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终稿 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9:52
文档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终稿 2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某拦河闸闸址以上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河流平均纵坡1/6200。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某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二、地质资料(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
推荐度:
导读《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某拦河闸闸址以上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河流平均纵坡1/6200。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某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二、地质资料(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

某拦河闸闸址以上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河流平均纵坡1/6200。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

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 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某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中粉质壤土,厚度约25m,其下为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1、湿重度r湿=20.2KN/m3       土壤干重度r干=16.0KN/m3 

饱和重度r饱=22.2KN/m3    浮重度r浮=12.2KN/m3

2.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30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00

土壤的凝聚力C=0.1KN/m2

3.地基允许承载力[P地基]=150KPa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5.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η]=1.5~2.0

6.渗透系数K=9.29×10-3cm/s

(二)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0以下

三、建筑材料

本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距京广线很近,交通条件较好。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较丰富的粘土材料。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砂料。

四、文水气象

(一)气温: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二)风速:最大风速V=20m/s,吹程D=0.6Km。

(三)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9个月河流平均最大流量为10m3/s;汛期(7~9月)3个月河流平均最大流量为130m3/s。年平均最大流量36.1 m3/s,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m3。年平均最小流量15.6 m3/s,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亿m3。

(四)冰冻:颖河流域冰冻时间短,冻土很薄,不影响施工。

(五)上下游河道断面

五、批准的规划成果

(一)灌溉用水季节,拦河闸的正常挡水位为58.74m,下游无水。

(二)洪水标准。

1.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124m3/s,闸上游的洪水位为59.5m,相应的下游水位59.35m。

2.校核洪水位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2.35 m3/s,闸上游的洪水位6l.00m,闸下游水位60.82m。

(六)批准的规划成果

(1)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的规定,本枢纽工程为Ⅲ等工程,其中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3级。

(2)灌溉用水季节,拦河坝正常挡水位为58.74m

(3)洪水标准,如表5-13所示。

                        如表5-13   洪水标准

项目重现期(年)洪水流量(m³/s)

闸前水位(m)

下游水位(m)

设计洪水

校核洪水

50

200

1124

12.35

59.5

61

59.35

60.82

(七)施工条件 

    1、工期为两年。

    2、材料供应情况

水泥由某水泥厂运输260 Km至某市,再运输80 Km至工地仓库;其它他材料由市汽车运至工地;电源由电网供电,工地距电源线1.0Km;地下水位平均为28.0~30.0m。

(一)闸址的选择 

    闸址、闸轴线的选择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难易、操作运用、工程量及投资大小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流、施工管理应用及拆迁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权衡利弊,经全面分析比较,合理确定。

    本次设计中闸轴线的位置已由规划给出。

(二)闸型确定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51.92m.

(三)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由于已知上、下游水位,可推算上游水头及下游水深,如表所示。

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m³/s0

下游水深 (m)

上游水深H(m)

过水断面积(㎡)行近流速(m³/s)

上有水头 (m)

设计流量1124

校核流量12.35

7.43

8.9

7.58

9.08

746.51

943.49

1.51

1.76

0.12

0.16

7.7

9.24

注:考虑雍高15-20cm

设计:=59.35-51.92=7.43 

H=59.5-51.92=7.58   

A=(101.92+80)×5.48×0.5+(113.92+122.32)×2.1×0.5=498.46+248.05=746.51

=12.35/746.51=1.51   

=1.51²/2/9.8=0.12  

 =7.58+0.12=7.7

校核:=60.82-51.92=8.9 

 H=61-51.92=9.08  

 A=(101.92+80)×5.48×0.5+(113.92+128.32)×2.1×0.5=498.46+436.03=943.49    

=12.35/943.49=1.76   

 =1.76²/2/9.8=0.16  

 =9.08+0.16=9.24

闸门全开泄洪时,为平底板宽顶堰堰流,根据公式hs≥0.8Ho判别是否为淹没出流,其判别计算见下表.

