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藤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11:17
文档

藤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种*黎维英1胡明芳2刘江枫3(1.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350001;2.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3.福州市于山风景区管理处,福建福州)摘要:本文报道了藤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福建新纪录属和4个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宋氏绶草和三裂羊耳蒜。关键词:兰科植物;福建省新记录;藤山自然保护区;永泰兰科植物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三大重要保护对象之一[1]。2007—2010年课题组承担福州市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图志编写的
推荐度:
导读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种*黎维英1胡明芳2刘江枫3(1.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350001;2.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3.福州市于山风景区管理处,福建福州)摘要:本文报道了藤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福建新纪录属和4个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宋氏绶草和三裂羊耳蒜。关键词:兰科植物;福建省新记录;藤山自然保护区;永泰兰科植物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三大重要保护对象之一[1]。2007—2010年课题组承担福州市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图志编写的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种*

黎维英1 胡明芳2 刘江枫3 

 (1.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350001;

2.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 

3.福州市于山风景区管理处,福建福州)

摘  要:本文报道了藤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福建新纪录属和4个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宋氏绶草和三裂羊耳蒜。

关键词:兰科植物;福建省新记录;藤山自然保护区;永泰

兰科植物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三大重要保护对象之一[1]。2007—2010年课题组承担福州市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图志编写的课题(闽建科[2007]30号第26项)。藤山自然保护区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区域,在藤山自然保护区调查新发现了血叶兰、单叶厚唇兰、独蒜兰、高斑叶兰、绿花斑叶兰等4属11种兰科植物,其中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和宋氏绶草等4种为福建省兰科植物新分布种,中华叉柱兰所在的属为福建省新分布属。现将它们报道如下。

1、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

中华叉柱兰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ily Orchidoideae),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 [2,3]。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叉柱兰属全世界约有50种,分布热带非洲、热带亚州和太平洋岛屿。中国有17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南缘地区。中华叉柱兰为该属的广布种,分布于、、广西、贵州,生于海拔200~800m的山坡或溪旁林下的潮湿石上覆土中或地上,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此前未见本种,没有该属分布的记录[3]。

2008年4月6日, 作者在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寨下村双溪峡谷常绿阔叶林下采集到叉柱兰属[4]一个种的植物标本。采集地为海拔300m的沟谷、溪流林地、岩石或大树旁边,在腐殖土积聚较多的石头缝隙间。生境条件为腐殖质丰富、湿度较大,且排水与通气条件良好的常绿阔叶林。该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为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水同木(Ficus fistulosa)、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笔管榕(F. virens)、薄姜木(Vitex quinata)等组成。该林内除中华叉柱兰外,还有芳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ambrosia)、血叶兰(Ludisia discolro)、石仙桃(Pholidota shinensia)、流苏贝母兰(Coelogynefimbriata)。附近500m范围内还有长茎羊耳蒜(Lipars viridiflora)、镰翅羊耳蒜(L. bootanensis)、蛇舌兰(Diploprora cham pionii)、直唇卷瓣兰(B. mdelitesens)、带唇兰(Tainia dunnii)。

根据采集的标本,查阅2006年出版的《野生兰赏兰大图鉴》(中卷:56~59页)初步确定属于叉柱兰属[5],其花朵形态与云南叉柱兰(C. yunnanensis Rolfe.)和中华叉柱兰(C. chinensis Rolfe)2个种最为接近,最后经过花的结构解剖,确认为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

形态特征(版图略)。

植株高10~20cm。根状茎匍匐,肉质,粗壮,具节,呈毛虫状。茎圆柱形,直立或近直立,淡绿色,基部具2~3枚叶。叶片卵形,绿色,膜质,长1.5~3.5cm,宽7.5~20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骤狭成柄;叶柄短,长3~10mm,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顶生,被毛,具3~4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2~5朵花,长1~3cm;花苞片卵形,凹陷,长5~8mm,先端渐尖,背面被毛,较子房短或近等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被毛,具花梗,连花梗长7~9mm;花小;萼片长3~4.5mm,膜质,近中部合生成筒状,萼筒外面下部被疏的毛,分离部分为三角状卵形,长1.7~1.8mm,先端近钝,均具1脉;花瓣白色,膜质,偏斜,弯曲,狭倒披针状长圆形,呈镰刀状,长3~4mm,上部宽1.2~1.5mm,先端钝,具1脉,与中萼片紧贴;唇瓣白色,直立,长7~8mm,基部稍扩大,囊状,囊内两侧各具1枚梳状、带4~6枚齿的胼胝体,中部收狭成爪,爪短,前部极扩大,扇形,长5~6mm,2裂,2裂片平展时宽7~8mm,裂片边缘具4~5枚不整齐的齿;蕊柱短,长约1mm,蕊柱的2枚臂状附属物直立,与蕊喙的2裂片近等长;柱头2个,大,位于蕊喙的基部两侧。

