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单位:甘肃信通通利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地勘单位: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施工单位:兰州二建集团建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兰州黄河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2、概况:本工程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东岗地区,北临黄河南岸,南接兰
州钢厂黄河沿住宅区,Ⅲ—6#楼总建筑面积12667.14㎡,其中Ⅲ—6#楼高层主体为十一层,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高度33.10m,地下一层。多层主体为六层,钢筋砼框架结构,主体高度为18.6m,基础为井桩基础,楼宽13.4米,局部楼宽12米,楼长55.05米,呈“L”
型布置,短向38.4米,阳、阴台1.6米宽层高2.9米,其中一层为3.8米高。
Ⅲ—5#楼主体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高度为18 m,建筑面积为3211.33㎡,呈“一”字型布置,楼宽12.4米,楼长38.0米,阴、阳台宽1.6米,基础为井桩基础,层高为2.9米。
二、编制依据
1.东岗世纪新村Ⅲ-5#、Ⅲ-6#楼施工图;
2. 施工现场实际环境;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7. 兰州二建集团《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三、材料及主要机具设备:
(一)材料:
1、主要材料:
本工程主要采用φ48钢管架做支撑拉结,扣件(十字、直角)。
2、其他材料:旧竹胶板或竹架板、密目网、扎丝。
(二)、主要机具设备:
塔吊、钉锤、水平尺、扳手、撬扛、线坠、小卷尺。
(三)、作业条件及作业方式:
1、作业前熟悉施工图纸,按结构外形特点对各种构件进行配管设计成型并编号。
2、主体结构形式、特点
(1).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2).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抗震等级为二级。
(3).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主要构件尺寸及设计要求
1.柱:方柱500×500mm、矩形柱:400×600mm、500×750、300×650、400×600、400×500。
2.梁:截面b×h=200mm×400mm、200mm×500mm、300mm×400mm、350mm ×500mm、300mm×600mm、300mm×800mm等。
三、施工部署:
(一)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为此成立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如下:
(二)施工具体参数确定: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及现场实际情况特点,在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扣件式脚手架,同时Ⅲ-6#楼北侧靠近钢筋料场部位考虑搭设悬挑式扣件式脚手架,并增加附加杆件搭设,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
脚手架立面防护采用密目网满挂(位置在外排架内侧),水平防护(脚手板)采用竹架板(或加工成型的旧竹胶板)防护。
单排脚手架搭设参数:
1.立杆纵距约1.50m;2.大横杆步距1.80m (计算按1.80m步距计算)。
3.立杆距结构外墙距离为:两山墙为900 mm;阴台为300 mm;阳台上立杆距阳台线子平直段450 mm ;其余部位均为600 m m;具体详见平面图。
本工程主体工程,垂直运输主要为塔吊运输。
四、施工方案
落地式单排钢管脚手架
(一)材料要求:
(1)钢管:本工程采用Ф48,壁厚3.5 mm的钢管、外径、壁厚、断面偏差、弯曲变形等应符合要求。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2)扣件: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和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脚手板:脚手板用竹架板(或加工成型的竹胶板),腐朽或损坏的竹架板不得使用。
(4)垫板:周边回填土上用250 mm宽50 mm厚的木板作垫板,严重腐蚀的木板不得使用,木板上用钢板垫垫在立管下。
(二)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夯实检查、材料配备定位设置木垫板
纵向扫地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铺脚手板
(1)场地平整
用打夯机对回填土进行平整处理并夯实,夯实遍数不少于3遍,同时做好排水措施,再铺垫板。
(2)材料配备
材料配备时,对所用的材料必须严格检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
(3)定距定位
按本案中脚手架搭设参数及平面图布置要求,在建筑物四角量出立杆距墙的距离,然后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划分立杆标记,立杆长度间隔分布,以防止同一步内有相邻接头出现。扫地杆设置见详图,第二根横杆必需搭设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架体横杆水平一致。
(4)设置立杆间距时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相互看齐,(或拉线排距)然后在距底座150㎜处设置临时横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杆发生横向位移,然后立中间立杆,立杆左右两个方向垂直。
(5)设置纵向水平杆,外排纵向水平杆步距0.9m,设置在立杆内侧,内排纵向水平杆步距1.8m,纵向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中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剪刀撑设置
架体中间每间隔(净距)不超过15m设一道剪刀撑。在横侧设“之”字形斜撑。详见平面布置图。
(7)每一道剪刀撑跨越不少于4个立杆纵距(跨距)和6m,撑杆轴线与水平向夹角450~600。
(8)剪刀撑杆应通过主接点附近,用转向扣件与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交叉处)相接,每个转向扣件与中心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为此立杆间距与纵横向水平杆间距必须严格保持一致,否则剪刀撑就不可能通过主节点附近。
(9)每根最下面的剪刀撑杆的下段部必须支定在立杆的垫板上,剪刀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搭设不小于1m,两个旋转扣件扣接。
(10)剪刀撑应从底至顶随架体往上的增高而同步搭设。
(11)设置连墙杆
水平方向每个窗洞口、落地阳台窗口或遇柱处设置一个连墙杆,垂直方向每二步设置一个连墙杆,设置方法与结构楼层框架柱或窗洞口设拉杆连接,且应设置在立杆上,偏主节点不大于300㎜,转向两侧面必须搭设连墙件,同时连墙杆应符合两步三垮的要求,在剪力墙部位设置连墙杆予
埋件,连墙杆不与楼层平时则内高外低。
(12)在脚手架的顶部和转向处、物料提升机两侧架体断开处连墙杆应加密设置,增加30%,连墙杆的作用是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防止脚手架的内外倾斜,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拉接应牢固、
1.基础
脚手架的承载基础为回填土和地下室通道顶板。作为脚手架基础的周围地面高出150,并应在高低交接处设置浅沟,以利排水。
2.立杆
