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蒸馒头时某同学为了探究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向其中加入了稀盐酸,发现产生了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食用碱中可能含有( ) A. B. C. D.
2. 能用来鉴别稀盐酸、纯水、澄清的石灰水三瓶无色液体的试剂是( )
A. 酚酞试液 B. 稀 C. 石蕊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3. 要除去稀中的杂质稀盐酸,可加入适量的( )
A. B. C. D.
4.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1)稀盐酸、(2)稀硫酸、(3)NaOH溶液、(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不变色 | 变红 | 不变色 | 不变色 |
| 加入溶液 | 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 加入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无色气体 | 产生无色气体 |
A. (2)(3)(4)(1) B. (4)(3)(2)(1) C. (3)(4)(1)(2) D. (1)(2)(4)(3)
二. 填空。
5. 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①食醋、牛奶、加碘盐、水 (1)______________;
②冰、干冰、氧化铁、金刚石 (2)______________;
③氯化钠、硫酸铜、盐酸、铝 (3)______________;
④纯碱、烧碱、碳酸钙、氯化亚铁 (4)______________。
6. 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4)可做干燥剂的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消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物质①熟石灰、②碳酸钠、③氯化钠、④碳酸钙、⑤碳酸氢钠、⑥氢氧化铝、⑦稀盐酸等,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农业中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2)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
(3)用于造纸、玻璃、印染、洗涤剂的是_____________; (4)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_____________;
(5)天安门前的华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8. 程伟同学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一粒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小球悬浮于液体中。然后将碾碎的鸡蛋壳投入杯中。请你猜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 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 两面针牙膏 | 珍珠王防臭牙膏 | 中华透明牙膏 | |
| 摩擦剂 | 氢氧化铝 | 碳酸钙 | 二氧化硅 |
|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
(3)牙膏中的摩擦剂之一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1. (上海市)下列固体物质通常呈蓝色的是( )A. 二氧化锰 B. 无水硫酸铜 C. 胆矾 D. 生石灰
2. (北京市海淀区)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 Cu B. CuO C. Cu(OH)2 D. Na2CO3
3. 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的是( )A. 干冰 B. 生石灰 C. 食醋 D. 食盐
4. (乌鲁木齐)下列物质在敞口的试剂瓶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氯化钠固体 D. 氢氧化钠固体
5. (北京市海淀区)下列物质中,分别与AgNO3、CuSO4、K2CO3三种溶液混合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 盐酸 B. 钙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6. (北京市海淀区)将氯化钾、氯化铁和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水、银溶液、稀 B. 水、氢氧化钠溶液 C. 水、氢氧化钾溶液、盐酸 D. 水、氢氧化钾溶液
7. (北京市朝阳区)下列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的是( )
A. 锌和稀 B. 铁和稀硫酸 C. 铝和盐酸 D. 锌和盐酸
8. (北京市朝阳区)向一瓶无色透明溶液中滴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使石蕊变红,说明该溶液是( )
A. 酸的水溶液 B. 碱的水溶液 C. 碱性溶液 D. 酸性溶液
9. (北京市朝阳区)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钠和氯化钾 B. 硫酸锌溶液和铁 C. 碳和稀硫酸 D. 盐酸和石灰石
10. (北京市东城区)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 )
A. 锌粉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11. (北京市东城区)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 BaCl2BaSO4 B. CuOCu(OH)2 C. NaOHNa2CO3 D. MgSO4Mg(OH)2
12. (成都市)下列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但可用NaOH溶液吸收的是( )
A. CO B. CO2 C. SO2 D. O2
13. (北京市东城区)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14. (北京市西城区)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它能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你想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氯化钡溶液 B. 石蕊试液 C. 银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5.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SO4,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酸性并且回收铜,通常需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熟石灰 B. 铁和生石灰 C. 银和石灰石 D. 氢氧化钠
16. (北京市东城区)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HCl和Ca(OH)2 B. Na2CO3和H2SO4 C. AgNO3和BaCl2 D. KCl和CuSO4
17.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 )
A. 铁屑 B. 银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氢氧化钾溶液
18. (天津市)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FeCl3、KOH、NaCl B. K2SO4、BaCl2、HCl C. CuSO4、HCl、KCl D. Na2CO3、KCl、Na2SO4
19. (天津市)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桶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 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0. (天津市)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B. 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CuCl2+2Ag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2O
D. 制取少量硫酸镁MgCl2+Na2SO4MgSO4+2NaCl
2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是( )A. Fe B. NaOH C. CuO D.Ba(NO3)2
22. (天津市)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l与NaNO3的混合物B.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证明存在
C. 将H2、O2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除去氢气 D. 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23. (重庆市)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哪种物质?( ) A. 味精 B. 白酒 C. 酱油 D. 醋
24. (重庆市)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在①食盐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酒精溶液、④糖水中,能够导电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5. (河北省)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
| 唾 液 | 胃 液 | 血 液 | 小 肠 液 | 胆 汁 |
| 6.6~7.1 | 0.9~1.5 | 7.35~7.45 | 7.6 | 7.1~7.3 |
26. (河北省)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 稀硫酸、镁条 B. 氯化钠溶液、银溶液 C.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 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27. (河北省)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
B. 浓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溅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稀盐酸
C. 扑灭油井大火时,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 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28. (山西省)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Cu(OH)2 B. NaOH C. CO2 D. NaCl
29. (山西省)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钠 B. 氢氧化钾 C. 氢氧化铁 D.
