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密、栋、梯、铃、绪”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单元篇章页插图、课文插图、田字格中的范字等。
2.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
板块一 明确目标,预测内容 1.聚焦单元导语。 (1)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 课件出示: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2.聚焦课题。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3)预测: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4)过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秘密”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 2.学习反馈。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绪 气喘吁吁 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提示:“气喘吁吁”的“吁”不能读成yú。 (2)识记生字。 ①换偏旁识记:躺—淌;都—绪;冻—栋;偏—篇。②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③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 (3)指导书写“秘密”。 ①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②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读音相同,都有“必”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中下结构。③教师引导观察:要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④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⑤学生练写,全班展评。
(4)默读课文,感知“秘密”。 ①教师提问: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②教师引导理解“倒影”:你们见过倒影吗?它是怎样的?(倒立的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指名读) 课件出示: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③教师点拨: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想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教师引导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预设1:“我”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当我……”,学生读“他……”。 预设2:大自然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3)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这一边”的句子,女生读“另一边”的句子。 预设3:第一节课的“倒影”。 (1)课件出示第7~9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3)教师提问: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小组轮流读第8~9自然段)(4)教师启发: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为什么?(优美的风景、快乐的游戏) 3.引导发现表达方法。
(1)学生默读课文。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2)教师指名交流,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3)教师引导朗读: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生交流)
板块四 归类指导,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栋、梯、铃、绪。教师指名认读。 2.教师引导观察: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示大家。 3.指导书写“绪”。 ①教师范写,提示: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②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4.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58 课时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会写“乘、篇、越”3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单元篇章页插图、课文插图、田字格中的范字等。 2.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
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想象 1.回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 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9自然段。
3.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秘密?(1)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2)教师指名朗读,提问: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3)仿照课文,拓展想象: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 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板块二 运用方法,展开想象 1.教师引导想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 2.学生交流。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为什么? 3.语言训练。 课件出示: 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那么,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宇宙的这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根据提示写句子,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事和这边相反,要反着想。预设: 宇宙的这一边,鱼在水里游;那么,宇宙的另一边,鱼在天上飞吗? 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女孩吗?
板块三 加强示范,指导写字 1.练写汉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 (1)指导书写“乘”。 ①动画演示“乘”的笔顺。②教师范写,提示: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写得舒展。 (2)指导书写“篇”。 ①观察:注意字形特点。②教师范写,提示:“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竖和竖钩变成点。 (3)指导书写“越”。 ①观察:写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②教师范写,提示:“越”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能托住右边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全班展评。 2.学生抄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楼梯、相遇、铃声、万物、乘法、思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59 课时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三课时练习)
1、读一读,连一连。
dòng chéng xū mì piān tǎng
淌 栋 秘 篇 乘 吁
2、看拼音,写词语。
liú tǎng mì mì lóu tī líng shēng sī xù fēi yuè
( ) ( ) ( ) ( ) ( ) ( )
3、认真读课文,我能借助课文插图和注解,为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
浩瀚( ) 尴尬( ) 气喘吁吁( ) 思绪( )
A、思想的头绪;思路。
B、形容广大或繁多。
C、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D、(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4、再读课文,选一选。
(1)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 )
A、雾蒙蒙 B、白茫茫
(2)在宇宙的另一边,有一样的城市、( )、房子、孩子,
A、花园 B、教室 C、街道
总第 60 课时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齐读课题)
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要求: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2.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的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3.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麻、烦)
3.展示生字词情况。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反思: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第 61 课时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抬头 麻烦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
二、精读感悟
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用“”在文中画出“我”希望变成树的原因。
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
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
(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默读第13~20自然段,从小动物的言行中感受想象的奇妙。思考:“我”变成一棵树后,心情有哪些变化?
6.齐读第21~23自然段,感受妈妈对“我”的爱,思考: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拓展提升
1.联系课前的想象,说说如果你变成了其他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或画一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总第 62 课时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 xù mì mì xínɡ zhuànɡ hú li
( ) ( ) ( ) ( )
dīnɡ línɡ qiǎo kè lì xiānɡ chánɡ
( ) ( ) ( )
二、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 ) 抓痒( ) 香肠( )
鳄鱼( ) 陈醋( ) 零花钱( )
三、比一比,再组词。
壮( ) 狐( ) 场( ) 抬( ) 醋( )
状( ) 抓( ) 肠( ) 指( ) 蜡(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 )虫子 一( )排骨 一( )树
( )的饭菜 ( )的鸟窝 一( )垂下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缩句)
2.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仿写拟人句)
六、课内阅读。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 小刺猬 小松鼠 小鸭子 小鳄鱼 小狐狸住在里面 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在第4自然段中空白处填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 ) 容易——( )
3.文中的“我”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
总第63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
主备教师: 修改教师:
课时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重点难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
指导学生有序、重点突出地说和写。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1、想象导入,明确要求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同学们,就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想象要怎么样?(大胆、新颖、奇特、美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奇妙的想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2.出示要求:
(1)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
(2)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
5.师生评议,纠正补充。
三、出示范文,学习想象。
1.出示例文《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课件出示4)
2.回答问题:(课件出示5)
(1)这个小故事抓住了什么去想?
