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外美术史》课程全套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5:06
文档

《中外美术史》课程全套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课程(0504041523)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外美术史课程代码:05040415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科学与地理等大的社会背景来了解、分析每个时期美术样式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运用纵横联系、中西比较的方法加强与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的理性分析能力,特别是加强学生对我国美术独特
推荐度:
导读《中外美术史》课程(0504041523)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外美术史课程代码:05040415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科学与地理等大的社会背景来了解、分析每个时期美术样式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运用纵横联系、中西比较的方法加强与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的理性分析能力,特别是加强学生对我国美术独特
《中外美术史》课程(0504041523)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中外美术史

课程代码:0504041523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科学与地理等大的社会背景来了解、分析每个时期美术样式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运用纵横联系、中西比较的方法加强与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的理性分析能力,特别是加强学生对我国美术独特的审美观的形成与沿袭的认识。立足当代结合现实,立体地把握中外美术各艺术风格、流派及作品作家的特点,综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现由以往单一、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中国与西方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学时
第一部分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社会美术2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2
第三章秦汉美术2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2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2
第六章宋辽金元美术2
第七章明清美术2          
第八章与新中国初期美术2        
第二部分外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上古美术2
 第二章中世纪美术2
第三章近代美术6
第四章现代主义美术6
合   计32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起源与原始时期美术的主要样式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

基本要求:理解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原始人群生存环境与美术形成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全面掌握生产工具向艺术转化的历史进程。

难点 : 原始美术创作的动因与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辅助多媒体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00万年前——1万年前)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刻划艺术品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前——公元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磨制石器与玉器

  三、彩陶与黑陶

  四、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

  五、岩画与建筑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美术的变化过程,熟练掌握青铜器形成的原因、特点、意义及其它美术样式。

基本要求:按历史进程分析各美术样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掌握奴隶社会美术样式形成的社会背景、造型与历史意义。

难点 : 对原始美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辅助多媒体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及铸造

二、青铜器的品种与用途

三、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演变

第二节 雕塑

一、玉石雕刻

二、青铜雕塑

三、漆木雕刻

第三节 壁画、帛画与漆画

一、壁画遗迹

二、帛画肖像的新水平

三、漆画《车马人物出行图》

第四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

一、建筑

二、刻划白陶与原始瓷器

三、漆器与丝织刺绣

第三章 封建社会上升期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教学目的: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且相对稳定的时期,其美术在此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结合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状况来诠释美术的形制与内涵,从而达到全面了解该时期美术的全貌。

基本要求:系统化、理论化分析秦汉时期美术样式形成的原因及审美意蕴。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该时期美术的特征与社会功用。

难点:  封建帝王思想在美术作品中的具体显现。

教学方法: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绘画艺术

一、帛画

二、墓室壁画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四、器物上的绘画

第二节 雕塑艺术

一、仪卫性、纪念性雕塑

二、明器雕塑

第三节 建筑艺术

一、秦代建筑

二、汉代建筑

三、秦汉建筑装饰

第四节 工艺美术

一、陶瓷工艺

 二、漆器工艺

 三、青铜工艺

 四、玉器工艺

五、织绣工艺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教学目的: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代,其美术成就却在时代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在领悟该时期佛教、老子思想对美术产生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全面把握美术创作的动因及功用,理性地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样式的基本特征与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以此领悟该时期美术的精神内涵。

基本要求:在了解宗教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系统化、理论化地理解与掌握该时期美术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规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形成的原因、样式、特征及历史意义。

难点 : 宗教精神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辅助多媒体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佛教美术

一、佛教美术的兴起

二、早期的石窟壁画

三、石窟造像

四、佛教建筑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一、承上启下的人物画发展

二、南朝的人物画

三、北朝的人物画

第三节 山水画的兴起

一、山水画溯源

二、山水画论  

第四节 南朝陵墓雕塑

一、明器雕塑

二、石雕

第五节 工艺美术

 一、织绣工艺

二、漆器工艺与金属工艺

三、陶瓷工艺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教学目的:通过隋唐五代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隋唐五代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美术发展的关系,理解、分析儒释道三教思想及异域文化对当时美术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三个时期的美术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征——隋代的承前启后、唐代的灿烂求备、五代的异彩纷呈并对以后两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只有对该时期美术形成的原因、特征、作品作家及历史意义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研究,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与掌握隋唐五代美术的外部特征及内在精神。

基本要求:结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以隋唐五代的社会背景为基础,领悟、理解该时期美术的艺术风格与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隋唐五代美术的样式、特征、作品作家与意义。

难点 : 精神需求与神没渴望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物画

一、初唐画坛

二、画圣吴道子

三、仕女人物画

四、孙位及其《高逸图》

五、五代人物画

第二节 山水画

一、青绿金碧山水画

二、水墨山水画

三、五代山水画

第三节 花鸟画

一、花鸟画的兴起

二、画牛、画马名家及作品

三、五代花鸟画

第四节 绘画理论 

第五节 石窟陵墓壁画

一、石窟壁画

二、墓室壁画

第六节 雕塑

一、石窟雕塑

二、陵墓雕刻

三、陶俑

第七节 建筑

一、都市规划与宫殿建筑

二、寺塔建筑

三、陵墓建筑

第八节 工艺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

教学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代美术的形成与发展是“偃武修文”——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繁荣的经济和进步的文化科学的必然产物。理解该时期在确立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构建中国绘画独特符号体系、开创和丰富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等方面前所未有的巨大贡献与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熟悉与领悟宋代的美术样式、特征、作品作家与艺术风格,特别是分析与掌握“院体”画形成的原因、地位及“文人画”的初始状态。元代武力的膨胀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广泛交流,宗教、文化的自由发展与异族的统治给汉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心灵痛楚,书画便成了一般文人精神的避难所——“文人画”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对明清及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基本要求:了解该时期美术的规范、语言、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分析、理解“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形成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 理性分析主流思想、非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宋代绘画

