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12-01 14:44:52)
转载▼
标签:
| 房产 |
通过实践 , 笔者认为涂料泛碱的成因是 : 基层、中间层、面层固化后不能被牢固包覆的固体颗粒经外力作用渗出涂层表面 , 干燥后所产生的一类漆膜弊病。
1 预防方法及病因分析
1 . 1 方法
1 . 1 . 1 酸洗基层
(1) 配置 5% ~ 10 % 的草酸溶液 ( 用 60 ℃温水调配 );
(2) 将草酸溶液滚涂到墙面上 , 对墙体碱性进行充分中和 ;
1 . 1 . 2 水洗基层
(1) 用清水自上而下将墙面反复冲洗干净 ;
(2) 视环境温度将基层干燥三天或更长时间 ;
1 . 1 . 3 刮水泥腻子
(1) 施工用腻子由黑水泥 ( ≥ 425 # ) 和白色填充料加入聚乙烯醇 (1799) 水溶液配得 ;
(2) 腻子层要求批刮两道 , 每道腻子层干燥后均需打磨、除灰。而后及时进行冲水养护 ;
指出如何预防的方法 , 列举了事例。
(3) 养护后基层需视情况干燥十天或更长时间 ;
1 . 1 . 4 刮外墙专用弹性腻子
1 . 1 . 5 按正常步骤进行施工
1 . 2 病因分析
实践证明 , 用上述方法处理基层 , 对于基层返碱有很大帮助。但有些基层返碱造成的漆病却另有原因。在甲方处验看了封存的弹性腻子样品和相关检测报告。在储料间 , 笔者见到现场使用的所谓“ 弹性腻子 ” ——两组分 : 一为大白粉 , 另一为已经被明令使用的 “ 107 胶 ” 。原因很明显 , 是中间 ( 腻子 ) 层存在严重问题——使用了不耐水的材料。涂层施工时 , 在边、角、檐处出现漏涂、露底现象 , 致使雨水侵入腻子层 , 腻子层溶胀后 , 固体颗粒随雨水析出 , 干燥后留在墙体表面 , 使人误以为是墙体返碱。针对这种问题 , 解决方法是 : 建议使用无气喷涂机重新施涂面漆。高压无气喷涂效率高 , 涂膜无接缝儿 , 成膜厚度均匀 , 无需多次喷涂。特别是它的渗透力强 , 能增强涂层与基层的结合力 , 起到传统辊涂、刷涂难以达到的效果。
通过实验发现 , 原来问题来自两方面 :
2 . 1 基层批刮劣质白水泥腻子。
按照常规的理解 , 白水泥只是铁含量少的普通波兰特水泥 ( 硅酸盐水泥 ), 除白度外 , 其它物理性能指标和普通水泥一样。但据业内人士透露 , 为了降低成本 , 市场上销售的白水泥 , 大多数是以复配的方法制造出来 , 主要成分是灰钙粉 (CaO) 、熟石膏 (CaSO 4 · 1/ 2H 2 O) 、石英砂 (SiO 2 ) 、碳酸钙 (CaCO 3 ) 等组成。在此种腻子中起主要粘接剂作用的是白水泥中的石膏粉和灰钙粉 , 用在外墙涂饰工程上 , 出问题的机率很大。其原因在于白水泥中起粘合作用的主要物质之一是熟石膏粉 , 遇水后硬化生成 2 水硫酸钙。如果包装不严密 , 在袋中即可吸收水分 , 生成小的颗粒 , 肉眼很难观察出来。另一种起粘接作用的材料是灰钙石 , 其成份为 CaO 、 Ca (OH) 2 (CaCO 3 的混合物 ) , CaO 遇水后与空气中的 CO 2 生成 CaCO 3 , 如果空气中湿度较大 , 包装不严密的话 , 灰钙粉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 再与 CO 2 结合 , 生成小的碳酸钙粒子 , 失去粘接能力。涂上涂料之后当时可以用 , 但过一段时间之后 , 底层与面层之间容易发生脱落。白水泥的固化主要是靠空气中的水分与白水泥中的石膏粉与灰钙石结合而成 , 当遇到湿度小、干燥多风的季节和地域时 , 腻子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 , 未完全固化前就干燥了 , 很容易造成腻子的粉化和强度差 , 影响了腻子和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
2 . 2 面层涂料掉粉的处理方法
所选面层涂料的树脂 ( 乳液 , 主要成膜物质 ) 含量过低 , 不能完全包覆颜填料 , 涂层干燥后 , 稍经擦拭便会出现掉粉现象。这种漆病处理方法如下 :
(1) 若中间 ( 腻子 ) 层问题严重 , 应彻底铲除 , 选取合格品重新批刮 ; 若中间层问题较轻 , 可整体打磨涂层 , 露出中间层 ;
(2) 对中间层整体做 “ 套胶 ” 处理 , 紧固基层 ;
(3) 选用优质涂料重新施工。
3 结语
由此看出 , 在实际工程中 , 出现同一种漆病的原因很多 , 有外界的 , 也有相当一大部分是人为的。看似相同 , 实际上则不同。只有不断的实践 , 不停地摸索 , 才能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 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