                        淹没出流判别计算

计算情况下游水深(m)

上游水头(m)

流态
设计水位

校核水位

7.43

8.9

7.7

9.24

7.43>6.16

8.9>7.39

淹没出流

淹没出流

设计:0.8=0.8×7.7=6.16  

校核:0.8=0.8×9.24=7.39

按照闸门总净宽计算公式=,根据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表。其中 为堰流侧收缩系数,取0.96; 为堰流流量系数,取0.385。

    闸孔总净宽计算

流量Q  (m³/s

下游水深(m)

上游水头(m)

淹没系数

设计流量1124

校核流量1612.35

7.43

8.9

7.7

9.24

0.965

0.963

0.545

0.565

58.99

63.47

设计: =7.43/7.7=0.965   

 =(0.965-0.96)/(0.97-0.96)×(0.59-0.5)+0.5=0.545   ===58.99

校核: =9.24/7.7=0.963   

 =(0.963-0.96)/(0.97-0.96)×(0.59-0.5)+0.5=0.565   ===63.47

根据《闸门设计规范》中闸孔尺寸和水头系列标准,选定单孔净宽 m,同时为了保证闸门对称开启,防止不良水流形态,63.47/8=7.9<8,故选8孔。由于闸基为软基河床,选用整体式底板,缝设在河墩上,中墩厚1.2m,缝墩厚1.6m,边墩厚1m.如图所示。闸孔总宽度为

L=(8×8)+(3×1.6+4×1.4)=73.6(m)

    闸孔尺寸布置图

(四)校核泄洪能力 

根据孔口与闸墩的尺寸可计算侧收缩系数,查《水闸设计规范》(规范表2-2),结果如下:

靠缝墩孔:=8/(8+1.6)=0.833   得=0.973

对于边孔:=8/(8+(9.08×2+6+(80-73.6)/2))=8/35.36=0.226得=0.9102

所以=(6×0.973+2×0.9102)/8=0.957

与假定接近,根据选定的孔口尺寸与上下游水位,进一步换算流量如下表所示:

过流能力校核计算表

计算情况(m³/s)

堰上水头H0(m)

校核过流能力
设计流量1124

校核流量12.35

7.7

9.24

0.965

0.963

0.545

0.563

0.96

0.96

1219.47

1655.98

8.5%

0.8%

设计:Q==0.96×0.545×0.385××=1219.47 m³/s

校核:Q==0.96×0.563×0 .385×m³/s

设计情况超过了规定5%的要求,说明孔口尺寸有些偏大,但根据校核情况满足要求,所以不再进行孔口尺寸的调整。

三、消能设计

(一)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由于本闸位于平原地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所以采用底流式消能。

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时闸门全开渲泄洪水,为淹没出流无需消能。闸前为正常高水位58.74m,部分闸门局部开启,只宣泄较小流量时,下流水位不高,闸下射流速度较大,才会出现严重的冲刷河床现象,需设置相应的消能设施。为了保证无论何种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均能发生淹没式水跃消能,所以采用闸前水深H=6.82m,闸门局部开启情况,作为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次设计按1、3、5、7孔对称方式开启,分别对不同开启孔数和开启度进行组合计算,找出消力池池深和池长的控制条件。

辅助曲线的绘制:根据水闸所在的河流纵横断面图,绘制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Q=AC,C = R^(1/6) / n ,R = A/χ,(A为过流断面面积,c为谢才系数,R为水力半径,n为河槽糙率,χ为断面湿周,i为渠道底坡)

假设下游水深h为0.5m时,

A=(b+mh)h=(80+2×0.5)×0.5=40.5m,

Χ=b+2h==82.236m

R=A/χ=40.5/82.236=0.492m,

n=(n1χ1+n2χ2)/(χ1+χ2)= 0.0227,

 C = / n=  0.492^(1/6) /0.0227=39.14

Q=AC= 40.5×39.14=14.128(m)

…………………

继续假设h为1.0m,1.5m等等系列数值,直到马道到河床的高度5.48m

假设下游水深h为6m时,

A=(101.92+80)×0.5×5.48+[4(h-5.48)+101.92+101.92](h-5.48) ×0.5=498.46+[4(6-5.48)+101.92+101.92](6-5.48)=552