2、歌绿斑叶兰(Goodyera youngsayei S. Y. Hu et Barretto)

歌绿斑叶兰隶属于兰科斑叶兰属(Goodyera R.Br)。

2008年3月,作者在福建省永泰县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溪洋村峡谷的常绿阔叶林缘地带潮湿处发现一种开花的兰科斑叶兰属植物。

经查阅《中国植物志》,在形态特征上有斑叶兰(G. youngsayei S. Y. Hu etBarretto)(新拟种)和歌绿斑叶兰(G. seikoomontana Yamamoto)交叉与共同之处。后经查阅2006年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Floar of china 25:49)[6],记载斑叶兰和哥绿斑叶兰归并为歌绿斑叶兰(G. seikoomontana Yamamoto)。它主要分布和,福建植物志未见记载。

歌绿斑叶兰分布地的生境为沟谷常绿阔叶林下潮湿地。林分的乔木层有鹅掌柴、水同木、异叶翅子木、笔管榕、薄姜木等,灌木层有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轮枝蒲桃(Syzygium grijsii)组成,草本植物有沙氏鹿茸草、莎草,层间植物有羊角藤(Morindaumbellate)、菝葜(Smilax china)。在该林下除歌绿斑叶兰外,还有宋氏绶草(Spiantheshongkongensis)、蛇舌兰(Diploprora championii)、石仙桃,附近还有芳香石豆兰、见血清(Liparis nervosa)、心叶球柄兰(Mischobulbum cordifolium)、密花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等。

哥绿斑叶兰的形态特征(版图略)

植株高15~18cm。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3~5枚叶。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6cm,宽2~2.5cm,颇厚,绿色,叶面平坦,具3条脉,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骤狭成柄;叶柄和鞘长1~3.5cm。花茎长8~9cm,被短柔毛,下部具2枚椭圆形,长2.5cm、微带红褐色的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1~3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1~2.5cm,先端渐尖,无毛;子房圆柱形,具少数毛,连花梗长1~1.3cm;花较大,绿色,张开,无毛;中萼片卵形,凹陷,长1.5~1.6cm,宽5~7mm,先端急尖,具3脉,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向后伸张,椭圆形,长1.5~1.6cm,宽5~6.5mm,先端急尖,具3脉;花瓣偏斜的菱形,长1.5~1.6cm,宽5~5.5mm,先端钝,基部渐狭,具1脉;唇瓣卵形,长1.2~1.3cm,基部凹陷呈囊状,厚,内面白色具密的腺毛,背面绿色,具7~9对平行脉,前部三角状卵形,向下反卷,先端不向前伸;蕊柱短,长3~4mm;花药披针形;花粉团长7~9mm,粘盘线形,长3~4mm;蕊嚎直立,长5~7mm,2裂。

3、宋氏绶草 Spiranthes sunii Boufford & Wen H. Zhang

宋氏绶草隶属于兰科,绶草属(Spianthes L. C. Rich.)。

作者于2008年6月25日,在距歌绿斑叶兰标本的采集点仅2米处,发现一种植株高8~20cm,叶子5~7片,花白色的拟似绶草属的植物。最初分别查阅1994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六卷)和1999年出版《中国植物志》兰科植物检索表为绶草属,但绶草属仅有(S. sinensis (Persoon) Ames),未见其它种。后用野外采集的图片和标本信息,对照2006年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6](25:85~86),记载有宋氏绶草(S. sunii Boufford & Wen H. Zhang)和绶草(S. hongkongensis S. Y. Hu & Barretto)。最终根据花部结构的解剖和叶片数量指状根直径大小,定名为宋氏绶草。宋氏绶草的形态特征(版图略)。

