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__参考.模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40:54
文档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__参考.模板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水泥细度试验姓名专业土木工程年级试验日期2009.04.01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学会并掌握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等。试验步骤:(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3)当工作负压小
推荐度:
导读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水泥细度试验姓名专业土木工程年级试验日期2009.04.01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学会并掌握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等。试验步骤:(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3)当工作负压小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1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学会并掌握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

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等。

试验步骤: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试验计算与结果: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  g ;

W—水泥试验的质量, g 。

        结果精确至0.1%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1                   页数   (第2页)  

由以上公式可得:=

结论:所测水泥的细度为6.8%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3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为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全性实验提供标准稠度用水量。

试验仪器: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量水器,天平等。

试验步骤:

(1)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 ml(精确至0.5ml)。

(2)水泥净浆用搅拌机,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座上。

(3)拌和时,搬动手柄,在将有试样的锅开至搅拌位置,拧紧定位螺丝。开关置于自动档,其他开关置于停。

(4)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快搅12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5)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结束。

(6)用小刀刮下搅拌叶上净浆,转动卸下拌锅,一次性将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振动多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3                   页数   (第2页)

后迅速倒入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桨表面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开,让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下沉时记录试锥下沉的深度,S=25.1mm 。

P=33.4-0.185S

试样计算与结果:

标准稠度用水量为P=33.4-0.185S=33.4-0.185×25.1=28.8% 。

结论:所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8.8%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5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测定水泥加水后至开始凝结(初凝)以及终凝所用的时间,用以评定水泥性质。

试验仪器:凝结时间测定仪、湿汽养护箱、水泥净浆搅拌机、天平、量水筒等。

试验步骤:

(1)测定前,将圆模放在稍稍涂上一层机油的玻璃上,在圆模内侧稍稍涂上一层机油;调节凝结时间测定仪使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2)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ml(精确至0.5ml)。

(3)水泥净浆用机械搅拌,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样到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

(4)拌和时,搬动手柄,先将装有试样的锅上升至搅拌位置拧紧定位螺钉。开关置于自动档,其它开关置于自动停。

(5)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慢搅120秒程序自动停止。

(6)断开电源,拔掉插座,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降下搅拌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5                   页数   (第2页)  

锅,拌和结束。

(7)用小刀刮下搅拌叶净浆,转动卸下拌锅,一次性将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振动多次,刮去多余净桨,抹平后迅速放入标准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8)试件在标准养护箱养护至加水后30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测定,以后每5分钟测定一次;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与净浆面接触处,拧紧螺丝1~2秒后突然放开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的指针读数。当试针沉入距底板2~3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到达初凝状态时,立即重复一次,当两次结果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时间。

(9)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度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孔,每次测试完必须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回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要防止圆模受振。

试验结果见附表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5                   页数   (第3页)  

水泥凝结时间测试表

测定次数时间要求min

试针读数mm

测定次数时间要求min

试针读数mm

1

2

3

4

5

6

7

8

9

30~195

200

205

210

215

220~230

235~240

245

250

0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55

260

265

270

270

280

285

290

1.2

1.3

1.4

1.6

1.8

2.0

2.4

2.7

结论:所测水泥初凝凝结时间为290分钟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7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检验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是否因体积变化而引起膨胀、裂缝或翘曲来测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试验仪器:煮沸箱、雷氏夹、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湿汽养护箱、量水器、天平等。

试验方法:

(1)称水泥试样500g,水142.5 ml。将水泥试验或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备标准稠度净浆。

(2)水泥净浆用机械搅拌,搅拌用具先用湿布擦抹。将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

(3)拌和时,搬动手柄,先将装有试样的锅上升至搅拌位置拧紧定位螺钉。开关置于自动档,其它开关置于自动停。

(4)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档机器开动,同时徐徐加入拌和水,机器自动完成慢搅120秒,停10秒后报警5秒,慢搅120秒程序自动停止。

(5)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结束。

(6)用小刀刮下搅拌叶上净浆,转动卸下拌锅,拌和结束。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7                  页数   (第2页)  