Χ=b+2h=80+2×6×+2×6=106.833m

R=A/χ=552/106.833=5.169

n=(n1χ1+n2χ2)/(χ1+χ2)=(0.0225×80+0.03×38.83)/106.833=0.024

C = / n=/0.024=52.697

Q=AC=552×52.697×=839.74

……………………

照此方法可以继续算出6m—9.5m的相关所有数值

计算可得下表

HnAXRCQ
0.50.02270440.582.236070.49248539.1409214.12819
10.02278284.472140.97073443.4580544.5901
1.50.02308124.586.70821.4358546.0197887.1912
20.02325416888.944271.88882347.81129140.1973
2.50.02342212.591.180342.33054649.16577202.5605
30.02357725893.4112.76182750.23906273.567
3.50.023727304.595.652483.18339951.11719352.6988
40.02387135297.888543.59592651.85279439.5663
4.50.024007400.5100.12464.00001652.48042533.8691
50.024138450102.36074.39621953.02393635.3722
5.480.024259498.4608104.50734.76962653.48252739.4166
60.024951552106.83285.16695252.69706839.7438
6.50.025044604.5109.065.54236953.11816960.0442
70.025134658111.3055.91168753.500361087.032
7.50.025221712.5113.5416.27526553.849511220.638
80.025304768115.77716.63343754.170361360.807
8.50.025385824.5118.01326.98650954.466751507.497
90.025463882120.24927.33476754.741861660.678
9.50.025539940.5122.48537.67847354.998351820.33
曲线关系如下

B.1消力池计算

B.1.1 消力池深度可按公式(B. 1)~(B. 4)计算:(计算示意图见图B.1.1)

图B.1.1

                   (B. 1)

       (B. 2)

                 (B. 3)

                (B. 4)

式中 d---消力池深度(m);

σ0---水跃淹没系数,可采用1.051.10;

H″C---跃后水深(m);

H C ---收缩水深(m);

 α---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可采用1.0~1.05;

 q---过闸单宽流量(m2/s);

b1---消力池首端宽度(m);

b2---消力池末端宽度(m);

T0---由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m);

ΔZ---出池落差(m);

h's---出池河床水深(m).

b.1.2 消力池长度可按公式(b.1.2-1)和公式(b.1.2-2)计算(计算示意图见图b.1.1):

L sJ=Ls +βLJ                       (b.1.2-1)

L J =6.9(h"C-hC )                   (b.1.2-2)

式中 LsJ---消力池长度(m);

 LS---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m);

 β---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可采用0.7~0.8;

LJ---水跃长度(m).

取开启高度分别为0.8m,1.0m,1.2m,1.5m,2m进行计算,算出e、H的比值,查水力学书可以得到平底堰的收缩系数,出闸后的收缩水深hc=εe流量计算使用孔口计算出流公式:Q=

当n=1,e=0.8m时,

e/H=0.8/6.82=0.12

ε=(0.12-0.1)(0.618-0.615)/(0.15-0.1)+0.615=0.616

Q===43.32

q=Q/8=43.32/8=5.41

hc=0.616×0.8=0.49

==3.25

查图可知Hs=0.98

=0.168

==0.84

L J =6.9(h"C-hC )=6.9×(3.25-0.49)=19

L sJ=Ls +βLJ=6.4+0.8×19=21.22

…………………

继续假设,算法与上述一致

当n=3,e=0.8m时

e/H=0.8/6.82=0.12

ε=(0.12-0.1)(0.618-0.615)/(0.15-0.1)+0.615=0.616

Q===129.95

q=Q/8/3=129.95/8/3=5.41

hc=0.616×0.8=0.49

==3.25

查图可知Hs=1.9

=0.045

==1.19

L J =6.9(h"C-hC )=6.9×(3.25-0.49)=19

L sJ=Ls +βLJ=6.4+0.8×19=21.22

…………………

继续假设,算法与上述一致

以此类推n=5,n=7,最后得出下表

在下表中可以发现池深先增大后减小,取最大值为限开水深,上一水深为池深控制,标注于下表,对应的高于此深度的为淹没出流,其他为自由出流

按公式计算结果列入表1。

表1  消力池池深池长估算表

开启孔数n

开启高度e

e/Hζ收缩系数泄流量Q

单宽流量q

收缩水深hc

跃后水深hc

下游水深Hs

流态判别消力池尺寸备注
池深d

池长Ls

水跃长Lsj

10.80.120.61643.325.410.493.250.98自由出流0.8421.2219
10.150.61854.36.790.623.61.110.7522.4720.6
1.20.180.61965.298.160.743.921.240.6623.5121.93
1.50.220.62181.8210.230.934.351.440.5424.7723.56
20.290.624109.7313.721.254.961.710.2626.3525.58
30.80.120.616129.955.410.493.251.91.1921.2219
10.150.618162.916.790.623.62.181.2422.4720.6
1.20.180.619195.878.160.743.922.451.2623.5121.93
1.50.220.621245.4710.230.934.352.81.2924.7723.56池深控制
20.290.624329.1913.721.254.963.351.326.3525.58限开
50.80.120.616216.585.410.493.252.60.7121.2219
10.150.618271.516.790.623.62.990.6922.4720.6
1.20.180.619326.458.160.74