30. (山西省)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盐酸,但能跟银溶液反应的是( )
A. MgO B. BaSO4 C. Zn D. Cu
31. (山西省)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气体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
32. (山西省)下列溶液中能分别跟盐酸、二氧化碳、氯化铜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H2SO4 B. NaOH C. KOH D. Ba(OH)2
33. (山西省)对于化学反应A+B=C+D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 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34. (沈阳市)保健医生提示: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食苹果!那么,苹果汁的pH( )
A. 大于7 B. 等于7 C. 小于7 D. 无法判断
35. (沈阳市)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A. 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 B. 用稀盐酸除铁锈 C. 在铁桶中配制硫酸铜 D.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36. (沈阳市)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H2SO4(浓)FeSO4+H2↑ B. KNO3+NaClKCl+NaNO3
C. Cu+2AgCl2Ag+CuCl2 D. Ba(OH)2+CuSO4BaSO4↓+Cu(OH)2↓
37. (沈阳市)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适量的稀盐酸] B. 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SO4[加适量Ba(OH)2溶液]
C. CuO中混有少量的炭粉[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D. Cu粉中混有少量的Zn粉[加适量的稀硫酸]
38. (甘肃省)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使馒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 NaOH B. Na2CO3 C. CaO D. NaCl
39. (甘肃省)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的是( )A. CuO B. CaCO3 C. Cu(OH)2 D. Cu
40. (甘肃省)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 氯化钾 B. C. 钠 D. 氢氧化钠
41. (甘肃省)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A. CO2 B. CuO C. H2O D. Ca(OH)2
42. (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B. 氢氧化铜和盐酸C. 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钠和稀硫酸
43. (宁夏回族自治区)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含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A. H2SO4、CuSO4 B. HCl、CuSO4 C. ZnSO4、CuSO4 D. KNO3、Hg(NO3)2
44. (山东省)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Na2CO3NaOH B. BaCl2Ba(OH)2
C. FeCl3Fe(OH)3 D. CaCO3CaCl2
45. (山东省)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B. 只有白色沉淀析出
C. 只有大量的汽泡冒出 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出大量气泡
46. (南京市)在下列试验物质导电性的实验中,不亮的灯泡是( )
A B C D
47. (南京市)下列物质沾在试管内壁上,用盐酸不能洗去的是( )
A.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留下的红色固体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留下的蓝色固体
C.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残留的黑色粉末 D. 铁钉锈蚀形成的锈斑
48.(广东省)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将它们两两混合的现象如图所示。则a、b、c、d依次是( )
A. Na2CO3、AgNO3、HCl、BaCl2 吗 B. HCl、AgNO3、BaCl2、Na2CO3
C. AgNO3、Na2CO3、BaCl2、HCl D. BaCl2、HCl、Na2CO3、AgNO3
49. (河南省)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番茄4.0~4.4;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 番茄汁属酸性食品C. 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 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
50. (河南省)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氯化铁溶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稀盐酸 D. 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