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有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41:26
文档

2021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安徽省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载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国家统一发展生产开凿运河加强集权 2.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岁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A.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3.唐朝时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闻名中外。以
推荐度:
导读2021学年安徽省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载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国家统一发展生产开凿运河加强集权 2.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岁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A.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3.唐朝时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闻名中外。以
2021学年安徽省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载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国家统一 发展生产 开凿运河 加强集权

 

2.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岁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3.  唐朝时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闻名中外。以下属于唐三彩的是( ) 

A. 

C. 

 

4.  小明对都江堰和筒车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与思考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6.  如果你想了解宋太祖强化集权的措施,下列哪一词组不能入选( ) 

A.削弱相权 设置转运使 设置通判 重武轻文

 

7.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中的“大宋皇帝”应是( ) 

A.宋太祖 宋真宗 宋钦宗 宋高宗

 

8.  《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讲述了阿骨打奴隶、爱人才、爱民众、聚民心等一系列故事。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        ) 

A.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大金 颁行女真文字 订立澶渊之盟

 

9.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铁木真被推为蒙古各部共同的大汗

B.蒙古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10.  如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今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正式置于管辖之下

C.取得郾城大捷

D.创立科举制度

 

11.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达官贵人的需要

 

12.  下列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的是(        ) 

A.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郾城之战

 

13.  下列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 

A.设立锦衣卫

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C.迁都北京

D.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14.  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地中海沿岸

 

15.  如果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本草纲目》

 

16.  北京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果请你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正确的有(        )

①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

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③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的风光 

A.①③④  

 

17.  率军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的军将领是( ) 

A.李自成 张献忠 皇太极 吴三桂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清朝乾隆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 

A.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册封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册封宗教首领喇嘛封号

 

19.  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水陆交通发达 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商业市镇兴盛

 

20.  清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是( )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严格对外交流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之一,它被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________(朝代)。 

 

  ________、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 

 

  明代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________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________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________》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清朝设立的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清朝于年设置________管辖;又于年颁布《________》条,标志着政权对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三、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年,后周外戚杨坚夺取大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郑成功的抗倭决心。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在设置了西域都护,管辖了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地区。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第1题11分,第2题14分,共25分)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能从不同的学史方法中汲取智慧,丰富知识。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方法与技能,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运用年代尺--构建时空观】  

(1)下面历史朝代年代尺上①处的朝代是________,该朝代是谁建立的?

 

(2)写出上面朝代中没有完成全国统一的两个朝代?

任务二

 

(3)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明朝重新修筑,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修筑的。秦、明两朝修筑长城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今天依然提倡“爱我长城”有何现实意义?

任务三【进行史论结合--评述历史贡献】

 

(4)根据下图中培根的评述,说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唐朝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是什么导致了材料三中“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五、活动与探究(15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2)指出图二所能直观反映出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最早确立于什么朝代?

 

(3)图三揭示了明朝机构怎样的变化?明成祖在位时期明朝的机构又发生哪些变化?

 

(4)图四所反映的机构产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种机构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存在导致什么机构最终被废除?

 

(5)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参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安徽省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答案】

C

【考点】

隋朝大运河

开皇之治

【解析】

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

【解答】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载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开凿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开元盛世

【解析】

本题考查了开元盛世。唐朝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解答】

根据李隆基和姚崇、宋璟为相等可知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

【答案】

A

【考点】

隋唐的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以唐朝时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闻名中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解答】

本题是识图题,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对外开放的。唐朝制瓷业发达,著名的瓷器有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即是著名的瓷器,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同时体现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选项符合题意。

4.

【答案】

D

【考点】

隋唐的经济发展

都江堰

【解析】

本题考查都江堰、唐朝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解答】

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A都江堰修建时间错误;B筒车用处错误;C与题干关系不大;都江堰的修建和筒车发明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黄巢与唐朝灭亡

【解析】

本题考查黄巢的影响。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打击。故A正确。

BC项说法错误,D项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排除。

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宋朝的重文轻武

【解析】

本题考查宋太祖强化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

宋太祖为了强化集权,在,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宰相之下设若干副宰相,并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而不是重武轻文。

7.

【答案】

B

【考点】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解析】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知道澶渊之盟签订时在位的皇帝是宋真宗。

【解答】

由题干“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知,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故材料中的“大宋皇帝”应是宋真宗。

8.

【答案】

D

【考点】

女真族的崛起与金朝建立

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

本题考查阿骨打建立金。

【解答】

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并颁行女真文字。签订澶渊之盟的是北宋与辽。故与阿骨打无关的是订立澶渊之盟。

故选D。

9.

【答案】

D

【考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解析】

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解答】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铁木真死后,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成吉思汗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不符合史实。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答案】

B

【考点】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为依托,考查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可知,这是元朝的行政区划。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关,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B符合题意。

11.

【答案】

B

【考点】

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宋代娱乐生活的认识。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

12.

【答案】

D

【考点】

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辨能力。

【解答】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而A、B、C的战役均发生在唐朝之前,显然不符合题意。郾城之战是南宋与金之间的战役。

故选D

13.

【答案】

C

【考点】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解答】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故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迁都北京。

故选C。

14.

【答案】

D

【考点】

郑和下西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1405~1433年,明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故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地中海沿岸。

故选D。

15.