3.923.330.6723.5121.93
1.50.220.621409.1210.230.934.353.820.6224.7723.56
20.290.624548.6513.721.254.964.570.5126.3525.58
70.80.120.616303.215.410.493.253.190.221.2219
10.150.618380.126.790.623.63.66淹没出流
1.20.180.619457.038.160.743.924.05
1.50.220.621572.7610.230.934.354.66
20.290.624768.1113.721.254.965.
通过计算,为了节省工程造价,防止消力池过深,对开启3孔开启高度为1.3米限开,得出开启3孔开启高度为1.3米为消力池的池深控制条件。

(二)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1、消力池深度计算

根据所选择的控制条件,估算池深为1.3m,计算挖池后的收缩水深hc和相应的出池落差ΔZ及跃后水深hc″,验算水跃淹没系数符合在1.05~1.10之间的要求。

=13.7*13.7/(2*9.8*0.95*0.95*3.35*3.35)-13.7*13.7/(2*9.8*4.95*4.95)=0.556

σ0==1.05

2、消力池池长

根据池深为2m,用公式(13)、(14)计算出相应的消力池长度为30m。

3、消力池的构造

采用挖深式消力池。为了便于施工,消力池的底板做成等厚,为了降低底板下部的渗透压力,在水平底板的后半部设置排水孔,孔下铺设反滤层,排水孔孔径为10cm,间距为2m,呈梅花形布置。

根据抗冲要求,按式16计算消力池底板厚度。其中 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8; 为确定池深时的过闸单宽流量; 为相应于单宽流量的上、下游水位差。

  =

取消力池底板的厚度 m。

图1   消力池构造尺寸图  (单位:高程m,尺寸cm)

(三)海漫设计 

1、海漫长度计算

用,q=Q/B(B取河谷宽度80m),上下游水位差计算海漫长度结果列入表2。其中 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根据闸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则选12。取计算表中的大值,确定海漫长度为48m。

表2   海漫长度计算表

流量Q

上游水深 

下游水深 

1006.821.621.255.2030.6
2006.822.482.54.3439.5
3006.823.173.753.6544.4
4006.823.7853.0446.8
5006.824.326.252.5047.4
6006.824.837.51.9946.4
7006.825.308.751.5243.8
下游水深 可以查Q—h曲线,

q=Q/L=100/73.6=1.25

=H- =6.82-1.62=5.2

=

……………………

按照以上算法可以得出上表所有数值,我组数据时在Q在100—700之间的任何值水深都不会超出马道至河床的高度,故上表所有数据都是按以上算法。

2、海漫构造

    因为对海漫要求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便进一步消除余能,有一定的透水性,有一定的柔性,所以选择在海漫的其实段为18m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因为浆砌石的抗冲性能较好,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后30m做成坡度为1:15的干砌石段,以使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放慢厚度为0.6m,下面设15cm的砂垫层。

(四)防冲槽设计

     海漫末端河床冲刷坑深度按公式t″=1.1-t计算,其中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可按公式

                        海漫冲刷坑深度计算

计算情况q″[m3/(s·m)]

相应过水水面积A(m2)

湿周χ(m)

R1/5

[v0](m/s)

h″(m)

d(m)
校核情况20.531109.62128.751.541.23110.97.445
设计情况14.05932.25122.171.5011.2019.433.438
校核:q″=Q/80=12.35/80=20.25   

χ=2×10.9+80=128.75

A=(80+80+2×21.8)×10.9×0.5=1109.62   

h″=60.82-51.92=10.9  

[v0]=0.8×R1/5 =1.231       

d=1.1-t =1.1×=7.445

设计:q″= Q/80=1124/80=14.5   

χ=2×9.43+80=122.17

A=(80+18.86)×9.43=932.25 

h″=59.35-49.92=9.43

[v0]=0.8×R1/5 =1.201    

d=1.1-t =1.1×=3.438

根据计算确定防冲槽的深度为2m。采用宽浅式,底宽取4m,上游坡率为2,下游坡率为3,出槽后做成坡率为5的斜率与下游河床相连。如图所示

    

海漫防冲槽构造图

(五)上、下游岸坡防护

为了保护上、下游翼墙以外的河道两岸岸坡不受水流的冲刷,需要进行护坡。采用浆砌石护坡,厚0.3米,下设0.1米的砂垫层。保护范围上游自铺盖向上延伸2~3倍的水头,下游自防冲槽向下延伸4~6倍的水头。

四、防渗排水设计

(一)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1、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尺寸。

