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年)6.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2、(17年)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题7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3、(13年)6 .如题6 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 、P2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4、(05年)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__N. 5、(08年)把重5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6、(11年)如图5所示,密度为ρ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C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F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B =______,B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 7、(10年)如图15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Kg,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m3。 8、(09年)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6所示,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 (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 (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9、(13年) 如题14 图是某装置利用浮力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图AOB 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 OA: OB=1 :2。 A 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 端施加3.5N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m3 ,铝球受到的浮力为 N ,铝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m3。 (ρ铝=2.7×103kg/m3 , g =10N / kg ) 10、(14年)如题9图所示,双手轻轻捏住一张薄纸,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然后沿着纸片的表面用力吹气,纸片被“吹”了起来,这是因为纸片上表面气体流速比下表面的要 ,纸片上表面气体压强比下表面的要 (前两个空选填“大”或“小”),纸片所受向上的压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下的压力。 14.(18) 我国最新研发的63A式轻型水陆两栖坦克的质量为24t,它在陆地上行驶时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m2,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坦克的前部和后部各装有一个浮控箱,当坦克在水面上浮渡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g=10N/kg) 11、(06年)在图10中,实心铁球正在水中下沉.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18) (2)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此时它受到___个力的作用;剪断绳子后该物体运动直至静止,请在图乙中画出浮力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___. 12、(15年)题13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 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和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 m2。(后两空选“<”、“=”或“>”) 13、(07年)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1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图17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块橡皮泥、烧杯装足够水、细线 14、(12年)如图17,底面积为80cm3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 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N/kg) (1)除图17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九和F,并将 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18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3)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15、(13年)如题16 (3)图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 、F2、F3 、F4 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 浮=G排。 16、(15年) 如题22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 物体A的密度是 g/cm3,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如图,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Pa。 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 N,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 N,台秤的示数为 N,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 Pa. (15年)18、(7分)如题18-1图所示,图A、B、C、D、E是“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的五个步骤。 (1) 两步骤可计算出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N。 两步骤可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如题18-2图所示是圆柱体物块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可得:当物块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h=4cm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 N,浸滑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该圆柱体物块的高度是 cm。 17、(14年) 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23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 设某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______________,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至少为__________kg,此时其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力等于________N (3)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7年)如题21-1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型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 (1)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 Pa. (g=10N/kg) (2)题21 -2图是某种喷雾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喷雾器未工作时,细管A内外气压相等,细管A内外液面 ,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 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如果此时喷雾器停止工作,细管A中的液体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