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是( )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
C.统计预测和决策 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付款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3.下面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折线图
4.统计分组后,应使( )
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 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
C.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 D.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
5.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称为(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
6.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小于中位数且小于众数时,次数分布为( )
A.对称分布 B.右偏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或左偏分布
7.对两个总体分布进行变异性比较,当它们的平均数不等,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计算( )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标准差 C.平均差 D.方差
8.当原假设正确,按检验规则却拒绝了原假设,则犯了( )
A.取伪错误 B.检验错误 C.第Ⅰ类错误 D.第Ⅱ类错误
9.每一吨铸铁成本(万元)和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万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万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万元
10.将总体全部单位按照某个标志分组,再从各类型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是( )
A.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根据经验,当算术平均数大于中位数且大于众数时,钟形分布为( )
A.对称分布 B.右偏分布 C.左偏分布 D.负偏分布
12.正态总体,总体方差σ2未知,小样本(n<30)的情况下,总体均值μ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13.当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χ2分布
14.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χ2分布
15.当备择假设为H1:μ<μ0,此时的假设检验称为( )
A.双侧检验 B.右侧检验 C.左侧检验 D.显著性检验
16.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
A.-0.86 B.0.78 C.1.25 D.0
17.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判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
18.在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随机变量 D.非随机变量
19.在回归分析中,用来预测或用来解释另一个变量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称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随机变量 D.非随机变量
20.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
A.相关程度很低 B.相关程度较高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包括(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
2.以下几项符合统计表编制规则的包括( )
A.统计表的标题力求简明,内容简明扼要
B.统计表栏数较多时,通常要加编号,并可说明其相互关系
C.统计表如有相同数字,可以写“同上”,没有数字空格即可
D.统计表一般左右两端封闭,表的上下端线划粗线或双线
3.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4.调查问卷可以选择的问句形式包括( )
A.对选式问句 B.多项选择式问句
C.顺位式问句 D.标度式问句
5.下列有关假设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相互对立,而且两者只有一个正确
B.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原理
C.假设检验的首要步骤是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D.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有可能犯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
6.下列有关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回归分析中,X与Y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相关分析中,X与Y均为随机变量
C.相关分析测定相关程度和方向
D.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
7.下列有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可以用最小平方法求解模型的两个参数a和b
B.判断系数r2是测定回归直线拟合优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C.回归系数的符号同相关系数的符号一致
D.b>0时,表明X与Y反方向变动
8.下列情况中,应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 )
A.已知各商品的单价和销售额,求平均价格
B.已知各商品的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
C.已知采购站某月购进农产品的单价及收购量,求平均采购价格
D.已知采购站某月购进农产品的单价及收购额,求平均采购价格
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
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10.测定离散趋势的指标有( )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 C.算术平均数 D.中位数
11.区间估计的两个基本要求是( )
A.无偏性 B.有效性 C.置信度 D.精确度
12.测定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13.下列有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按照相关的方向,相关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B.回归分析中因变量和自变量都看作是随机变量
C.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两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判定系数r2
D.判定系数r2的取值在0到1之间,越是接近1,表明回归线拟合优度就越好
14.参数估计的方法有( )
A.简要估计 B.点估计 C.区间估计 D.推算估计
15. 2010年4月份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这是( )
A.总指数 B.个体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三、判断题(判断正确的划√,判断错误的划×)
1.派氏物价指数公式是以基期的数量为同度量因素的。 ( )
2.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若增加置信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
3.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都是测定变量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 ( )
4.参数估计侧重于用样本资料验证总体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数量特征,而假设检验侧重于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的某一未知参数。 ( )
5.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无论总体的分布具有何种形式,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 )
6.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等于回归系数的平方。 ( )
7.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
8.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对总体单位不作任何分类或排序,完全按照随机原则逐个地抽取样本单位。 ( )
9.统计表中数字应填写整齐,位数对准,同栏数字的单位、小数位要一致,没有数字的格内可以空着不填,如有相同数字可以写“同上”。 ( )
10.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等统称为参数。 ( )
11.如果总体是正态分布,不管样本大小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一定是正态分布。 ( )
12.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进行观察,这称为整群抽样。( )
13.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度和精确度往往相互矛盾,一般要求在保证精确度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置信度。 ( )
14.指数因素分析时选择同度量因素,一般情况下,可按照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的规则确定。 ( )
15.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计算方法不同,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数指数是先对比后综合。( )
四、计算题
1.某毛纺厂工人工龄分组数据如下:
| 工龄(年) | 0~5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25~30 |
| 人数(人) | 13 | 48 | 23 | 10 | 4 | 2 |
2.某中学100名高中一年级男生身高(单位:厘米)的频数分布如下:
身高
| (厘米) | 155~160 | 160~165 | 165~170 | 170~175 | 175~180 | 180~185 |
| 人数 (人) | 2 | 8 | 28 | 36 | 18 | 8 |
3.假设某火车站停车场统计了60辆汽车的停放时间,测得平均停放时间为45分钟,标准差为20分钟,试求整个停车场每辆汽车的平均停放时间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已知)
4.某种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方差为1.21,从这批零件中随机抽取10件,测得它们的尺寸资料(单位:毫米)如下:
32.56 32.66 31. 32.40 31.87 32.43 32.52 32.40 32.62 32.48
在检验水平α=0.05的情况下,能否认为这批零件尺寸的均值为32.50毫米?
已知
5.某超市为了解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的平均花费,
(1)若随机抽取8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样本均值为5.9元,样本标准差为1.2元,求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平均花费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2)若随机抽取1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样本均值为5.7元,样本标准差为1.2元,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判断消费者每月在酱菜上平均花费μ是否为5.5元。
(已知)
6.随机抽取5个家庭,得到样本数据如下表,要求根据样本数据:
(1)建立收入和食品支出的直线回归方程;(2)指出回归系数的意义。
| 家庭 | 1 | 2 | 3 | 4 | 5 |
| 月收入X(百元) | 20 | 30 | 33 | 40 | 15 |
| 食品支出Y(百元) | 7 | 9 | 9 | 11 | 5 |
| 城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月收入X(千元) | 2 | 4 | 7 | 3 | 1 | 2 | 4 | 6 |
| 商品销售量Y(千份) | 27 | 46 | 73 | 40 | 30 | 28 | 46 | 59 |
(1)计算X、Y的相关系数;(2)估计线性方程,并说明b的含义
(3)求判定系数r2,并说明其含义
8.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有关资料如下: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销售量 | 价格(元) | ||
| 基期 | 报告期 | 基期 | 报告期 | ||
| 甲 | 件 | 100 | 125 | 1500 | 1550 |
| 乙 | 吨 | 60 | 65 | 3000 | 2800 |
9.假定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
| 商品名称 | 销售量(公斤) | 价格(元) | ||
| 基期 | 报告期 | 基期 | 报告期 | |
| 小米 | 100 | 120 | 3.3 | 3.5 |
| 面粉 | 120 | 150 | 1.8 | 2.0 |
| 大米 | 340 | 350 | 2.0 | 2.2 |
《统计学概论》练习题参
一、单项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D | D | B | A | A | C | A | C | C | C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B | C | A | B | C | C | C | B | A | C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ABC | AB | ABC | ABCD | ABCD | ABCD | ABC | AD | BCD | AB |
| 11 | 12 | 13 | 14 | 15 | |||||
| CD | ABC | ACD | BC | AD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