2、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3、地下轮廓线布置

1)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

根据公式L≥C×H计算闸基理论防渗长度为47.74m。其中C为渗径系数,因为地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查表取7。

L=7×6.82=47.74

2)防渗设备

      由于闸基土质以黏性土为主,防渗设备采用黏土铺盖,闸底板上下游侧设置齿墙,为了避免破坏天然的黏土结构,不宜设置板桩。

3)防渗设备尺寸的构造

(1)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据闸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A取2.0,按式L底=AH

L底=A×H=2×6.82=13.(m)

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等要求,确定砸闸底板长度为15m。

(2)闸底板厚度为:t=(m),实际取为1.5。

齿墙具体尺寸如图

闸底板尺寸图(单位:cm)

(4)铺盖长度根据3~5倍的上下游水位差,确定为30m。铺盖厚度确定:为便于施工,上游端取为0.6m,末端为1.5m,以便和闸底板连接。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及施工时破坏铺盖,在其上设置30cm厚的浆砌块石保护层,10cm厚的砂垫层。

4、校核地下轮廓线的长度

根据以上设计数据,实际的地下轮廓线布置长度应大于理论的地下轮廓线长度通过校核,满足要求。

铺盖长度+闸底板长度+齿墙长度=30+15+6.8=57.8>47.74

(二)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 

1、排水设备的作用

采用排水设备,可降低渗透水压力,排除渗水,避免渗透变形,增加下游的稳定性。排水的位置直接影响渗透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应根据闸基土质情况和水闸的工作条件,做到即减少渗压又避免渗透变形。

2、排水设备的设计

(1)水平排水  水平排水为加厚反滤层中的大颗粒层,形成平铺式。反滤层一般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砂和砂砾石组成的。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垂直,各层次的粒径则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大。

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能抗风化的砂石料,并满足: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得穿过反滤层;各层的颗粒不得发生移动;相邻两层间,较小一层的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不能被阻塞,应具有足够的透水性,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还应保证耐久、稳定,其工作性能和效果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差。

本次设计中的反滤层由碎石,中砂和细砂组成,其中上部为20cm厚的碎石,中间为10cm厚的中砂,下部为10cm厚的细砂。

  

  

  

  

  

  

  

  

  

图2    反滤层构造图   (单位:cm)

  

(2)铅直排水设计  本工程在护坦的中后部设排水孔,孔距为2m,孔径为10cm,呈梅花形布置,孔下设反滤层。

(3)侧向排水设计  侧向防渗排水布置(包括刺墙、板桩、排水井等)应根据上、下游水位,墙体材料和墙后土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并应与闸基的防渗排水布置相适应,在空间上形成防渗整体。

  在消力池两岸翼墙设2~3层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孔后设反滤层,排出墙后的侧向绕渗水流。

3、止水设计

凡具有防渗要求的缝,都应设止水设备。止水分铅直和水平止水两种。前者设在闸墩中间,边墩与翼墙间以及上游翼墙铅直缝中;后者设在粘土铺盖保护层上的温度沉陷缝、消力池与底板温度沉陷缝、翼墙、消力池本身的温度沉降缝内。在粘土铺盖与闸底板沉陷缝中设置沥青麻袋止水。

  

  

  

  

  

  

  

  

  

  

  

图3   止水详图   (单位:cm)

  

(三)防渗计算 

1、渗流计算的目的:计算闸底板各点渗透压力;验算地基土在初步拟定的地下轮廓线下的渗透稳定性。

2、计算方法有直线比例法、流网法和改进阻力系数法,由于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结果精确,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渗流计算。 

3、计算渗透压力    

(1)地基有效深度的计算。根据公式

当        当

判断=45/2.5=18>5,地基有效深度为:

=0.5×45=22.5(m)

小于实际的地基透水层深度22.5m,所以取小值=22.5m。

(2)分段阻力系数的计算。通过地下轮廓的各角点和尖端将渗流区域分成9个典型段,如图所示。其中1、9段为进出口段,用式ζ0=1.5()+0.441计算阻力系数;3、5、7段为内部垂直段,用式ζy=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2、4、6、8段为水平段,用式ζx=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各典型段的水头损失用式计算。结果列入(表1)中。 对于进出口段的阻力系数修正,按公式h0'=β'h0、

β'=1.21-、△h=(1-β') h0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渗流区域分段图(单位:m)

分段编号分段名称SS1

S2

TLζi

hi

hi'

