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佛山市交通发展》(以下简称“《》”)是中国首个地级市正式发布的交通,同时也标志着佛山市交通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明确《》定位、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对《》的总体框架、发展愿景目标与策略、四大战略任务、六项重大、九大行动纲领的要点进行介绍。对健康交通、用地开发、统筹决策、广佛同城等重点内容,以及品质公交、倡导准则、回馈交通以及民生交通等特色内容进行解读。
Abstract :The “White Paper on Foshan Transport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transportation document officially is-sued by a local jurisdictional city in China,which signals a new era of Fosh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By out-lining the roles,functionalities and importance of the White Paper,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eneral frame-work,development goals and strategies,four strategic tasks,six key policies and nine action plans of the White Paper.Focusing on the key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ite Paper,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healthy transpor-tation,land use development,comprehensive deci-sion-making,Guangfo city,high-quality public transporta-tion,basic principles,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human-ori-en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关键词:交通战略;交通;;健康交通;佛山市Keywords :transportation strategies;transportation poli-cy;white paper;healthy transportation;Fos-han City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广佛同城”上升到国家战略、城市升级与产业转型步入关键期、摩托车和小汽车保有量达到“双百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进入战略机遇期等背景下,佛山市于2010年5月正式启动了《佛山市交通发展》(以下简称《》)的编制工作。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编写工作,2013年4月18日,佛山市正式发布了中国首个地级市的交通并召开动员大会。《》在充分借鉴上海[1]、北京[2]、南京[3]等城市编制交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与行动纲领更加注重与佛山市的机制、城市用地特征、交通特征与问题相结合。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实施《》的核心成果,本文进一步提炼《》的战略要点,并对其重点内容和编制特色进行解读,以供国内其他同类城市参考借鉴。
1《》定位与意义
1.1定位
《》是在综合各部门意见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提出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达到统一认识、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协调行动,用以指导佛山市交通发展科学决策、有序建设、精细
收稿日期:2013–08–09
作者简介:何小洲(1981—),安徽南陵人,博士,综合交通规划一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交通战略、综合交通枢纽。E-mail:28313414@qq.com
何小洲1,杨涛1,顾耀辉2,於昊1
(1.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8;2.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广东佛山528000)
He Xiaozhou 1,Yang Tao 1,Gu Yaohui 2,Yu hao 1
(1.Nanjing Institute of City &Transport Planning Co.,Ltd.,Nanjing Jiangsu 210008,China;2.Land and Resourc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Bureau of Foshan City,Foshan Guangdong 528000,China)
Overview of White Paper on Foshan Transport Development
《佛山市交通发展佛山市交通发展》》战略要点及成果解读
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它是规划与的结合,兼顾远期战略和近期行动的统一,不仅是指导部门近期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市民的郑重承诺,也是推行绿色交通、规范文明出行的基本准则。
1.2作用与意义
《》不仅仅是部门、行业规划的简单汇总,而是在城市统一领导下全面规划和统筹协调的结果,其核心和关键是对城市、区域交通发展的宏观以及交通体系综合发展规划和计划。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佛山市而言,在当前复杂、多变、发展迅猛的形势下编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1)在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发展背景下,指导佛山市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是统筹配置交通设施资源、理顺交通管理与机制、推进和保障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纲领,同时也是对广大市民的承诺。
2)明确佛山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布局、投资导向和行动纲领,交通改革、法制建设、综合管理等一系列指导方针和策略。
3)为佛山市交通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统一认识,对今后一段时期佛山市交通发展的科学决策、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将成为倡导和鼓励佛山市全社会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交通行为、共同创建文明家园的准则。
2《》总体框架
《》共分为两篇[4],上篇《战略纲要》和下篇《战略行动》,见图1。其中,上篇包括编制的背景与前景、交通发展愿景和目标、两大策略、四大战略任务和六项重大。下篇为战略行动,包括构建发达对外交通、优质公共交通、高效道路交通、有序静态交通四大交通体系,强化交通需求和交通运行两大管理,推动绿色交通、科技交通、和谐交通三大行动。3《》战略要点