一、山水画

二、花鸟画

三、人物画

第二节 辽金绘画

一、辽代绘画

二、金代绘画

第三节 元代绘画

一、山水画

二、花鸟画

三、道释壁画和人物画

第四节 雕塑艺术

一、宋代雕塑

二、辽、金、西夏的雕塑

三、元代雕塑  

第五节 建筑艺术

一、宋代建筑

二、辽、金的建筑

三、元代建筑

第六节 工艺美术

一、宋、辽、金的工艺美术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第七节 绘画理论

一、宋代的绘画理论

二、元代的绘画理论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处在处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美术呈现“保守”派与“革新”派对立冲突的格局,特别应对具有先进创新意识的明清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的思想体系、代表人物、作品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系统化地掌握明清两代美术发展的整体脉络。

基本要求: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明清美术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了解“文人画”在明清美术中的重要地位与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难点 :先进的创新意识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辅助多媒体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明代绘画

一、明代初期画院与“浙派”

二、吴门画派以及吴门四家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四、董其昌及其绘画理论

五、版画艺术(附清代版画)

第二节 清代绘画

一、清初画派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三、扬州画派

四、晚清绘画(附画报与新美术教育)

第三节 工艺美术与建筑

一、工艺美术

二、明清故宫与皇城

三、私家园林

第八章 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与新中国初期的美术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建立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定的各阶级冲突的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现代美术,是全面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形成的基础,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现代美术的核心思想——“洋为中用”,其基本特征便是利用西方写实思想改良中国绘画,再一点,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理性判断“新美术教育”在该时期的使命。

基本要求:要求掌握中国现代美术形成的基本动因及对后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西学与中国现代美术之间的关系。

难点 : 西方美术的写实性与中国画之间的融合与本质冲突。

教学方法: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时期的绘画

一、变异中的传统绘画

二、异军突起的西洋绘画

三、新木刻运动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绘画

一、新国画

二、油画

三、版画

第三节 建筑、雕塑与工艺美术

一、建筑

二、雕塑

三、工艺美术

第二部分   外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上古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5世纪)

教学目的:本章是外国美术史的开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外国美术形成的最初状态及社会背景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继而掌握外国美术发展的历史规律。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准确理解美术形成的规律、形态与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审美情趣与各时期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美术、古希腊美术)。  

难点:  理解审美功用与原始美术之间的关系以及美术产生的动因。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图片参照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始美术

一、原始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二节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美术

一、古埃及的美术

二、两河流域美术

第三节 古希腊美术

 一、古希腊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古希腊各时期作品鉴赏

第四节 古罗马美术

一、古罗马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五节 古美洲、古非洲、古印度美术

一、古美洲美术

二、古非洲美术

三、古印度美术

第二章 中世纪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悟中世纪美术风格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对后世美术的影响,从中体会宗教在该历史时期对美术发展的主导作用。

基本要求:了解教、教、佛教的形成、传播、教义、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术样式的基本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领悟三大宗教教美术的宗教意蕴及作品的典型特征。

难点: 宗教精神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辅助多媒体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美术

一、教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二节 美术

一、美术的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三节 佛教美术

一、佛教美术的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三章  近代美术(公元15世纪——公元19世纪)

教学目的: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人类历史上辉煌与崭新的一页,美术成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仅此却对以后美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使学生对文艺复兴及近代其它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现实意义及历史价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继而能够正确、理性、深刻地解读在此时期产生的美术成就的精神实质。

基本要求:由点及面、由内而外、由形到意整体理解近代美术的全貌。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理解作品的特征、流派、艺术风格及代表画家,掌握各国家美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 时代精神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

三、德国文艺复兴美术

第二节 巴洛克与洛可可美术

一、巴洛克美术

二、洛可可美术   

第三节 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

一、学院派美术

二、古典主义美术与新古典主义美术

                   第四节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

一、浪漫主义美术

二、现实主义美术

                   第五节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美术

一、印象主义美术

二、新印象主义美术

第四章  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美术进入二十世纪的快速更迭变化的基本原因。随着二战的爆发,西方美术的活动中心也由巴黎转移到纽约,其美术也随之由具象转向抽象、由注重共性转向个性、由强调继承转向创造。西方现代美术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思想的快速发展的产物,所以全面的掌握该时期的历史背景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美术的样式与精神内涵。

基本要求:正确理解西方现代美术产生的历史动因。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流派形成的原因、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

难点:  现代美术反传统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 多媒体影像资料与理论讲授相结合,辅助中西同期比较讲解。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美术的前奏

一、现代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中的现代主义美术

一、现代主义美术的酝酿于诞生

二、基本特征

三、作家与作品鉴赏   

第三节 现代美术中的现实主义美术

 一、苏联的现实主义美术

二、解体后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美术

三、欧洲的现实主义美术

四、墨西哥与美国的现实主义美术

五、日本的现实主义美术

六、现代建筑

五、课堂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笔记、课后检查。

2.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二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1] 孙振华.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第一版).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 罗兹.墨菲 黄磷译.亚洲史(第三版).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3]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第一版).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4] 王朝闻.中国美术史(第一版).济南: 齐鲁出版社, 2000.

[5] 张敢.外国美术史简编(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金威诺.世界美术大全(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 (第一版).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文档

《中外美术史》课程全套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课程(0504041523)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外美术史课程代码:05040415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科学与地理等大的社会背景来了解、分析每个时期美术样式形成的原因及意义,运用纵横联系、中西比较的方法加强与提高学生对中外美术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的理性分析能力,特别是加强学生对我国美术独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