将水泥净浆装入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小刀插捣15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内养护242h。

(7)箱中取出试件,脱去玻璃板,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篦板上,指针向上,试针之间不交叉。

(8)在沸煮箱中沸煮305分钟;煮沸结束,放掉热水,打开箱盖,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试样测量C值,判别。

(9)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增加距离(C-A)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试样计算与结果: C-A值

C1=14.1mm,   C2=14.3mm 。

1= C1-A1=14.1-11.5=2.6mm<5.0mm

2= C2-A1=14.3-11.5=2.8mm<5.0mm

结论:此试样水泥安定性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9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软练法来检验并测定水泥的强度。

试验仪器: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实台、试模、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试验机、抗压夹具、天平等。

试验步骤:

(1)称取水泥试样4502g,砂13505g,量水器取水2251ml。

(2)拌和开始,将水加入搅拌锅内并将锅锁紧在固定架架座上,搬动手柄,将锅上升至固定位置。

(3)拌和时,将开关置于自动,其它开关置于停止,加砂开关置于加砂。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自动完成慢搅60秒,快搅30秒程序动作后自动停止。

(4)断开电源,松开定位螺钉,搬动手柄下降搅拌锅,拌和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09                  页数   (第2页) 

结束。

(5)用刀具刮下搅拌叶上胶砂,转动卸下拌锅,将水泥胶砂装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套。

(6)模套和空试模固定在水泥胶砂振实台上,用刀具将胶砂

分为二层装入模套并用刀具插捣。

(7)接通电源,启动数控器开关胶砂振实台自动完成,120                 之后程序自动停止。

(8)断开电源,用刀具刮去多余胶砂,编号,取下试模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4±3h后脱模;试件脱模后立即放入水中养护3天,7天后分别进行抗折、抗压试验。

试验计算与结果:(见下页附表)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6                  页数   (第3页) 

附表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分组编号
同组姓名实验日期设备编号
试验数号破坏荷载抗折强度抗折强度均值对应试样抗压强度值抗压强度均值
115823.70

3.73

7180044.

45.09

216053.757270045.44
315923.727190044.94
备注抗压面积为1600 mm²,所测均为7天强度值

结论:此试样水泥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1                  页数   (第1页) 

实验目的:测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试验仪器:试验筛、天平、振筛机、烘箱、浅盘、毛刷等。

试验步骤:

(1)准确称取烘干砂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振筛10分钟。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验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2)称量各筛的质量。

5.0mm的筛的余量为31g,2.5mm的筛的余量为84.30g,1.25mm的筛余量为66.00g,0.63mm的筛余量为75.30g,0.315mm的筛余量为168.16g,0.16mm的筛余量为70.75g。

试验计算与结果:分计筛余 ,,,

          ,

累计筛余量:,,,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1                  页数   (第2页) 

 细度模数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1                  页数   (第3页) 

试验计算结果:附表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细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分组编号
同组姓名试验日期设备编号
500g烘干砂的各筛上筛余量

筛孔尺寸

(mm)

分计筛余累计筛余(%)

平均值
(g)

(%)
4.7531.006.206.20
2.3684.3016.8623.06
1.1866.0013.2036.26
0.6375.3015.0651.32
0.3168.1633.6384.95
0.1570.7514.1599.10
结论:该砂的颗粒级配为2区,在2.3~3.0之间,故砂为中砂。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3                  页数   (第1页) 

实验目的:测定石子的颗粒级配及集料规格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仪器:试验筛、振筛机、天平或台秤、烘箱、浅盘等。

试验步骤:

(1)准确称取石子试样10K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振筛10分钟。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验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2)称量各筛的质量,见数据表格。

试验计算与结果:试样为连续粒级5-40mm.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3                  页数   (第2页)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粗集料的筛分析试验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分组编号
同组姓名试验日期设备编号
烘干石的各筛上筛余量
筛孔尺寸

(mm)

分计筛余累计筛余(%)

平均值
(g)