3.1发展愿景
按照佛山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实现畅达、绿色、公平的“健康交通体系”为愿景,建成“广佛一体”的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建成现代化、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健康交通,幸福佛山”。
3.2发展目标
按照佛山市交通发展愿景,围绕城市发展总目标,提出佛山市交通发展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安全绿色、健康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设施体系和运行服务体系,城市对外交通、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为市民提供更为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服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3.3发展策略
1)“一体化”发展策略。
一方面,强化交通与城市整体发展一体化互动协调,突出交通对空间、产业、用地的引导作用和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交通系统自身一体化整体发展,包括促进区域、市域、城区、城乡交通设施的协调发展与紧密衔接,保持各个交通系统之间的协作高效运行,促进综合交通系统的统筹协同管理。
19
图1《》总体框架
Fig.1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White Paper
上篇—
下篇—
城市交通第11卷第5期2013年9月
2)“差别化”发展策略。
针对佛山市“扁平化”的用地特征,在交通分区(见图2)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差别化的整体发展策略。
老城区:绿色交通主导区,重点是改善老城区交通环境和品质,改造和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积极倡导“公交+步行或自行车”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
中心城区:公交优先发展区,重点是加快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以优质公共交通和适度需求促进中心城区交通结构优化。
城区:公交引导发展区,重点是坚持TOD 发展理念,通过“双快”(快速轨道交通、快速道路)交通体系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各组团职住平衡水平,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市域:健康交通示范区,重点是为全体市民提供出行基本条件,改善市域交通可达性,构建多元和谐的健康交通发展模式。
3.4战略任务
为实现佛山市交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两优化、两提升”的四大战略任务: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模式。
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建立交
通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反馈协调机制,以公交走廊引导城市轴向集聚发展,以综合客运枢纽和公交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优化;协调安排交通与土地开发计划。积极推进主导的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模式,以统筹全市土地开发计划,加快跨行政区和广佛一体化用地整合发展,协调老城区用地与交通发展;创新交通设施用地开发模式。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鼓励采取联合开发等形式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建立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保障机制。加强交通设施用地的刚性保障,明确各级的主体管理责任和相关处罚措施。
2)优化交通方式结构与运输模式。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一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二是促进多元出行方式合理协调发展,优先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合理小汽车和摩托车使用;优化区域客、货运输结构。大力提升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在佛山市对外客流运输中的比例,大力发展公铁、铁水、水水多式联运,提升水运、铁路运输在区域货运中的比例。
3)提升交通发展决策统筹能力。
①完善高位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佛山市综合交通决策委员会高位决策作用,强化高位统筹决策管理。②创新交通行政管理方式。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一步整合对外与城市交通运输综合管理的职能,统筹并加强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智能交通等行业管理。③建立广佛同城交通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调会议制度,深化两市间交通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的协同,组织、协调广佛跨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④推进科学研究、科学决策。完善决策支持平台,强化对决策方案的科学评估和对规划、
实施的跟踪监测评估,推进科学决策。
4)提升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整合区域、市域各类交通设施资源,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统筹各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以智能交通促进效率提升。加快建立全市标准统一、开放共享的多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加强交通综合管理。以科学的交通组织和运营管理手
20
图2佛山市交通分区
Fig.2Transportation policy zones of Foshan City
中心城区
老城区城区
市域
北
段,提高道路交通网络的交通承载力和服务可靠性。严格交通执法管理,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行政管理等手段,对交通需求和车辆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和差别化。
3.5重大
为实现佛山市交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应加快落实六项重大:
1)交通引领发展:加快区域和城市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利用城市“三旧”改造契机,推动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鼓励联合开发;结合年度建设计划实施交通项目用地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推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度。