【答案】

B

【考点】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研究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古典科技巨著。

【解答】

A《农政全书》研究的领域是农学。

B《天工开物》是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古典科技巨著。

C《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科学巨著。

D《本草纲目》是研究的领域是医药学。

故选B。

16.

【答案】

D

【考点】

明长城和北京城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紫禁城的相关史实。

【解答】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北京城是明清两朝的都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的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城内按“前朝后寝”的古制布局,故宫的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谨、和谐,气魄宏伟,规划严整,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袭扰,明朝时期,曾重修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的风光。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7.

【答案】

A

【考点】

满洲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以“推翻明朝的军将领”为依托,考查李自成的相关知识.

【解答】

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在清军不断入关侵掠的同时,陕西、河南等地也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反抗明朝黑暗腐朽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推翻推翻了明朝统治。

18.

【答案】

B

【考点】

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乾隆帝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祖国的叛乱。所以选项符合题意。

19.

【答案】

D

【考点】

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

【解答】

题干图片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可以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商业市镇交易兴盛。

故选D。

20.

【答案】

B

【考点】

闭关锁国

【解析】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严格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所以清朝的闭关锁国只是严格对外交流。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

北宋

【考点】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解析】

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答案】

关汉卿,元曲四大家

【考点】

宋词和元曲

【解析】

本题考查元曲四大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答案】

景德镇,青花瓷器

【考点】

明朝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朝手工业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解答】

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答案】

汤显祖,牡丹亭

【考点】

宋词和元曲

近代文学艺术

【解析】

本题考查汤显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答案】

广州十三行

【考点】

闭关锁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后来,英国商船几次到宁波贸易,企图在那里建立长期的商业据点。清廷深感疑虑,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答案】

府,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考点】

郑成功收复与清朝在的建制

清朝对地区的管辖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对东南沿海的管辖和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解答】

年,清设府管辖,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的联系,促进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条,规范了地方行政和法规,标志着政权对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三、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

后周,北周

【考点】

隋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以“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建立。

【解答】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

【答案】

√,√

【考点】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解答】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体现了北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答案】

郑成功,戚继光

【考点】

戚继光抗倭

【解析】

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史实。

【解答】

“海波平”的意思是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句话表现了戚继光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他抵御外辱,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错误:郑成功; 改正:戚继光。

【答案】

,把“年”改为“年”

【考点】

满洲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满洲的兴起的相关史实。年,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击败明末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

【解答】

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统一女真各部。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答案】

,把“西域都护”改为“伊犁将军”

【考点】

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伊犁将军。掌握清朝时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解答】

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地区。故题干表述错误,应将“西域都护”改为“伊犁将军”。

四、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第1题11分,第2题14分,共25分)

【答案】

明朝

北宋,南宋。

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今天依然提倡“爱我长城”可以传承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考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明长城和北京城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建立、民族政权的并立、长城、四大发明等相关史实。

【解答】

①观察题干历史朝代年代尺,历史朝代年代尺上①处的朝代是明朝。明朝由参加元末农民的农民领袖朱元璋建立,是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建立的王朝。元朝末年,政治十分,各级官更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题干历史朝代年代尺上面朝代中没有完成全国统一的两个朝代北宋和南宋,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当时还有辽、西夏、金、蒙古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

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和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今天依然提倡“爱我长城”的现实意义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今天依然提倡“爱我长城”可以传承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在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答案】

开放;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的重视,手工业兴旺,特别是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商业繁荣,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闭关锁国;由于清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 主动地对外开放等。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闭关锁国

【解析】

(1)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外交流,把握唐朝的对外和材料一中“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的唐朝的两例史实。

(2)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明确材料二中“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的和该产生的恶果。

(4)本题属于历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可。

【解答】

依据材料一“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可知唐朝的对外是开放的。唐太宗前期,玄奘西游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唐太宗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经历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这些史实都反映出唐朝的对外开放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

由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包括的重视,手工业兴旺,特别是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商业繁荣,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依据所学可知,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了材料三中“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清朝推行的是闭关锁国。由于清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本题属于历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可。如: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能得到的启示是:开放国兴,闭关国衰;要积极 主动地对外开放等。

五、活动与探究(15分)

【答案】

(1)A是丞相;B是尚书省。

(2)制度:三省六部制;朝代:隋朝。

(3)明朝变化:明太祖在,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明成祖: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

(4)产生:雍正帝;特点:皇权的高度集中;废除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

(5)趋势:君主不断加强。

【考点】

军机处的设立

历史文化常识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三省六部制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1)本题考查秦朝与唐朝的机构。

(2)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

(3)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4)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

(5)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

【解答】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A丞相;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图二B是尚书省。隋朝隋文帝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其中刑部负责案件的侦办和审理。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能直观反映出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最早确立于隋朝。隋朝隋文帝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揭示了明朝机构怎样的变化?明成祖在位时期明朝的机构又发生哪些变化,1368年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明朝皇权的可靠支柱。

(4)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四所反映的机构是军机处;军机处的特点是皇权的高度集中;为加强君主,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达到顶峰。

(5)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一到图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不断加强。

文档

2021学年安徽省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有答案

2021学年安徽省某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载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国家统一发展生产开凿运河加强集权 2.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岁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A.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3.唐朝时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闻名中外。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