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即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5m,高出檐口上皮1.5 m。
立杆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为H/200(H为搭设高度)且不超过±100 mm。
3.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横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转向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在100—150㎜间。
(2)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在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在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且宜保证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板上。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0 m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边缘100 mm,主节点的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交错设置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应相向布置。
4.扫地杆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板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在基础存在高差的位置,应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5.连墙件(位置详见平面图)
连墙件按二步三跨方式设置(位置详见平面图)。连墙件与建筑物的连接采用钢管抱柱(或墙)的方式,钢管必须用扣件夹紧柱或墙,以使其与建筑物的连接为刚性连接(详见节点图), 连墙件从底层起开始设置, 连墙件设置时应靠近脚手架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连墙杆应同时与内、外架用扣件相连,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的长度应大于100 mm。
6.剪刀撑(位置详见平面图)
必须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层至顶层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间净距不应大于15m,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 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用不小于2个转向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转向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转向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mm。
在脚手架横侧面搭设横向斜撑,由底层顶层呈“之”字型,在里、外排立杆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除拐角处设置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7.扣件安装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150 mm,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500 mm,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距主节点的距离≤h/3(h为横杆步距),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距立杆的距离≤L/3( L为立杆纵距),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65N·m。
8.脚手板
操作层采用竹架板(或加工成型的竹胶板),竹架板铺设时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采用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为130 mm—150 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不应大于300mm;采用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 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端头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 mm,其板长两端均应用16#镀锌铁丝与支承杆可靠的固定。
用竹架板或竹胶板做为隔离层时,必须连成整体,固定牢靠。
9.隔离层
本工程在层层用竹架板或竹脚板满铺隔离,并用铅丝绑扎固定牢靠。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拆除。
10.挡脚板
采用180mm宽竹胶板,用黄黑油漆刷成斜条形色标,分别在标高5.8、7.6米处一周设置。
11.本工程挂密目网外侧的外排架立杆,大、小横杆端头200㎜范围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杆刷黄、黑油漆,黄黑油漆间距600㎜。
12.本架体搭设时,按架体外围长度,每隔≤20m位置处设防雷接地。
六、脚手架荷载设计计算:计算说明:
因Ⅲ-5#楼、Ⅲ-6#楼C段为多层高度不超过24米,故按规定不再做验算,Ⅲ-6#楼A、C、B段为11层故对其做验算。
步距为h=1800㎜,计算步距取最大值1800㎜,纵距La取最大值1500㎜。横距L=1050㎜,脚手架搭设高度H=34m。
连墙件纵向间距最大为:3La=3×1.5=4.5m(计算时取间距最大值7.3米)
竖向间距最大为:2h=2×1.8=3.6m(计算时取值一个层高2.9米)(一)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方式。
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 L计算:N L = N W+ N O
(1)当地风荷载标准值W K计算W K=0.7 U z U S w o
①U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得U z=3.12
②U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查表取1.0Ψ
ψ—脚手架综合挡风系数
由封闭脚手架产生的Ψ查表得为0.083。查《规范》表A-3,封闭脚手架的挡风面积为:la×h×Ψ=1.8×1.5×0.083=0.224㎡,由安全网产生的Ψ取 0.5,脚手架的综合挡风面积为:(1.8×1.5-0.224)×0.5+0.244=1.461㎡,其综合挡风系数为:Ψ=1.461/(1.8×1.5)=0.541,
U S=1.0×Ψ=0.541
③w o-基本风压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取值,兰州地区为
0.3KN/㎡。
故W K=0.7 U z U S w o
=0.7×3.12×0.541×0.3
=0.354KN/㎡
(3)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 W计算N W=1.4W K A W
W k—当地风荷载标准值W k=0.354KN/㎡
A W—每个连墙件分担的脚手架外立面的迎风面积
h—步距,h=1.8m取最大值;
La—纵距,La=1.8m取最大值。
按连墙件采用二步三跨计算
A W =2H×3La
=2.9×7.3
=21.17㎡
故N W=1.4W K A W
=1.4×0.354×21.17
=10.49KN
