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自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
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
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史记·平准书>
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
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戊
田之。”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也
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大规模的屯
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明清时期
是河西走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开
发时期。这时期统治者在汉、唐经营河
西的基础上,对河西进行了全方位的开
发,区内民户增加,大力垦辟土地、兴修
水利,开垦的地域甚至向绿洲边缘地段
扩展。这一时期无论是开发的规模,还
是范围均超过了汉、唐两代。但此时在
开发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
益加剧。
一、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
(一)移民屯田开发
由于河西走廊战略地位的重要。同时为了防止蒙古残元势力的南侵和确
保丝路贡使贸易的顺利进行,明在
河西走廊置兵十万人左右。为了减轻对
外地运粮的过分依赖,明朝实行军屯与
民屯相结合的屯田制度,规定军士“三
分守城,七分屯种”,争取做到粮食的
自足。在屯田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54以战保耕,以耕促战的耕战思想。同时,
为了维持河西农业的发展。明朝还常用
国库的银两,无偿为农民提供耕牛、农
具、籽种等生产资料。如嘉靖元年
(1528年),户部“拨银一万两,委官收
买牛只种粮,制造犁铧,审堪贫且无力
者,人给牝牛各一头,犁铧各一张,粮一
石”。为了移民屯田,推行“量地力而区
别征科”的低税。官府规定:“凡膏
腴之田,一般每亩纳粮三斗六升左
右”,被其它地区每亩五、六斗都要低,
贫瘠之地之税则更低。为了鼓励军民开
垦荒地,规定新垦土地“岁不征科”,对
于商人投资开垦的荒地(即商屯),待
其三年成熟之后,只征收“十之一二”。
对于弃耕地,则鼓励垦殖。三年后征税。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凡“父子兄弟相率万田者,免税钱,买
办羊酒花红犒赏。”而对于:“惰农自安
者,各举数人,量加惩治,以警其余。”
以上措施大大刺激了人们的积极性,使
河西走廊广阔的土地得到了又一次大
规模的开发。
清初,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河西
走廊东部与内地都很凄凉,地旷入稀,
满目疮痍,加之接连发生回部叛
乱。清派兵西征,河西走廊更要担
负军粮运输的重任。因此,安楫人民,恢
复生产,成为清廷稳定统治的第一要
务。其中在河西推广最力。收效最大的
是屯田垦荒。从顺治元年(1649
年)开始,由于实行奖励屯垦的。
加之清廷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
件和优良传统,并恻定了一套严格的奖
惩制度,使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有了更
大的发展。此外,屯户在生产过程中遇
到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清廷还多次减免
他们所借的牛具、口粮、银两等。对于主
管的贪污舞弊行为,将给予严厉的
惩处。这一切都从组织上及管理上保证
了屯垦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
雍正七年(1628年)陕西署督查郎阿
上奏:“招往安西、沙洲等处,地方屯垦
民户,今年到者统计共有两千零四十五
户,屯种既户,树艺益繁……,家给人
足,莫不欣欣乐业……”
(二)水利事业的开发
河西走廊历来干旱少雨,但是水利
资源还是颇为丰富的,“大渠凡数拔
百,支流不下千记。”水利开发主要凭
借祁连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石羊河、
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河西走廊的膏
腴之地也往往与这些大大小小的渠坝
联系在一起。“该镇屯田,全资水利”,
“欲兴团天,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
旱之虞,亦必开水利”。
朱元璋称帝之后,就派朝臣巡视河
西水利。统治者在“兴水利而后有农
功,有农功而后有欲国”思想的指导下
兴修水利,有利的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
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嘉靖时,水利兴
修进入了高潮,酒泉先后修建了黄草坝
渠、洪水坝渠,使周围的土地亩产量显
著提高。甘肃巡抚扬博开凿了龙首渠,
使荒田尽为沃壤。经过明朝持续的水利
建设,河西走廊出现了许多渠坝,如甘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作者:高小强
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刊名:
柴达木开发研究
英文刊名:CHAIDAMU KAIFA YANJIU
年,卷(期):2009,(6)
被引用次数:0次
1.赵向群五凉史探 2008
2.张廷玉食货志
3.明经世文编
4.杨博查处屯田安地方疏 1995
5.升允.安维峻甘肃新通志 1909
6.许承宣西北水利论
7.甘肃公路交通史编写委员会甘肃公路交通史 1987
8.庞尚鹏清理甘肃屯田疏
9.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史 1993
10.永昌县志 嘉庆二十
11.杨思甘肃通志稿 19
12.古浪县志.卷1.地理志
13.祁韵士万里行程记
14.张廷玉兵志田
15.张廷玉范济传
16.许协地理志 1825
17.冯绳武民勤绿洲水系的演变[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1963(3)
18.陈隆亨.曲耀光石羊河流域水系 1982
19.王乃昂近2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 2003(1)
20.冯绳武疏勒河水系的变迁 1981(4)
21.明神宗实录.卷133
22.杨平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口变化及对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199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dmkfyj200906019.aspx
授权使用:兰州大学(lzdx),授权号:0a9cc41e-d45a-4150-bfb0-9ea300fe6ce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