进口0.6--22.5-0.450.9970.336
水平-01.921.9301.312.9183.579
垂直1.9--21.9-0.090.9140.194
水平-002010.050.1110.111
垂直1--21-0.050.1060.106
水平-1121130.551.2311.231
垂直1--21-0.050.1060.106
水平-002010.050.1110.373
出口1.5--21.5-0.471.0440.783
合计------3.066.826.82
各段渗透压力水头损失表

段别S'T'β'

h0'

△h

hi'

进口段0.621.90.340.3340.6613.579
出口段2.5200.750.7830.2620.373
进出口段的阻力系数修正表

①进口:ζ0=1.5()+0.441= 1.5()+0.441=0.45

hi==0.45×

②水平:ζx==

hi==1.31×

③垂直:ζy==

hi==009×

④水平:ζx==

hi==0.05×

⑤垂直:ζy==

hi==0.05×

⑥水平:ζx==

hi==0.55×

⑦垂直:ζy==

hi==0.05×

⑧水平:ζx==

hi==0.05×

⑨出口:ζ0=1.5()+0.441= 1.5()+0.441=0.47

hi==0.47×

进口段:T'=22.5-0.6=21.9

β'=1.21-=1.21-

h0'=β'h0=0.34×0.997=0.334        △h=(1-β') h0=(1-0.34) ×0.997=0.661

进口段::T'=22.5-2.5=20

β'=1.21-=1.21-

h0'=β'h0=0.75×1.044=0.783   

△h=(1-β') h0=(1-0.783)×1.044=0.262

②水平:hx>△h  即2.918>0.661   故hx'= hx+△h=2.918+0.661=3.579

⑧水平段类似上述解法hx'= hx+△h0.111+0.262=0.373

其他段不变

(3)计算各角点的渗透压力值。 

用表1计算的各段的水头损失进行计算,总的水头差为正常挡水期的上、下游水头差6.82m。各段后角点渗压水头=该段前角点渗压水头—此段的水头损失值,结果列入表3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H9

H10

6.826.482.92.712.62.491.261.160.780
闸基各角点渗透压力值

H1=H=6.82

H2=H1- hi'=6.82-0.336=6.48

H3=H2- h2=6.48-3.579=2.9

………

H10=H9-h9=0.78-0.78=0

(4)验算渗流逸出坡降。 

出口段的逸出坡降为:,小于壤土出口段允许渗流坡降值 (查表得),满足要求,不会发生渗透变形。绘制闸底板的渗透压力分布如图所示

五、闸室布置

(一)底板和闸墩 

1、闸底板的设计

(1)作用  闸底板是闸室的基础,承受闸室及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较均匀地传给地基,还有防冲、防渗等作用。

(2)型式  常用的闸底板有平底板和钻孔灌注桩底板。由于在平原地区软基上修建水闸,采用整体式平底板,沉陷缝设在闸墩中间。

(3)长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长度为15m。

(4)厚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厚度为1.5m。

2、闸墩设计

(1)作用 分隔闸孔并支承闸门、工作桥等上部结构,使水流顺利的通过闸室。

(2)外形轮廓  应能满足过闸水流平顺、侧向收缩小的,过流能力大的要求。上游墩头采用半圆形,下游墩头采用流线型。其长度采用与底板同长,为15m。

(3)厚度 为中墩1.2m,缝墩1.6m,边墩1.0m。平面闸门的门槽尺寸应根据闸门的尺寸确定,检修门槽深0.20m,宽0.20m,主门槽深0.3m,宽0.8m。检修门槽与工作门槽之间留3.0m的净距,以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4)高度 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计算取较大值,根据计算墩高最大值为9.58m,另根据《水闸设计规范》中规定有防洪任务的拦河闸闸墩高程不应低于两岸堤顶高程,两岸堤顶高程为61.50m,经比较后取闸墩高度为10.00m。

1) =校核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9.08+0.5=9.58m。

2) =设计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7.58+0.7=8.28m;

3) =正常挡水位时水深+ =6.820.59+0.4=7.81m。

墩缝尺寸见图

    缝墩尺寸详图(单位:cm)

(二) 闸门与启闭机 

闸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工作闸门、事故闸门和检修闸门;按材料分为钢闸门、混凝土闸门和钢丝网水泥闸门;按结构分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等

1.工作闸门

工作闸门基本尺寸为闸门高8m,宽8m,采用平面钢闸门,双吊门,滚轮支承。

2、检修闸门

检修闸门采用叠梁式,闸门槽深为20cm,宽为20cm,闸门型式如图2所示。                                     叠梁式检修闸门示意图

