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六种:
1、做好运动与运动类别的选择
运动因人而定有年龄层次的差别,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练习要求。
运动依练习而定。
运动依作息时间而定。
2、合理把握运动的强度与运动量:运动量要大、中、小结合起来,要把握运动的深度和运动的广度,通过锻炼提升能力,从而提高机能。
3、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的启动:准备活动一般要简易而行,如慢跑、踢压腿、徒手操、上篮、射门,传接球等,把上下肢活动开,腰腹肌活动开,经过一段发动、适应,使肌体由缓到急进入运动状态,竞技状态。
4、运动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的运用:运动后要使肢体、关节、腰腹在放松的过程中自然减轻其刺激,达到加速恢复之目的。
5、学会合理运用减肥法:多采用有氧代谢的运动,其包括步行、长跑、骑车、游泳、器械健身等项目。有氧代谢与饮食控制相结合效果更好,要根据个体情况,灵活选择项目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6、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运动处方的设计:运动处方是给自己指定一份参与体育运动的计划。一份好的锻炼计划能够合理地运用体育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2.简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体育卫生保健一是研究体育健身之法、锻炼之法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形态;二是研究与之相应的医疗卫生常识,并且作用于体育锻炼的卫生与保健。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创造健康运动、增强健康体质、和谐健康地环境,营造健康的生活。
通常需要注意的体育锻炼卫生常识、受伤的原因及一些自救常识等等。
卫生常识如:
1.运动后不宜立即进食,饭后不宜立即进行运动 2.早晨空腹不宜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
3.刚睡醒后不宜做大强度的锻炼 4.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
5.大量运动后不宜立即洗热水澡、冷水澡 6.夏天运动后不宜大量喝冷冻水
可能受伤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运动性损伤知识 2. 训练水平不够
3.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
会计四班 宋冲冲 20131105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