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小班幼儿,这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自我中心是这一时期幼儿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体验投射到所表现的客体上去。例如:画妈妈时给妈妈的头上“插”一面红旗表示对妈妈的喜爱;把一条条曲线看成是游动的小鱼;汽车前面应该有一双眼睛;用黑色表示伤心的情感,用绿色表示宁静温柔的情感等等。再一个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所以,我们教师应顺乎小班幼儿这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幼儿喜爱的活动方式把创意美术教育变为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教育的活动方式。
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初步认知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2) 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等几种基本的色彩,并能说出名称。
3) 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
3、技能目标
1) 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
2) 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
3) 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创造目标
1) 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
2) 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
手工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初步熟悉泥工、纸工等工具,材料
2) 了解泥的可塑性质
3) 了解纸的性质
2、情感目标
通过玩泥、撕纸等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3、技能目标
1)掌握泥工中团圆、搓长、压扁等基本技能。
1) 学习撕纸、粘贴,初步撕出简单形状并粘贴成画。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运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在纸上按意愿压印。
准备工具:
排笔16 护衣16 颜料:红 黄 绿 蓝各四罐 胶棒 16
勾线笔 16 油画棒16 粘土16 瓦楞纸16
四、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 课时 | 作品名称 | 美术类型和工具 | |
| 1 | 《热闹的花草地》 | 颜料 | |
| 2 | 《美丽的花园》 | 粘土 | |
| 3 | 《漂亮妈妈》 | 油画棒 | |
| 4 | 《做做项链》 | 胶棒 瓦楞纸 | |
| 5 | 《花花长裙》 | 勾线笔 | |
| 6 | 《蜗牛爬呀爬》 | 油画棒 | |
| 7 | 《贪吃的毛毛虫》 | 油画棒 | |
| 8 | 《开花的树》 | 油画棒 颜料 排笔 | |
| 9 | 《小圆点的大本领》 | 胶棒 | |
| 10 | 《装饰酒瓶》 | 胶棒 | |
| 11 | 《罐罐的狂欢》 | 油画棒 | |
| 12 | 《撕撕草裙》 | 胶棒 | |
| 13 | 《花壳乌龟》 | 胶棒 油画棒 | |
| 14 | 《鬼脸嘟嘟》 | 勾线笔 | |
| 15 | 《吉祥猪宝宝》 | 勾线笔 | |
| 16 | 《甜甜香香的冰淇淋》 | 粘土 | |
| 17 | 《酷酷太阳镜》 | 胶棒 | |
| 18 | 《格子靠垫》 | 颜料 排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