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量12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罗琦娟)
一、选择判断题(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歆享(xīn) 新正(zhèng)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朱拓(tà) 拗他不过(áO)
C.蹙缩(cù) 荻花(dí) 马嵬 (Wéi) 吮血(shǔn)
D.咨嗟(jué) 盥沐(guàn) 暮砧 (zhān) 鱼凫(fú)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 (歆享:喜爱、羡慕)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许多年。这里借指晚年)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风韵、神态)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寒暄:本指冷暖。这里指问候起居冷暖的客套话)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古怪不端正)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曾经)
4.甲乙两段文字,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的说法前后矛盾。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课文《祝福》选自《彷徨》。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白居易,字乐天,中唐三大诗人之一。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长篇抒情诗如《琵琶行》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既对不幸者命运同情,又对自身失意无限感慨。而晚唐诗人李商隐诗歌多朦胧意象,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
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其第三回。《红楼梦》、《聊斋志异》分别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的最高峰
D.讨论是人们围绕某个话题各自发表意见的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参与讨论要积极发言,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不要强词夺理,也不能盛气凌人。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C.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之孝心,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D.我是在这个时候奋不顾身扑上去的,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就在超女北京演唱会开场前几个小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演唱会主办方谈判破裂,双方未能就音乐版权使用费一事达成一致。就此,音著协发函主办方,赔偿50万元损失。
B.公开大学发言人表示,将于年底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莫言、等4位杰出人士,以表彰他们的杰出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
C.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当选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新将恢复并加强与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亲密传统友好关系”。
D.总理指出,当前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8.一次填充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_______。
1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2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3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4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5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6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文言文(两个题,共11分)
柳庆字更兴。幼聪明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
(选自《北史 · 列传第五十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5分)
①好饮酒,闲于占对 闲:
②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
③卿钥恒置何处 恒:
④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而:
⑤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乃: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每题3分,共6分)
①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译:
②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译:
三、诗歌阅读(两个题,共7分)
• 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
• 山行即事
•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
• 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11、诗的首联运用了何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
•
•答:拟人手法,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1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
四、13.默写。(6分)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
③丛菊两开他日泪, 。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⑥同是天涯沦落人, 。
五、现代文阅读(4个小题,共12分)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4.文中画线句子“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
15.“ 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孩子曼诺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请做简要分析。(3分)
答:
16.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3分)
答:
17.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六、18.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青春是一个美丽的词,它是那么的绚丽多姿,但它又最容易消逝。所以有人说,处在青春阶段的人,就应该珍惜青春,善待青春,在青春期奋发有所为。对此,你有何见解?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11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答卷
一、选择判断题(8个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5分)
①好饮酒,闲于占对 闲:
②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
③卿钥恒置何处 恒:
④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而:
⑤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乃:
10.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
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分)
译:
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分)
译:
三、诗歌阅读(两个题,共7分)
11、诗的首联运用了何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
1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四、13.默写。(6分)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
③丛菊两开他日泪, 。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⑥同是天涯沦落人, 。 。
五、现代文阅读(4个小题,共12分)
14.文中画线句子“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
15.“ 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孩子曼诺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请做简要分析。(3分)
答:
16.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3分)
答:
17.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六、18.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青春是一个美丽的词,它是那么的绚丽多姿,但它又最容易消逝。所以有人说,处在青春阶段的人,就应该珍惜青春,善待青春,在青春期奋发有所为。对此,你有何见解?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请写在背面。
2009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C【A.新正zhēng B.两靥yè 拗他不过niù D.咨嗟jiē 砧zhēn】
2.D【A.惘 烙 湍 B.萧 C无错别字 D.暄 宵】
3.A【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歆享:这里指神享用祭品神灵享用祭品。】
4.C【与原文意思不符】
5.B【《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广泛流传、具有鲜明中国古典诗歌特征的叙事长诗】
6.D.【A最后应为问号句。B句中表示声音的延长,用破折号而不用省略号。C句中“一则……二则”是并列成分,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把“二则”前的句号改为分号】
7.B.【A,成份残缺,“赔偿”前应加上“要求”;C,缺少了介词“在”,应在“当选”前加上介词“在”;D,词序排列不当,应为“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8.A 【第一处选②句式协调,内容合理;第二处选③,③与上下文联系密切;第三处选⑤,⑤符合递进关系,反映体会得深刻】
9.【闲:同“娴”,熟练、熟悉;狱:案件;恒:经常。而:连词,表转折;乃:连词,于是】
10.①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
②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
•
11、诗的首联运用了何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
•答:拟人手法,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1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诗人精神愉快
•13.【答案①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孤舟一系故园心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 ⑥相逢何必曾相识】
14.答【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战胜各种困难。勇敢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勇敢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3分)
15.答【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与老人并肩拼搏。】
16.答【老人是个面对厄运, 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意思对即可)】
17.答【1.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