方性和国际化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盲目自大或全盘西化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两者的衔接必须从基本理论的研究开始。风景园林评论已为学术界所呼唤[3, 10-12]。所谓的评论, 必须是在某一个理论框架或流派的思想下进行的, 评论不应是自我推介。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事业的进展, 每年都有大量的设计项目建成或者设计竞赛发生, 如何建立一套的第三方评价体系, 提高本学科和行业的设计水准尤为迫切。当风景园林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时候, 过去贵族的艺术将成为平民设计, 如何在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及互动的机制, 也是风景园林评论的一个重要使命。评论还能影响一个学科的思维方式[13], 当前各种设计类论文沦为项目介绍或方案文本, 也是因为绝大多数作者依然没有得到系统的风景园林评论的知识训练。历史、理论和评论是3个紧密联系的领域。

3.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主要实践研究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对应理论:景观美学;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对应理论:景观生态学;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对应理论:景观行为学。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一样,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5]。

按空间位置和尺度划分, 至少包括3个领域: 场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规划。一般来说, 场地设计的范围和内涵比较明确, 是对一个特定场地的所有景物的布局与设计。现在, 园林设计所处理的对象往往是有特定边界但不一定有围墙围合, 所以成为一种对场地景物统筹的设计[14]。当前, 城市设计也是建筑师或者城市规划师或风景园林师均可单独涉猎的领域。就风景园林师所掌握的知识而言, 其方案一般是“城市景观设计”, 这依然是一种在合理安排空间关系基础上的景象设计。就目前风景园林师的教育知识体系和从业范围而言, 一般是对散点的城市公共设施和连续的建筑界面的具体设计, 而不是一种整体性的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控制和规划引导。就我国目前的用语习惯而言, 大地景观规划与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的历史渊源存在差异。尽管当前风景园林界滥用“景观规划”一词, 但是它更适合景观生态学家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规划则分别是地理学界和国土资源部门以及环境科学界和环境保护部门所常用的。只有大地景观规划才基本上是风景园林学科所专用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是2个重要的规划领域。当前, 城市绿地系统从建成区扩展到规划区、甚至整个市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些拓展也因为所处理的对象的复杂性要求风景园林师和其他学科的工作者密切配合。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不仅仅是景点的再设计和游赏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景区容量也不能再简单按游人占有的面积简单核算, 风景名胜区内的村镇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游客使用和生态恢复的关系、林相改造的问题同样突出。其他的领域, 比如旅游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也将成为空间规划的热点, 如何合理调整风景园林师的知识结构或者制订相应的教学培养计划去应对实践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5-17]。

参考文献

 [1] 金昌海主编黄勇张景丽. 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A卷 图文版 经济教育[M]. 延吉市: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 350.

 [2] 谢新观主编. 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M]. 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 346.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 2009-2010[M]. 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43.

 [4] 陆支悦. 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5] 刘滨谊. 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 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 2006.

 [6] 姜振寰,孙光裕,王新荣等. 自然科学学科辞典[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7] 宋会访. 园林规划设计[M]. 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54.

 [8] 娄娟,常俊丽. 园林规划设计[M].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93.

 [9] 李炜民.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 中国园林. 2012(10): 50-52.

[10] 夏建统编.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M]. 北京市: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266.

[11] 曲薇主编.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M]. 沈阳市:沈阳出版社, 2011: 291.

[12] 俞孔坚,李迪华. 景观设计 专业学科与教育[M].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15.

[13] 陈蓓.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03).

[14] 张绮曼编著. 2009中国环境设计年鉴[M].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69-373.

[15] 谢占宇主编郝鸥陈伯超.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M].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303.

[16] 北京吉典博图公司主编. 2012中国建筑表现集成 1 规划设计、景观设计[M]. 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320.

[17] 娄娟主编常俊丽. 园林规划设计[M].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293.

文档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学科指教育教学中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教育任务及一定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按照教学理论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一定科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1,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一方面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的出现,促进了科学向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创立、成长和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化的象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开展学科研究,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晰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并衍生新兴学科,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