株高8~20cm,根直径约5mm。叶5~7枚,直立伸展,椭圆形至狭状披针形,长2~6.5cm,宽0.5~1.2cm,先端急尖,基部收狭具柄状抱茎的鞘。花茎直立,长8~21cm,基部具稀疏腺毛,上部具密集腺毛。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呈螺旋状扭转,花序轴长2.5~6cm。花苞片倒卵形,椭圆形,或菱形具稀疏腺毛,先端长渐尖。花白色,子房绿色,长4~6mm,被腺毛。中萼片长椭圆形,长6mm,宽2mm,与花瓣靠合,外表被腺毛,先端急尖;侧萼片狭长椭圆形,侧萼片偏斜,长5~6mm,宽约0.8mm,外表被腺毛,先端急尖。花瓣倒披针形,偏斜,长5~6mm,宽约0.8mm,先端钝;唇瓣长椭圆形,长5~6mm,宽约2mm,基部有2枚胼胝体,前部边缘具浅啮蚀状的锯齿,唇盘光滑无毛。蕊柱直立,长约1.5mm,花药卵形;花粉块长约1.5mm;蕊喙三角形,花期五月。

4、三裂羊耳蒜Liparis mannii Rchb. F.

三裂羊耳蒜隶属于兰科,羊耳蒜属(Liparis Rich)

2007年12月23日在潭后村龙潭瀑布的岩壁上发现未开花的兰科植物标本,其假鳞茎狭卵形、卵形至近长圆形,长1~2厘米,宽4~7毫米,顶端具1叶。叶狭长圆形至狭长圆状倒披针形,纸质,长7—15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短柄,有关节

2009年10月21日采集了开花的植物标本,并对花器解剖结果如下:花葶长9~13厘米;花序柄略压扁,两侧有很狭的翅,下部无不育苞片;总状花序长3.5—7.5厘米,具9~12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1.5~2.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2毫米;花很小;萼片近狭卵状椭圆形,长1.5~1.8毫米,宽约0.7毫米;花瓣狭线形;唇瓣近卵形,3裂,长约1.8毫米,宽约1.5毫米;侧裂片近卵形,先端钝;中裂近扁圆形或宽菱状扁圆形,长0.6—0.8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近急尖,前方边缘有不规则细齿缺;无胼胝体;蕊柱长约1.2毫米,稍向前弯曲,基部扩大、肥厚。蒴果椭圆形或宽倒卵状椭圆形,长2.5—3毫米,宽1.8~2毫米;果梗长1.5~2毫米。(版图略)。

查阅1994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6卷),没有与其相符的种;查阅2006年英文版《中国植物志》中“唇瓣近卵形,3裂”特征与三裂羊耳蒜相符,故定名为三裂羊耳蒜Liparis mannii Rchb. F.。

5.结语

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宋氏绶草和三裂羊耳蒜4种兰科植物在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福建植物志》中未见记载,2006年英文版《中国植物志》未记载福建为分布地,福建省其它地区亦未见文献报道,应为福建省新分布种。其中中华叉柱兰所在的叉柱兰属,上述文献亦未见福建的分布记载,应为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

参考文献:

[1]林鹏. 福建藤山兰科植物与藏酋猴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恒彬, 陈丽云. 福建植物志第六卷[M]. 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5: 594~680.

[3]中国植物志编写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七卷[M].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9.

[4]胡明芳, 黎维英等. 福建兰科新纪录属——叉柱兰属[J]. 福建林业科技, 2010(3): 106.

[5]林维明. 野生兰赏兰大图鉴 [M]. 台北: 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56~59.

[6]Chen XQ, Liu ZJ, Zhu GH et al. Flora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文档

藤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福建兰科植物新记录属、种*黎维英1胡明芳2刘江枫3(1.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350001;2.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3.福州市于山风景区管理处,福建福州)摘要:本文报道了藤山自然保护区内的1个福建新纪录属和4个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中华叉柱兰、歌绿斑叶兰、宋氏绶草和三裂羊耳蒜。关键词:兰科植物;福建省新记录;藤山自然保护区;永泰兰科植物是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三大重要保护对象之一[1]。2007—2010年课题组承担福州市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图志编写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