(5)N O—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产生的轴向力按JGJ130 取值,双排脚手架为5 KN
故,N L = N W+ N O
=10.49+5
=15.49KN
2.连墙件稳定性验算:N L/ΨA (2)计算钢管轴向力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系数ψ λ=Lo/i(其中,i为截面回转半径,查表GB/T700 ,Q235(A)规定,得i=1.58;Lo计算长度,根据方案,Lo取90㎝)。 λ=90/1.58 =57,查《规范》附录C 表得稳定系数Ψ=0.829 (3)A—钢管截面面积,按GB/T700 ,Q235(A)规定 查表得A=4.㎝2=4㎜2 N L/ΨA=15490÷(0.829×4) =38.21N/㎜2 3. 连墙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验算 每个连墙件由二直角扣件连接,则: N l=15.49KN (二)地基承载力计算: 1.回填土承载力计算 (1)外架立杆轴向力的计算 恒载作用下立杆轴向力N GK的计算: N GK= Gk1H+ Gk2H/2+la(l/2+0.2)×1.0 =GK1H+ GK2H/2+1.5(1.05/2+0.2)×1.0=0.1248×34+0.0496×34/2+1.5×(1.05/2+0.2)×1.0 =6.174KN Gk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查《规范》附录A-1 得:Gk1=0.1248KN/m。 GK2为斜撑自重标准值,GK2=0.0496KN/㎡;h1为脚手架需搭设的最大高度,h1=34m;横距L=1.05m。 活荷载作用下立杆轴向力N QK的计算: N QK=QLaL/2 =4×1.5×1.05×1/2 =3.15KN Q为活荷载标准值,按两层计Q=2×2=4KN/㎡。 组合荷载的计算: N=1.2(N GK1+1.4N QK) =1.2(6.174+1.4×3.15) =12.701KN 夯实回填土承载力计算: 上部荷载传递给回填土的压应力为: P=N/A =12701/1.5×0.25×106 =0.034N/㎜ 2 fgk=0.3N/㎜2,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专用脚手架地基调整系数在回填土上,K C=0.4;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A—垫板支撑面积(木板长1.5米,宽0.25米) fg= K C fgk =0.4×0.3 =0.12 N/㎜ 2 由fg=0.12 N/㎜2> P=0.034 N/㎜2 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七、检查验收 防护架搭设完毕后班组先进行自检,检查是否符合规范方案的要求,合格后报项目部专职安全员验收,待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八、管理 1.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工地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检查,按有关规定报请公司安全科组织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架子工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挂验收合格牌。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派有经验的架子工负责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与保修工作,扣件松动及时拧紧,特别在大风后,项目经理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 3.脚手架应由工地安全员定期检查(如立杆垂直度,沉降观测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4.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项目经理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九、脚手架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拆除顺序和措施。 (2)拆除前应对施工员、专职安全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 (3)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拆除顺序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6)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时(高度约6.5m),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7)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8)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掷至地面。 (9)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放整齐。 十、安全措施及规程规定: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按现行国家标准经过培训合格的架子工,上岗人员应进行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患有其他不宜上架高空作业的疾病者,严禁上架作业,穿硬底鞋或高跟鞋及敞袖口、裤口者不得上架作业。 (2)在高空搭(拆)脚手架时上架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各种工具和材料应包装或妥善放置,以防坠落伤人。 (3)在脚手架上操作时,严禁人员聚集一处,严禁在脚手架上打闹,跳跑,严禁形成冲击荷载。 (4)脚手架必须严格按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搭设,不得随意更改搭设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5)各种架体安装完毕必须经安全员按照分期、层验收规范验收后方可使用。 (6)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各杆件,尤其连墙杆及水平隔离层最容易被挪做他用,所以要定期检查。 (7)拆架应经施工现场负责人及安全员签字同意并作专门技术交底后,才能进行。 (8)拆除脚手架,地面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9)拆除应按顺序从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下的架板、钢管应采取向下递或绳子捆牢向下吊的方法,拆卸的扣件应装箱集中吊下,严禁向下投掷任何物料。 (10)拆除架杆应遵守“四不放”,未站稳不放,看不清不放,下边有人不放,上喊下不应不放。 (11)拆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两头扣,有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12)五级及其以上大风和雾、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雪过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先扫除积雪。 (13)本工程脚手架主要用于主体及装饰防护架体,严禁在隔离层上施加大于装饰作业施工荷载,严禁撞击,不得将模板、材料、施工机械搁置在脚手板上或将模板的支撑、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板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十一、Ⅲ-5#、Ⅲ-6#楼外架体主要材料用料表 Ⅲ-5#楼外架周转材料用料表 Ⅲ-6#楼外架周转材料用料表 十一、脚手架搭设平面图、剖面图、节点图(附后) 安全封闭架搭设的质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