(%)
53000
37.5144.151.441.44
31.5137613.7615.2
26.5135013.528.7
1931003159.7
16131013.172.8
9.5234023.496.2
4.753503.599.7
2.36300.3100
结论: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视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5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测定砂的视密度,作为评定砂的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试验仪器:托盘、天平、容量瓶、烘箱、干燥箱、温度计、料勺等。

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摇动容量瓶,使试样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

(2)静置24h后,打开瓶塞,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3)倒出容量瓶的水分和试样,清洗瓶内外,再次注入与上次水温不相差2ºC的冷开水至瓶颈刻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质量()。取at=0.005 。

试验计算与结果:

甲组:=845.62g,=658.3g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视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5                  页数   (第2页) 

乙组:

试验结果:该试样的视密度为2650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细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7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试验仪器:托盘天平、容量筒、烘箱、干燥箱、温度计、料勺等。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料斗中使砂徐徐装入容量筒中,直至试样装满超出筒口成锥形为止。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

        总质量       筒的质量       体积

        2.220Kg       1.016Kg         1L

        2.326Kg       1.090Kg         1L

试验计算与结果:细集料的堆积密度

    

    

    

试验结果:该细集料的堆积密度为 。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视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9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测定石的视密度,作为评定石的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试验仪器:天平、广口瓶、筛、烘箱、金属丝刷、浅盘、带盖容器、毛巾等。

试验步骤:

(1)称取1Kg浸水饱和后试样,置于装有饮用水的广口瓶中并排除气泡。

(2)向广口瓶中添满饮用水,用玻璃片沿瓶口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玻璃片与水面间不得有气泡,擦干水分,称取试样、水、广口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

(3)将瓶中试样小心倒出,盛在浅盘中,放在105ºC5º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

称试样的质量。

(4)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量。

试验计算与结果: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视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19                  页数   (第2页) 

甲组: 

      

乙组:

      

结论:试样的视密度为2610。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0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测定石子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试验仪器:磅秤、容量筒、烘箱、铁铲等。

试验步骤:

       先用铁铲将试样装满容量筒,再去取凸出筒表面的颗粒,并以较合适的颗粒填充凹陷空隙,使表面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   的体积基本相等。称出容量筒连同试样的总质量。

总质量        筒的质量      体积

35.8Kg         6.8Kg         20L

36.8Kg         6.8Kg         20L

试验计算与结果:粗集料的堆积密度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0                  页数   (第2页)

试验结果:粗集料堆积密度为1475Kg/m3。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普通混凝土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1                  页数   (第1页)

某住宅楼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风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要求其强度保证率9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搅拌机容量为60L;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施工采用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425﹟),水泥密度ρc=3.1g/cm³,已实测28d抗压强度48.0Mpa,自来水,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2%(中砂),卵石含水率为1%。砂视密度、砂堆积密度、卵石视密度,分别取前次试验实测值,卵石最大粒径50.5mm。

        试设计出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根据施工配合比来拌制混凝土标准试块,测定其28d抗压强度值进行对比分析。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普通混凝土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1                  页数   (第2页)

试验目的: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用量,通过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维勃稠度确定施工中所要求的混凝土设计能否满足技术要求。

试验仪器:混凝土搅拌机、磅秤、天平、台称、拌板、拌铲盛器、坍落度筒、捣拌直尺、镘刀、小铲、维勃稠度仪、秒表、钟表、混凝土振动台、标准试模、油漆、混凝土抗压试验机等。

试验步骤:

(1)根据给定的施工条件和要求,首先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根据施工配合比和已知条件搅拌混凝土。

(3)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维勃稠度。

(4)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每组三块试件,24小时后脱膜。

(5)在规定条件下养护试件28天进行强度试验。

试验计算与结果:

1、fcu=P/A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普通混凝土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1                  页数   (第3页)

注:fcu——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

P——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150mm×150mm)。

2、以上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如果三个测定值中的最小或最大中有一个与中间的差异超过15%,则把最大及最小一起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超过15%,则该组值试件实验结果无效。

