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3:58
文档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读好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出文章的优美。难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
推荐度:
导读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读好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出文章的优美。难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

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读好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出文章的优美。

难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个“兴”字啊,读一声,来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四季的景色。

  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景色十分优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从你说的过程老师听出来了,这篇课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师板书:春夏秋冬。

  师:通过你的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种类也非常多,夏天的野花很好看……

  3、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们知道吗?

  介绍小兴安岭:随图注解。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学生看课件并听老师的介绍,谈自己的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字词检查。

  1、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来欣赏呢,快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

2、字词过关。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注意区别前后鼻音(自己读——开小火车读)

lì   rónɡ   huì  cónɡ   zhǎnɡ fǔ    xīn shǎnɡ     yìnɡ dǎnɡ       

栎树  融化  汇成  淙淙  涨满  俯下  欣  赏       倒映  挡住

jìn   jiàn        xiàn  zhēn  mó       cái

  视线  沉浸  宝剑  宿舍  奉献   榛子  蘑菇    药材

             diāo tiǎn    yòu       lǚ  cōnɡ lónɡ

松软  刮风  紫貂  舔一舔  诱人 千丝万缕  葱葱茏茏

读音:平舌音——淙淙、药材、葱葱茏茏;  翘舌音——涨满;

前鼻音——欣赏、沉浸、榛子;后鼻音——倒映;

轻声词——蘑菇;易错词:千丝万缕、紫貂。

多音字——舍,舍去,宿舍。

3、去掉拼音读一读:(开小火车、齐读)

4、检查:指名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想想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默读全文,全班交流读后感受。

  预设: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读课文2—5自然段,感知四季美。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全班交流。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4)按春夏秋冬四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小兴安岭地资料阅读、交流。

  2、课后可凭自己的想象,画一画小兴安岭的美景,做小兴安岭的宣传画。

五、练习、教学生字。

1、巩固:

猜字谜: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水从左边来,冲走右边墙。

近义词:欣赏——观赏   苍翠——翠绿

反义词:融化——冻结   

2、指导书写(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映的一横两边出头,献里面一竖不出头,欣和软区别,刮和乱区别。

   在练字本上练习。

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或尝试背诵喜欢的部分。

2、指导学习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自主学习夏、秋、冬三季段落,感受作者描写景色特点及方法。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四季的主要景物及其特点,来理解课文。重点掌握小兴安岭四季的树木变化及特点。

难点:课后小练笔。

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总   树多   …… 数不清 几百里连成一片 海洋

                   分   诱人

                   总   花园  宝库  

                   点明题目

                   首尾呼应

                   详略得当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感受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诱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的美景吧!

二、精读第二段,感受春天小兴安岭的诱人。

1)指名读,出示上节课归类的关于一年四季的景物表格。

点红:春天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树木怎么样?指名读句子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抽出(板书)。(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和“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你喜欢哪一句?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更准确,更形象。

也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嫩绿”用得好,写出了叶子刚长出来时娇嫩的样子、浅浅的颜色。

3)课文中有许多动词也像这个抽出一样,用得非常贴切,你还找到了哪个?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涨满(板书)。积雪融化之后,小溪里的水很多,水位很高,而且从涨满这个词可以看出,溪水流得很欢快。

    是啊,小溪解冻之后,丁丁冬冬地流动着,好像在唱着歌,这水流动时好听的声音,我们就把它叫做淙淙。

4)过渡:这满溪的春水,让小动物们也觉得特别欢快。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指名读,(结合语作)听了他的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小鹿很可爱,在风景诱人的小兴安岭,它们生活得很悠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俯下身子”(板书)、“喝水”、“侧着脑袋”(板书)、“欣赏”,写出了小鹿可爱的动作。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有的……有的……(句型拓展)

5)真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啊,用你的朗读带给大家这份美丽吧!

   指名读、齐读。

三、学着自主感受夏、秋、冬小兴安岭的诱人。

1.过渡: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春天,你能回忆下,刚才的学习方法吗?

指名说,互相补充。

2.总结方法:

先找到课文中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物,再找找用得好的词语,想想它哪里用得好。

3.接下来,你们可以穿越季节隧道,自由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季节,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4. 先默读自然段,找到你喜欢季节的自然段中描写小兴安岭的景物,再找找用得好的词语,想想它用得好在哪里?

5.选择喜欢同一个季节的伙伴,进行讨论交流。

A.小兴安岭的夏天:

1)谁能把夏天的景物都找出来?(相机板书:树木、浓雾、太阳、草地)

在书本上圈。

2)你找到了哪些词语用得好?

AABB结构词。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及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使用贴切的动词。

另外,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封”在课文中的意思。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可以抓住“升”和“浸”两个字,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小兴安岭雾多、雾浓的景象。

3)过渡:这个自然段中不仅有许多词语用得非常好,还使用了优美的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你喜欢哪一句?说说它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太阳光很强烈、耀眼,而且是从树叶缝隙中穿透的,一道一道的很亮很细,所以像锋利的宝剑。

草地上的野花非常多,开得茂盛,所以草地就好像是大花坛。

4)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夏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吗?指名读、齐读。

B. 小兴安岭的秋天:诱人的秋天

(1)谁能把秋天的景物圈出来?(树木、物产)

(2)理解: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可通过多媒体或录像把秋风吹来、树叶飞落的样子展示给学生,从而理解“飞舞”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想象落叶的样子,再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3)你能读出万物丰收的秋天吗?

C. 小兴安岭的秋天:诱人的冬天

(1)谁把冬天的景物圈出来?(雪花、树木、动物)

(2)理解: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刮”,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来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3)理解: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

(4)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小动物们盼望春天到来的景象吗?

四、梳理课文,指导写作方法。

1、学习课文的总起句。

过渡:再看看课文,你发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中都写到了——引说:树木,看来小兴安岭的树真的很多,是它的一大特点。你还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树特别多(板书:树多)?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枥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结合语作,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什么?树还有很多很多,说不完。(板书:……)

师引说,不光说也说不完,而且——数也数不清(板书:数不清)

还有哪些词语也看出树很多?几百里连成一片  绿色的海洋(板书:几百里连成一片  海洋)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得写到小兴安岭的树特别多(补充板书:总),难怪接下来的春夏秋冬四个自然段分别都写到了树木(补充板书:分)。像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的开头总体写的句子叫作总起句,接下来的内容都要围绕着它写。

3、学习课文的总结。

过渡学习了春夏秋冬这四个自然段之后,我们感受到的是小兴安岭风景的——引说:诱人(板书),对啊,所以课文最后总结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补充板书:总)这句话也点明了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手指课题后,板书:点明题目)。

师问:说它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我们都明白了,为什么还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4、继续梳理全文写作方法。

   文章一开头总起,最后总结,这样首尾呼应(板书),显得文章结构清晰、紧凑;中间分写四季的四个自然段你看看,发现了什么?(有的写得简略,春秋,有的写得详细,夏冬),分写的部分需要有详有略(板书:详略得当)。像课文这样的结构就叫作总分总结构(补充板书:总分总)

五、练习、拓展

1、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有特点有代表性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总分总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写在练笔本上。

 2、了解东北三宝。

文档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题★2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受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读好课文的生字、新词,读出文章的优美。难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