2)公共交通优先: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法规、用地、投资、财税、规划、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保障,确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的一项长期。
3)交通需求:实施土地规划,鼓励兼容性的土地混合布局;实施停车,平衡车辆使用需求;实施错时,均衡道路交通流时间分布;实施区域,对高排放、高事故率、高空间占有率交通工具制定区域性措施。
4)健康交通引导:坚持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完善交通设施精细化、人性化规划与设计;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审查制度;鼓励绿色交通出行。
5)科技交通促进:持续加大交通科技资金有效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交通、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的科学研究,重视各类交通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决策,加强交通行业技术指引与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使交通发展更加科学、理性。
6)交通资金保障:以交通投资适度超前保障交通建设与发展适度超前;大力推进基于TOD模式下用地开发融资方式,促进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化融资渠道,构建稳定的多元融资渠道体系,优化交通投资结构,确保与城市发展进程适配的投资规模,确保财政对交通建设的高比例投入,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明确市、区两级财政的事权划分,建立交通投资统计制度,优化两级在重大建设项目投资中的角色和投资构成,加强财政统筹和投资统筹,保障交通一体化高效发展;财务优先保障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公共交通基建、运营、维护、票价优惠等项目,重点扶持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清洁能源交通建设与发展。
3.6行动纲领
为了贯彻落实佛山市交通发展的四大任务和六大交通,实现佛山市交通发展愿景和目标,《》提出“加快构建四大体系,强化两大管理,推动三大行动”的具体行动纲领。行动纲领涵盖了各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服务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具体行动纲领如下:
1)加快构建发达对外交通体系:全面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完善多层次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加强航道港口建设,提升水运功能作用,提升高速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提升物流运输服务。
2)加快构建优质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多层次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健全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智能化公交系统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深化公共交通改革,改善出租汽车服务。
3)加快构建高效道路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快速道路网络,优化城市干路网络体系,加强城市支路网络建设。加快新城新区道路网络建设和瓶颈地区通道建设,整合城市道路网络和公路网络体系,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道路空间。
4)加快构建有序静态交通体系:优化停车设施管理,明确停车设施管理制度,突出配建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居住区停车秩序和环境;增加公共停车设施供应,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提高各类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加强停车设施的管理。
5)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差别化供给交通设施,使用摩托车,以价格杠杆引导车辆合理使用,以多样化出行减少私人小汽车使用;实施错时上下班,保持路车协调发展,探索高快速路
21城市交通第11卷第5期2013年9月
网收费模式;大力倡导和鼓励采用ETC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全面完成公务车改革。
6)强化交通运行管理:优化路网整体交通组织及片区交通组织,改善瓶颈节点交通条件,优化货运交通组织,改善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优化交叉口信号控制,强化占路施工交通运行管理;通过发布实时信息组织交通,严格处罚各类交通违章行为,强化交通运行执法管理。
7)推动绿色交通行动:优化和调整道路路权分配,构建安全、舒适的步行交通系统,改善自行车交通系统,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优化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管理;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强交通干线噪声污染防治,共同倡导绿色交通。
8)推动科技交通行动:加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和交通科技投入与应用;建立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制度,加强交通行业标准化建设,实施借助外脑与本地队伍建设并重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交通规划,建立重大规划、建设、、管理决策咨询制度和专家智库。
9)推动和谐交通行动:改善城乡基本出行条件,提高基本交通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优化交通安全宣教机制,加强文明交通宣传,倡导回馈交通和文明出行。
4《》重点内容与特色解读
4.1重点内容解读
1)健康交通全覆盖。
《》提出以实现畅达、绿色、公平的“健康交通体系”为愿景。针对“健康”内涵的理解,类比健康的人具有“健全体魄、生命活力以及精神追求”等特点,对应到城市交通则要求“系统健全、运行畅达和绿色和谐”等的特征。
健康交通的理念贯穿《》始终。首先,在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层面,将佛山市域界定为健康交通示范区,重点是为全体市民提供出行基本条件,改善市域交通可达性,构建多元和谐的健康交通发展模式,并在交通发展指标也针对性地提出公平健康指标:至2015年,全市步行、自行车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之和达到65%以上等。其次,在重大中,提出健康交通引导,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坚持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提升交通品质,改善交通环境,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促进交通公平,鼓励绿色交通等。最后,在近期行动纲领中充分贯彻健康交通理念,包括构建健全的四大设施体系,为保障运行畅达强化两大管理,以及为促进绿色和谐推动三大行动等。