(1)坍落度筒高300mm,坍落的混凝土试件最高点235mm,该组拌和物坍落度为65mm 。

(2)该混凝土维勃稠度为7′25″。

(3)试件受力面积A=150×150=22500 。

        三块试件破坏荷载P分别为455KN 、 525KN、  440KN。          525 KN -440KN >455KN×15%    ;     

结论: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对比,该混凝土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针入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3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及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试针贯入试 样 的深度,以0.1mm为测试精度。

试验仪器:针入度仪、标准针、恒温水浴、温度计、平底玻璃皿、秒表、煤油、电炉等。

试验步骤:

(1)调整仪器,调节针入度仪水平。

(2)将已恒温到试验温度的试样皿取出,放置在针入度仪的平台上。

(3)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平面接触,调节光源,调节百分表。

(4)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5秒钟时停止,记录百分表读数。

(5)试样测定三次,各试验点之间及试验点与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每次测定前都应把试样和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浴。

试验结果与计算:取三次测定针入度的平均值,取至整数,作为实验结果: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针入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3                  页数   (第2页) 

附数据:

8.00mm                 8.00mm                8.00mm

6.13mm                 6.mm                6.55mm

结论:该沥青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延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5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用规定的试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以一定速度将试样拉伸至断裂,以此测定沥青的延度。

试验仪器:延度仪、试样模具、水浴等。

试验步骤;

(1)模具两端的孔安装在延度仪的金属栓上,然后,以一定的速度拉伸,直到试件拉伸断裂,试验时距水面和水底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 。并要使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2)试验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试样的延度,以 cm表示。

(3)试件拉断时显示器所显示的读数为试件的延度,以cm表示。

试验计算与结果:

若三个试件测定值在其平均值的5%以内,取平行测定的三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若三个试件测定值的其平均值的5%以内,但其中两个较高的值在平均值的5%以内,则去掉最低测定值,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则重新测定。

结果整理: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延度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5                  页数   (第2页)

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为

三个试件测定值均在其平均值的5%以内

测定结果取平均值即为4.37cm

结论:该沥青合格。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软化点测定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6                  页数   (第1页)

试验目的:用规定的试件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以一定速度将试样加热熔解,以此来测定沥青的软化点温度。

试验仪器:软化点仪、试样模具、水浴等。

试验步骤:

(1)将黄铜环置于涂上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金属板或玻璃板上,将预先脱水的试样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不得比试样估计软化点高100°C,搅拌并过筛后注入黄铜环内到略高出环面为止,如估计软化点在120°C以上时,应将铜环与金属板预热到80-100°C,试样在空气(15-30°C)中冷却30min后,用热刀刮去高出环面的试样,使与环面齐平。

(2)将盛有试样的黄铜环及板置于盛满水(估计软化点不高于80°C的试样)或甘油(估计软化点不高于80°C的试样)的保温槽内,或将盛试样的环水平地安放在环架圆孔内,然后放在烧杯中,恒温15min,水温保持5±0.5°C;甘油温度保持32±1°C。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软化点测定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6                  页数   (第2页)

同时钢球也置于恒温的水或甘油中。

(3)从水或甘油保温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黄铜环放置在环架中承板的圆孔中,并套上钢球定位器把整个环架放入烧杯内,调节水面或甘油液面到深度标记,环架上任何部分均不得有气泡。将温度计由上承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水银球底部与铜环下面齐平。

(4)将烧杯放至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或电炉上,然后钢球放在试样上(须使各环的平面在全部加热时间内完全处于水平状态)立即加热,使烧杯内水或甘油温度在3min后保持每分钟上升5°C±0.5°C,在整个测定中如温度的上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5)试样受热软化下坠至与承板面接触时温度即为试样的软化点。

试验计算与结果: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名称     沥青软化点测定试验      

姓名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试验日期       2009.04.26                  页数   (第3页)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1组:98º;2组:99º。

软化点值为:98.5º

结论:该沥青的软化点为:98.5º;合格。

文档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__参考.模板

湖南文理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名称水泥细度试验姓名专业土木工程年级试验日期2009.04.01页数(第1页)试验目的:学会并掌握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试验仪器:负压筛、天平等。试验步骤:(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仪析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3)当工作负压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