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教案剖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0:51
文档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教案剖析

立新学校教案(编号:)课题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诗歌的分类2、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教学策略阅读-----分析------鉴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说出诗歌的题材(10分钟)分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析思乡的缘由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思乡与羁旅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
推荐度:
导读立新学校教案(编号:)课题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诗歌的分类2、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教学策略阅读-----分析------鉴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说出诗歌的题材(10分钟)分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析思乡的缘由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思乡与羁旅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
                            立新学校教案 (编号:     )

课     题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诗歌的分类

2、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教学策略阅读-----分析------鉴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2分钟)

说出诗歌的题材(10分钟)

分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

分析思乡的缘由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思乡与羁旅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二)请说出下列诗歌的题材并说说你的理由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从军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明确:思乡   理由: 有“思”    “月” “愁”  “乡 ” 等关键词

(三)这些诗歌的抒情主人公都是什么身份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游子和征人

理由:

《秋思》里的“家书”,说明主人公人在旅途

《夜上受降城闻笛》里面,有“征人”字样

《宿建德江》里面,有“客”说明是“旅客”即游 子等等

(四)以你所积累的知识,你能分析出作者思乡的缘由是什么吗?

明确: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五)请你说说下面这些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明确: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聆听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带领学生走进意境

明确诗歌的题材分类

弄懂思乡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弄懂思乡的缘由

理解思乡诗歌的思想感情

板书

               思乡诗歌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反思
                    

        立新学校教案 (编号:     )

课     题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了解思想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思想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思想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策略分析-----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

40分钟

 阅读下列诗歌,请回答:诗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思江南   唐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明确: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思考老师的问题能掌握思乡诗歌的抒情方式
板书                      抒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反思
                            立新学校教案 (编号:     )

课     题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道此类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2、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此类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教学策略分析-----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复习艺术手法2分钟

分析新的表现手法

10分钟

分析意象

艺术手法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虚实结合、渲染 

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下列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明确: 1)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拓展:下列意象是思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你能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被诗人选作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吗?

月亮:  

秋风、秋霜、衰草: 

梧桐:  

杜鹃:  

猿啼: 

沙鸥: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  

鸿雁: 

浮云: 

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 

明确:常见意象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  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等。5 浮云

聆听

分析

和老师一起总结

复习旧知识

学习新的知识

拓展意象

板书                     表现手法

1)乐景衬哀情。 

2)侧面落笔。 

反思
                            立新学校教案 (编号:     )

课     题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四课时)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诗歌的分类

2、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3、知道此类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4、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知道此类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
教学策略练习----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练习 考题: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什么情感?  

明确:五言绝句 

思乡(或“秋思”)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全国卷)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翠微”指青山,“取次”指随意,“争奈”为“怎奈”意。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前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心已驰骋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从月色照出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而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深情都从这想象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所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读范仲淹《苏幕遮》,然后回答问题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一首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词作,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答案: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的乡思旅愁。

•上片用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来衬托下片词人所抒发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读高适《除夜作》,然后回答问题。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构思非常精巧,使全诗“愈有意味”(沈德潜《唐诗别裁》),请你结合全诗作一简要评析。 

答案:本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没有直接倾吐自己此刻的心绪,而是想象对方,通过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含蓄地把自己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全诗“愈有意味”。 

           

南乡子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

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答案:1、思乡之愁(离愁别恨)

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注:“旅次”意为“旅途中暂居的地方”。

  诗中写“归梦”二句作用是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1 、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 、同意。 “归梦”是因旅途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05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2: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
反思
                         

文档

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教案剖析

立新学校教案(编号:)课题思乡与羁旅诗歌鉴赏(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诗歌的分类2、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思乡与羁旅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会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教学策略阅读-----分析------鉴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分钟)说出诗歌的题材(10分钟)分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析思乡的缘由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思乡与羁旅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