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十中 授课:唐华勇 班级:105 时间:2009-12-1
教学设想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跨入初中,他们的作文还带有孩子的色彩,他们以他们特有的年龄来审视人生社会世界,他们想用他们的笔触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玩味他们的文化,却苦于文章技巧的稚嫩,无法尽情抒写他们的表达欲望。为此,本人从记叙文入手,从描写人物入手,让他们觉得写文章是一种趣味,生动的表达是趣味的源泉。在本训练之前已经有了一定人物描写知识的铺垫,所以这次以课堂练笔为主,化僵硬的概念为性情与联想的迸发。
教学目标:
1通过作文例子示范让学生明白为何写不出生动的文章
2用课堂的文段训练给学生感受并能迁移在日常作文中
3课堂指导学生作文如何用描写丰富文章,使之生动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文章对比中发现生动的根本是会运用描写
教学难点
1学生在作文中如何通过描写把文章写生动,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
教学准备:
1学生作文例子
2学生作文训练内容
3学生日常《周记》《随笔》《摘抄本》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随堂训练法(对比-修改-写-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对比作文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我给她一杯热茶,妈妈很开心抱我。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她很吃力,心里就涌出一阵酸味。我马上捧一杯热茶给妈妈喝,并叫了一声“好妈妈”。看了看妈妈的脸,她露出了一丝微笑,我赶紧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把我抱得紧紧的。望着妈妈那熟悉的脸,我也会心地笑了。
1对比这两段文字,那个生动丰富(先读一遍)
2找出文段二中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学生点评:
教师点评:
三、师生一起回顾常见的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四、多种描写活化人物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最多的是写人写事的作文,而事是由人做出来的,人是会说话的,所以写人写事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但写语言就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带有的不同情绪、不同神态,以及各种手势动作等,文章就不会生动形象。这样,语言描写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请看下面两段关于同一话题的对话描写语言描写要插入动作神态。
①小明对小李、小张说:“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件中裤,是用尿素袋制成的。”小明还没说完,便忽然大笑起来,“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②小明笑了一阵,又傍着小李和小张的肩膀坐下,乐得合不拢嘴,但他还是说了:“一个家伙……穿一件用尿素袋制成的中裤,”又大笑起来,“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的文字”。
小明说着哈哈大笑,笑得流出了眼泪,站了起来。
小李也站起来,用手捧着肚子,尖声笑起来,就跟哈叭狗的叫声一样。
小张的笑声提高了两个调门,而且笑得那么厉害,站也站不稳了。
师生讨论后明确:
五、金点子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文要写好,描写很重要。要想描写得很精彩,重要的是观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再加点想象,想一想描写对象是什么样,什么形状,像什么……用个什么词最形象。
六、写作实践
上课预备铃打响了,张明向陈杰借笔。
教师引导和要求:
七、课时小结
八、作业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