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了教育学后,我想大概概括一下我所理解的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的学科。
(一).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
我国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6)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日益丰富。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学论》(《GreatDidacticofComenius》)(1632)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而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二)教育学的发展
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代表著作主要有《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辩式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定量研究的方法。不过,实验教育学的方法也是有局限的,例如诸如教育目的这样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就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
2.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有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示。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神经质思辩气息很浓,在学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念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4.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整个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变革,为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前苏联和我国教育家们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其代表作:加里宁的《论主义教育和教学》,马卡连柯的《论主义教育》和《教育诗篇》。
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等。代表作有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透过百年来这些不同的教育学流派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第二,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但是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宜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总之,与传统的教育学相比,当代教育学既有向宏观社会结构的广泛辐射,又有向周围学科的渗透,还有向自身内部问题的细致考察,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也会对社会的发展其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会推动教育学的发展,使之在当代和未来教育改革中产生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