3、启闭机类型

启闭机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常用固定式启闭机有卷扬式、螺杆式和油压式。卷扬式启闭机启闭能力较大,操作灵便,启闭速度快,但造价高。螺杆式启闭机简便、廉价,适用于小型工程,水压力较大,门重不足的情况等。油压式启闭机是利用油泵产生的液压传动,可用较小的动力获得很大的启闭力,但造价较高。在有防洪要求的水闸中,一般要求启闭机迅速可靠,能够多孔同步开启,这里采用卷扬式启闭机,一门一机。

4、启闭机的选型

(1)根据《水工设计手册》平面直升钢闸门结构活动部分重量公式,经过计算得13.9t,考虑其他因素取闸门自重140KN。

                                        (1)

式中  —闸门结构活动部分重量,t;

—闸门的支承结构特征系数,对于滑动式支承取0.8;

      —闸门材料系数,普通碳素结构钢制成的闸门为1.0;

      —孔口高度,取8m;

—孔口宽度,取8m。

(2)初估闸门启闭机的启门力和闭门力,根据《水工设计手册》中的近似公式:

=0.1×1860+1.2×140=354KN

=0.1×1860-1.2×140=18KN

式中  —平面闸门的总水压力 ,KN, 

—启门力,KN;

      —闭门力,KN;

P==0.5×10×6.822×8=1860KM

由于闸门关闭挡水时,水压力P值最大此时闸门前水位为6.82m本次设计的水闸为中型水闸,系数采用0.10,经计算启门力为354kN,闭门力为为18Kn.查《水工设计手册》,选用电动卷扬式启闭机型号QPQ-2×40。

(三)上部结构 

1、工作桥是为了安装启闭机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而设的桥。若工作桥较高可在闸墩上部设排架支承。工作桥设置高程与闸门尺寸及形式有关。由于是平面钢闸门,采用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闸门提升后不能影响泄放最大流量,并留有一定的富裕度。根据工作需要和设计规范,工作桥设在工作闸门的正上方,用排架支承工作桥,桥上设置启闭机房。由启闭机的型号决定基座宽度为2m,启闭机旁的过道设为1m,启闭机房采用24砖砌墙,墙外设0.66m的阳台(过人用)。因此,工作桥的总宽度为1+1+0.24+0.24+0.66+0.66=6m。由于工作桥在排架上,确定排架的高度即可得到工作桥高程。

排架高度=闸门高+安全超高+吊耳高度 

=8+0.5+0.5=9m

工作桥高程=闸墩高程+排架高+T型梁高

=61.92+9+1=71.92m

工作桥细部构造图(单位:cm)

(2)交通桥宽6m,其中人行道宽1m,两边设栏杆混凝土路面

交通桥细部构造图(单位:cm)

(3)、检修桥的作用为放置检修闸门,观测上游水流情况,设置在闸墩的上游端。

(四)  闸室的分缝与止水 

水闸沿轴线每隔一定距离必须设置沉陷缝,兼作温度缝,以免闸室因不均匀沉陷及温度变化产生裂缝。缝距一般为15~30m,缝宽为2~2.5cm。整体式底板闸室沉陷缝,一般设在闸墩中间,一孔、二孔或三孔一联为单元,其优点是保证在不均匀沉降时闸孔不变形,闸门仍然正常工作。

凡是有防渗要求的缝,都应设止水设备。止水分铅直和水平两种。前者设在闸墩中间,边墩与翼墙间以及上游翼墙本身;后者设在铺盖、消力池与底板,和混凝土铺盖、消力池本身的温度沉降缝内。

本次设计缝墩宽1.6m,缝宽为2cm,取中间两孔一联。

六、闸室稳定计算

(一)设计情况及荷载组合 

1、设计情况选择

水闸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利情况。完建无水期是水闸建好尚未投入使用之前,竖向荷载最大,容易发生沉陷或不均匀沉陷,这是验算地基承载力的设计情况。正常挡水期时下游无水,上游为正常挡水位,上下游水头差最大,闸室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是验算闸室抗滑稳定性设计情况。泄洪期工作闸门全开,水位差较小,对水闸无大的危害,故不考虑此种情况。本次设计地震烈度为6°,不考虑地震情况。