(故事抓住一颗从天上掉落的星星去展开想象)
(2)有哪些想象?
(是流星?是萤火虫。)
(3)想象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因为萤火虫和星星非常相似,都在天上,都会发出小小的光芒。)
四、展开想象,说一说
你准备选择哪个题目去写,小组交流。
1.谁来说一说,展示一下?
2.全班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她)说得怎么样?
3.同学们想象的真好,赶快顺着你的思路写下去吧!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课件出示4)
(1)要大胆想象,有新意。
(2)想象要合理,自然。
(3)有序地,重点突出的,主次分明的说和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润色修改,品读欣赏
板书设计:
习作:奇妙的想象
大胆想象,有新意想象要合理,自然有序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奇妙的想象》,通过名人名言引导,给学生想象的动力和信心,在出示范文,引领学生学会想象,最后根据要求,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象,经过修改,指正、补充后,定稿写作,在展示、交流,修改。
语文园地五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交流读过的想象文章,介绍奇特的想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 2.通过按出手印想象事物、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教学重难点] 交流读过的想象文章,介绍奇特的想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按出手印想象事物、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一、学习“交流平台”。(板书)
1.课件出示: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我”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
《小真的长头发》一文,小真的长头发可以用来钓鱼、当晾衣绳……
2.互相交流,畅谈感受。
(1)“我”变成了一棵树,这样的想象真奇特。
(2)长头发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让我们看到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3.互相交流自己读过的这种文章或图书。
4. 教师相机小结。
| 童话故事就是作者大胆想象创编的,阅读童话故事时心情总是很愉快的,那些可爱的精灵、仙女、有生命的花草树木和日月星辰,让人可以暂时忘却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让平日超载的心,留出一分纯净的天空。很多童话也是在用一些简单的比喻阐述一些道理,比如用长鼻子的匹诺曹教我们不要说谎;用人鱼公主的故事教我们懂得付出,读完这些故事,会心一笑之余也能有所感悟,比枯燥的说教好得多了。建议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多看点童话故事。 | |
| 二、学习“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想的新奇。 (1)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指印,画成想象中的事物。也可以在图下做简单说明。 (2)展示学生作品,由小作者进行简单介绍,师生评议。 ①多美的“笑脸”——他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嘴角上扬显得有些傲气。 ②多么可爱的“小猫”——它的眼睛圆圆的,小小的鼻子下有一张三角嘴,小嘴两边有两撇漂亮的“八”字胡,圆圆的脑袋上竖起两只尖尖的耳朵,显得特别神气。 ③ “鹩哥鸟”全身都是乌黑的,只有嘴巴是橘红色的,它还有一双花椒粒一样大小的眼睛。我仿佛听到了它丰富多腔地叫唤,听,那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婉转动听。 ④“小蜜蜂”长着黄黄的身体,上面有黑褐色的条纹,六只细短细短的腿,浑身毛绒绒的。它正张开透明的翅膀准备飞向花园去采蜜呢。 2.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 (1)学生阅读课本上给出的开头,选择自己跟兴趣的一个开头,试着完成接龙编故事。 (2)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组合四人小组,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互相补充,并选出最佳小故事。 (3)小组派代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方法指导。 ①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②展开充分的想象,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③续写要在主要任务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个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部分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④续写部分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 |
| 三、作业:续编故事。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五
交流平台 大胆想象
| 初试身手 手指画 故事接龙 |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五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童话故事就是作者大胆想象创编的,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可爱的精灵、仙女、有生命的花草树木和日月星辰的可爱,激发了学生多看童话故事的兴趣。 在“手指画”的教学中,通过绘画、说画及全班交流培养了学生展开想象的能力。 在“接龙编故事”的教学中,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掌握了续编故事的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思维力都得到惊人的表现,他们的智力也会在合理想象、创造编出不同的故事中得到发展。从学生续编的故事情节中体现出了学生可贵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