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危险源辨识方法
(1)采用半定量计值的评价方法分析每个危险源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程度的大小。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
(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D=LEC
式中:
表6.1-1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 0.1 | 实际上不可能 |
| 0.2 | 极不可能 |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 6 | 相当可能 |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 分数值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 0.5 | 几乎没有(几乎不暴露) |
| 1 | 仅每年几次(可能会偶尔暴露) |
| 2 | 仅每月一次(偶尔暴露) |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可能经常暴露) |
| 6 | 仅每天在工作时间内(必须经常暴露) |
| 10 | 连续时间内(作业时段必须持续暴露) |
| 分数值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 1 | 人员受轻伤,经济损失为1-10万元 |
| 3 | 至少1人致残,经济损失为10-50万元 |
| 7 | 多人中毒或重伤,经济损失为50-100万元 |
| 15 | 非常严重,死亡1-2人,经济损失为100-1000万元 |
| 40 | 灾难,死亡3-9人,经济损失为1000-5000万元 |
| 100 | 大灾难,死亡10人以上,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 |
| 分数值 | 风险级别 | 危险程度 |
| D>320 | 5 | 极其危险 |
| 160<D≤320 | 4 | 高度危险 |
| 70<D≤160 | 3 | 显著危险 |
| 20<D≤70 | 2 | 一般危险 |
| D≤20 | 1 | 稍有危险 |
一级:是指稍有危险,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二级:一般危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保持现有做法并进行关注;
三级:显著危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安全控制措施;
四级:高度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
五级:极其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并暂时不能控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
2.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结合项目资源配置情况、技术能力状况,当地气象、水文条件以及隧道段地质情况,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等级较大的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如表6.1-5。
表6.1-5 二衬衬砌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 序号 | 作业活动单元 | 活动的内容 | 危害因素 | 潜在事故类型 | 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 危害 级别 | 现行法律法规 | 控制方法 | |||||
| 直接判断 | D=LEC | ||||||||||||
| 是 | 非 | L | E | C | D | ||||||||
| 1 | 隧道 工程 | 仰拱及仰拱回填施工 | 栈桥等架空设施不满足施工要求;栈桥基础不稳;桥面未做防滑处理;两侧未设限速警示标志 | 坍塌 车辆伤害 | 1 | 10 | 15 | 150 | 3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等 | 1、施工方案 2、现行规章制度 3表6.1-6中对应风险等级的控制措施 | ||
| 2 | 仰拱栈桥未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完成后未组织验收,日常使用未按规定维护保养 | 坍塌 | 1 | 10 | 15 | 150 | 3 | ||||||
| 3 | 正在仰拱栈桥上行驶的车辆或机械倾覆 | 死伤 | 1 | 6 | 15 | 90 | 3 | ||||||
| 4 | 隧道内加工钢筋 | 爆炸 | 1 | 6 | 7 | 42 | 2 | ||||||
| 5 | 未设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 死伤 | 3 | 2 | 15 | 90 | 3 | ||||||
| 6 | 隧道 工程 | 衬砌 | 围岩二衬距掌子面的距离大于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 坍塌 | 1 | 10 | 7 | 70 | 3 | ||||
| 7 | 隧道内加工钢筋 | 爆炸 | 1 | 6 | 7 | 42 | 2 | ||||||
| 8 | 衬砌钢筋安装未设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不牢固,无安全警示标志 | 坍塌 其他 | 1 | 10 | 7 | 70 | 3 | ||||||
| 9 | 钢筋焊接作业未在防水板一侧设阻燃挡板 | 火灾 | 1 | 10 | 7 | 70 | 3 | ||||||
| 10 | 衬砌台车未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完成后未组织验收,日常使用未按规定维护保养 | 坍塌 | 1 | 10 | 15 | 150 | 3 | ||||||
| 11 | 拱架、墙架和模板拆除不符合规范要求 | 坍塌 | 1 | 6 | 15 | 90 | 3 | ||||||
| 12 | 未设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 触电 | 3 | 2 | 15 | 90 | 3 | ||||||
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12项,通过评价,得出危害级别为二级(20 表6.1-6 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及应对措施 事故类型 车辆伤害 (2)仰拱栈桥搭接段应设在牢固的地方,虚渣应压实,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m; (3)桥面进行防滑处理,同时栈桥外侧设置护轮槛; (4)车辆通过栈桥时限5km/h,严禁车辆通过时施工人员在栈桥下作业,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对司机做好安全教育。 其他序号 作业内容 危害因素 潜在 危害级别 控制措施 1 二次衬砌施工 栈桥等架空设施不满足施工要求;栈桥基础不稳;桥面未做防滑处理;两侧未设限速警示标志 坍塌 3 (1)栈桥使用前须经过安全验算,合格方可使用; 2 仰拱栈桥未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完成后未组织验收,日常使用未按规定维护保养 坍塌 3 仰拱栈桥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完成并组织验收后投入使用,日常使用按规定维护保养 3 正在仰拱栈桥上行驶的车辆或机械倾覆 死伤 3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 未设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死伤 3 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 围岩二衬距掌子面的距离大于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坍塌 3 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6 衬砌钢筋安装未设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不牢固,无安全警示标志 坍塌 3 衬砌钢筋安装应设临时支撑,临时支撑设置牢固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 钢筋焊接作业未在防水板一侧设阻燃挡板 火灾 3 焊接钢筋时,应在钢筋与防水层之间加设防火隔板 8 衬砌台车未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完成后未组织验收,日常使用未按规定维护保养 坍塌 3 衬砌台车需经专项设计,组装、调试,验收通过后才可使用,日常使用应按规定维护保养。 9 拱架、墙架和模板拆除不符合规范要求 坍塌 3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模板拆除,严格按照专项方案中拆除顺序和长度进行施工 10 未设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 触电 3 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