2、完建无水期和正常挡水期均为基本荷载组合。取中间两孔一联为单元进行计算,需计算的荷载见表1所示。

表1     荷载组合表

荷载组合 

 计算情况

荷    载 

自重 

静水压力 

扬压力 

泥沙压力 

地震力 

浪压力 

基本组合 

完建无水期 

√ 

— — — — — 
正常挡水期 

√ 

√ 

√ 

— — √ 

(二)完建元无水期荷载计算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1、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主要是闸室及上部结构自重。在计算中以三孔一联为单元,省略一些细部构件重量,如栏杆、屋顶等。力矩为对闸底板上游端点所取。钢筋混凝土重度采用25KN/m3;混凝土重度采用23 KN/m3;水重度采用10 KN/m3;砖石重度采用19 KN/m3.完建无水期的荷载分布图如下,荷载计算见下表。

荷载自重(KN)

力臂(m)

力矩(KN.m)

-+
闸底板119857.5887.5-
中墩45007.533750-
缝墩60007.545000-
工作桥13.386.69004.908-
交通桥1203.21214438.4-
检修桥385.43.51348.9-
启闭机235.446.61553.904-
启闭机房1209.66.67983.36-
排架10116.66672.6-
闸门621.156.64099.59-
合计28515.17-213739.2-
    

完建无水期荷载分布图

    完建无水期荷载计算

闸底板:F=(S1+S2)γ=(15×1.5+3×1)×18.8×25=11985    L=15/2=7.5

FL=11985×7.5=887.5(下面同样此方法计算)

中墩:F=Sγ=1.2×15×10×25=4500       L=15/2=7.5

缝墩:F=Sγ=1.6×10×15×10×25=6000   L=15/2=7.5

工作桥:F=Sγ=2.95×18.8×25=13.38  L=3.4+0.2+2.6+0.4=6.6

交通桥:F=Sγ=2.56×18.8×25=1203.2   L=15-3=12

检修桥:F=Sγ=0.82×18.8×25=385.4    L=3.4+0.1=3.5

启闭机:L=3.4+0.2+2.6+0.4=6.6

启闭机房:L=3.4+0.2+2.6+0.4=6.6

排架:L=3.4+0.2+2.6+0.4=6.6

闸门:L=3.4+0.2+2.6+0.4=6.6

2、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采用公式(1)、(2)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可得结论完建无水期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地基也不会发生不均匀沉陷。

地基承载力公式为:

偏心距e=,代入数值得:

e=

P=

代入数值得:

P=Kpa

地基承载力平均值代入数值得:

地基不均匀系数代入数值得:

(三)正常挡水期验算 

1、荷载计算

正常挡水期荷载计算除闸室自重外,还有静水压力,水重,闸底板所受扬压力由渗透计算中可得。由于浪压力小于静水压力的5%,忽略不计。

正常挡水期期间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垂直力(KN)

水平力(KN)

力臂(m)

力矩(KN.m)

-+
闸室自重28515.17---6.6188200.1-
p1--4284.72-4.7720438.11-
p2--2171.73-3.8873628442.3-
浮托力-1934.54--7.5-14509.05
渗透压力-5163.98--5.02-25923.18
水重6629.83---3.120552.47-
合计351457098.52---23763340432.23
28046.4856.45--197200.7798
P1=(0.5×9.8×6.82×6.82×18.8)=4284.72   L=6.82/3+2.5=4.77  PL=4284.72×4.77=20438.11(下面同样此方法计算)

P2=(41.3+66.9)×2.5÷2×18.8=2171.73    

L=(0.5×25.6×2.5×2÷3+41.3×2.5÷2) ×2.5/(0.5×25.6×2.5+41.3×2.5)=3.

浮托力:F=[]×18.8×9.81=1936.49  L=15/2=7.5

渗透压:F=28×18.8×9.81=5163.98        L=15/3=5.02

水重:F=9.81×16×6.82×6.2=6629.83     L=(3.4+0.2+2.6)/2=3.1

2、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采用公式(1)、(2)进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可知正常挡水期的地基承载力及地基不均匀系数均满足要求。

偏心距:e=

地基承载力:P=Kpa

地基承载力平均值: 

地基不均匀系数: 

3、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闸底板上、下游端设置的齿墙深度为1.0m,按浅齿墙考虑,闸基下没有软弱夹层。滑动面沿闸底板与地基的接触面,采用公式(3)进行计算,其中的闸底板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闸址处地层分布可知为重粉质壤土和细砂,查闸室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表得0.45,允许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查表得1.20。经计算闸室抗滑稳定满足要求。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代入数值计算的:

六、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一)上下游连接建筑物的作用

文档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终稿 2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某拦河闸闸址以上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河流平均纵坡1/6200。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某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二、地质资料(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