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由握手引入
今天很开心,能和六1班的同学一起上数学课。那今天我们班几个同学啊?(54个)好,加上我这个大同学是55人,就是一个团体。老师能成为其中一员,很开心,能握个手吗?还有谁愿意跟我握手。好了,想一个问题,老师想和这一大组的同学每个人都握一次手,我要握几次?(14次)我们15人握14次手,为什么?(自己和自己不用握手。)
这个问题挺简单。那大家想想,若我们15人,每2人之间握一次手,要握多少次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复杂。那我们都站起来握一下,这方法好吗?不好,太麻烦,人这么多还容易数错。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谁有?看来大多数同学都还没想好。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看你能不能找到方法。(板书:数学思考----找规律、化难为易)
二、新课呈现
1、大家想一想,这么多人不好数,那我们能不能把人数缩小些,然后找找规律。好,请看题。“每五位同学相互握手一次,一共握了多少次?”谁来解释下什么叫相互握手?(任何一个人和其他人都要握一次手)。在草稿纸上,你可以用画、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画5个点,表示5个人,用连线的方式表示握手,并尝试用算式的方法写一下。
……
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介绍一下……谁来展示下你们的成果。(板书:4+3+2+1=1+2+3+4=10次。)谁愿意来黑板上画一下。第一次他画了几条线,表示这个人和其他四人握了手,第二次画了几条,第三次?第四次?……你们的答案都和他们一样吗?
我们刚才通过画、数、算的方法,得出是10次。确定这个结果吗?想不想验证一下。4人起立,算上我,共5人。我们每人握一次手,看看是不是10次?谁先来?我先来,行不?你们数着……对吗?还有,我们刚才每个人各自握了几次手?(老师握了4次,他握了3次,她握了2次……)你们同不同意。那我们重新来一次。数着,该你了。他握了3次吗?4次,那为什么写3次呢?他已经跟你握了一次,再写上去就重复了。大家讲的非常好!
想一想,如果不是5个人,是4个人,又该握几次?你们四人小组握一握好了。好了,怎么计算?(3+2+1=6次。)
那六个人呢?(5+4+3+2+1=15次。)肯定吗?
2、好,你能借鉴“握手中的规律”解决我们数学中的问题吗?8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谁来说一说,这题和握手问题有没有联系?握手就相当于两个点连成一条线。你们能解决吗?好,解决。好了吗?(7+6+5+4+3+2+1=28次。)多叫几个同学回答。那回到上课前老师提的问题,15人之间要握多少次手?四人小组看一下有没有算对?14+13+……+2+1=105次。
3、通过前面的练习,大家发现什么规律了吗?相互之间说一说。总线段数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那老师用n表示次数或线段数的话,字母公式应该怎么写呢?
1+2+……+(n-2)+(n-1)=(n-1)+(n-2)+ ……+2+1
像这种有规律的数连加,我们可以用(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个数÷2来做,简便些。我们把公式化简下就是(n-1)×n÷2。大家课后可以去计算下我们全班54人,两两相互握手要几次?
4、那老师想问一下,刚才八个点是任意画的,若是在同一条直线上,那又能连多少条线段呢?还是2。形式看上去变了,但本质没变,还是两点间连一条线段。真棒!虽然形式变了,但也没能逃过你们的眼睛哦!
三、练习巩固
1、那一起思考下练习纸上的第二题吧。
告诉老师答案:5+4+3+2+1=15。看来同学们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那再来尝试下新的挑战吧,看你能不能得出规律,并把它填完整。
2、这里老师要强调的是,把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是从同一个点分,而且是把两顶点相连。
| 多边形 | |||||
| 边数 | 3 | 4 | 5 | 6 | n |
| 三角形数 | |||||
| 内角和 |
这一题作为课后思考题,大家去找一下规律。
四、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