2)用地开发话语权。
针对佛山市域呈现沿干线道路无序蔓延、“扁平化”的用地开发特征,以及土地开发以镇街主导,市区两级统筹协调力度较弱的问题,《》明确提出建立交通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反馈协调机制,实施公共交通引导的土地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主导的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模式,统筹全市土地开发计划,积极实施“强中心”战略,协调安排交通与土地开发计划。鼓励公交走廊与枢纽周边用地高强度开发和多功能混合使用,鼓励交通设施用地复合集约开发。建立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保障机制。加强交通设施用地的刚性保障;明确各级的主体管理责任和相关处罚措施。
3)决策统筹力。
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发展历史沿革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佛山市各区、镇街之间在交通系统的协调建设、管理与运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导致各区交通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使市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协调难度加大。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交通发展决策统筹能力的战略任务,包括完善高位决策机制、强化交通发展中部门的协同等。
4)广佛同城融合化。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佛区域间将展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对于佛山市而言,具体表现在国际级和国家级交通枢纽设施需要共享共联,珠三角城镇群综合交通体系需要共谋共建,广佛同城交通需要在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相互融合、无缝衔接。为此,《白皮
22何小洲等:《佛山市交通发展》战略要点及成果解读
书》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调会议制度,进一步深化两市间交通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的协同,组织、协调广佛跨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推进同城化高效、务实发展。
4.2特色解读
1)品质公交。
佛山市作为世界罕见的小汽车、摩托车保有量“双百万”的城市以及用地开发“扁平化”城市的代表,为了促进其交通模式向绿色、低碳、集约转型,《》首次提出到“十二五”末,初步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公交体系层次化、公交服务品质化。中心城区建成区基本实现公共交通车站500m全覆盖,全市公交客流规模和出行比例“双倍增”,引领城市与经济转型升级、交通模式与结构转型优化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多层次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健全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深化公共交通改革和改善出租汽车服务九大行动措施。
2)倡导准则。
城市交通发展、文明交通意识提高离不开广大市民对交通的理解、支持以及身体力行。《英国交通》中特别提出交通发展的“共同职责”[5],其中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职责,例如个人可以制定绿色交通计划、提高交通意识、扩大信息选择等。在充分借鉴国外交通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定位为既是对交通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推行健康交通、规范文明出行的基本准则,并明确提出“全体佛山市民都有必要为佛山交通发展献计献策、有义务提高文明交通意识、有责任改变不良出行习惯”。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与定位,《》编制、发布和实施阶段都非常重视交通宣传工作。
3)回馈交通。
《》首次提出倡导回馈交通,交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需要广泛的合作伙伴,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为职工提供公交补贴,向社会开放停车泊位,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创新交通投融资模式,为促进民间投资交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强化相关措施的落实,鼓励企业和个人充分利用各种投融资平台回馈交通,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建设。规范各类交通收费资金的使用,确保专项收费资金专项用于道路交通发展。
4)民生交通。
制定交通过程中充分考虑打造幸福佛山、呼唤交通品质全面提升的诉求。通过交通让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改善民生公共服务。提高交通基本服务要求,提升交通服务品质要求,满足市民对交通服务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更加重视交通信息共享、交通智能化管理等需求。
4结语
《》的发布奠定了佛山市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石,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未来佛山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加强协作合力,形成统筹效应。需要强调的是,《》的发布仅仅是佛山系统解决交通问题的开始,后期如何全面推进和落实《》的各项和行动计划更为关键。同时,《》的战略目标、任务、与措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未来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进行滚动评估和调整。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佛山市.佛山市交通发展[R].佛
山:佛山市,2013.
[2]上海市.上海市城市交通[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
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R].北京: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2004.
[4]南京市.南京交通发展[M].南
京:南京出版社,2007.
[5]Department for Transport.A New Deal for Transport:
Better for Everyone[R].London:Department for Transport,1997.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