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48:36
文档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审计工作作为守护公共资金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免疫作用予以了肯定,并且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概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落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威慑力。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地方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深入分析审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
推荐度:
导读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审计工作作为守护公共资金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免疫作用予以了肯定,并且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概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落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威慑力。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地方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深入分析审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审计工作作为守护公共资金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免疫作用予以了肯定,并且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概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落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威慑力。

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

    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地方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深入分析审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时候,一定要对“全覆盖”概念进行理解,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有效实现,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效率。

一、正确认识与理解审计监督全覆盖

    在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全覆盖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以下内容的落实:其一,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要走马观花,只是追求数量,一定要将所有单位走一遍,并且对每个项目深入审计,保证工作的全面落实。其二,一定要有重点,不要将所有项目都进行审计,要围绕党与工作的核心,全面掌握有关领域的整体状况,明确审计重点。其三,一定要有步骤,不要盲目进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部署,之后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推进,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其四,一定要保证成效,在重视审计监督工作覆盖范围“广”的同时,也要加强工作的“深”、“准”、“透”、“实”,进而实现审计监督工作的全覆盖。

二、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

(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首先,一定要充分发挥财政审计工作的带头作用,构建财政审计工作的大格局,促进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的全面、全程监督。其次,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当作是工作着力点,强化社会保障、“三农”、教育等民生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保证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投资审计

    制定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方式,明确审计范围,比如,对投资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以及投资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修缮与装饰项目中,一定要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工程项目财务收支审计和跟踪审计的结合,加强投资的审计监督力度,实现节约投资、增强工程质量的目的。

(三)经济责任审计

    加强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结合的审计监督方式,落实法定审计对象的全覆盖。首先,在“逢离必审”的基础上,加强任中审计。落实新任领导的“提前”审计,也就是,在保证审计范围的情况下,对重要领导干部进行三年至少一次的审计,对一些新任领导干部任职满一年的时候,进行任中审计,对其工作职责进行监督,进行审计关口的前移,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而结合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改进;落实“屡审屡犯”部门的“定期”审计,也就是,将“屡审屡犯”部门定位重点审计对象,每年进行定期审计,一直到彻底整改问题为止,实现审计目的。其次,加强村官审计和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结合,对群众反映问题多的领导干部、财政资金量大的定位重点审计对象,并且加大监督力度,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三、加强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增加审计力量

和众多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审计任务相较而言,地方审计机关要想实现审计监督工作的全覆盖,人力资源非常有限。以目前编制范围的审计力量而言,在5年之内很难实现所有审计对象的轮审一遍。所以,要想落实审计监督全覆盖,首先,一定要加强对内部考核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对科室与专业进行一定的淡化,统一安排审计力量,增强审计工作的效率,尽可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其次,结合审计工作量与人力资源情况,落实地方机构的改革,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充实审计力量,设立设计专业技术类,制定完善的专业制度与聘用制度,加强人员管理,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审计力量。除此之外,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其知识内容,使其掌握审计新方法与手段,促进审计监督工作的全面覆盖。

四、创新审计方式,拓展审计外包模式

    因为审计机关审计力量有限,再加上各种审计任务的增加,要想完全依靠审计机关的力量完成众多任务,是十分困难的,一定要借鉴其他机关的管理模式,进行一些外包审计。并且审计机关的各科室也要加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了解透彻,并且安排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实施具体审计工作,在构建监督、核查制度的基础上,将审计业务外包给一些社会审计单位,并且寻求外部审计力量的帮助,在规定时间内或者一些审计工作中落实审计监督工作。除此之外,对一些常规内容与特殊业务进行审计监督的时候,可以利用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节省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力量,扩展审计监督工作的范围,实现审计监督工作的全覆盖。并且,在对专业性强工作进行审计的时候,可以借用专家团队的力量进行处理;对民生业务领域工作进行审计的时候,可以借用媒体等力量进行处理,进而全面增强审计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审计对象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全面的审计监督工作,并且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整合,保证其作用与职能的全面发挥,实现审计监督工作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张涛.治理视野下的国家审计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审计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D].云南大学,2011年.

[2]曹丽梅,柴玉生,蒋祖唐,等.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检验检测工作科学发展[J].中国药事,2010(01).

[3]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文档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浅谈地方审计机关如何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计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审计工作作为守护公共资金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免疫作用予以了肯定,并且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概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落实,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威慑力。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全覆盖在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地方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深入分析审计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