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呼吸疾病,是目前常见的儿科疾病。如何合理、恰当的做好儿童的护理工作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如何保持护理的环境、维持儿童呼吸道畅通、临床观察儿童病情、生活中的合理饮食、输液、后期的健康教育等不同的方面给予细致的护理。希望做到防止病情的加重、降低因疾病产生的并发症等。
【关键词】 小儿 重症肺炎 护理
肺炎是儿科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常因为冬春两季气候的变换引起。这两季也是肺炎多发的季节。小儿重症肺炎是由于体内的淋巴发育不全、气管和支气管面积狭小、体内的纤毛运动较差等造成了血管充血、间质发育十分旺盛、肺泡数量极少,从而引发粘液阻塞从而导致最终的肺炎。肺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咳嗽、高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由于儿童的机能不完善和免疫力低下。炎症发生的时间短、病情变化快,容易引发急性的心力衰竭,体内循环衰竭、中毒性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护理不细致可能会危及儿童的生命安全,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工作也体现着其重要性。
我们的临床护理和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以下的几方面:
1、保持舒适的环境
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利于儿童疾病的治疗,医护人员必须保证儿童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有一个安静的、整洁的、舒适的环境。能够正常的睡眠和生活。病房每天要定时进行打扫、保持通风、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湿度在55%-60%为最佳。每天进行2%的双氧水消毒处理3次,随时的保持病房的清洁,减少病毒的滋生。
保持舒适的环境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儿童的休息的质量。儿童的休息能降低新城成代谢、减少组织对氧气的消耗。在环境中儿童的治疗和生活应该在同一个地方,以免搬动造成的影响。在儿童无睡眠的时候可以使用复方冬眠灵、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钠等药物帮助睡眠。
舒适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好处。单独的病房和卫生清洁是儿童治疗期间的病房的基本要求。其他的像湿度、温度、含氧量等也要有相应的反馈。
2、保持呼吸系统畅通
肺炎的发生全部在呼吸系统中,后期的并发症也是由呼吸道引起的。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能改善儿童的病情。呼吸道的畅通能够促进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出体外,临床上我们采取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呼吸道湿化的主要措施。能够改变支气管痉挛情况,起到一定的消炎、止咳、对痰液的稀释作用。
在进行雾化的时候护理人员注意事项:
1、在雾化钱必须保持呼吸道的畅通,雾吸时必须保持头高或半卧位,让头偏向一边,喷雾嘴应该与患儿保持3.5厘米左右。
2、注意气雾转化的流速、温度、时间,流速尽量的缓和,温度不应该低于25摄氏度。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为最佳,最长不超过20分钟。压强在5.3--10.7KPa.
3、雾化以后必须对儿童进行拍背,力度应该缓和,自上而下进行敲击。在拍背的同时进行吸痰处理,吸痰的管子应该选择粗细均匀的。并使用吸痰管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进行连接,中断负压进行插入。头偏向一边进行吸取旋转。但是负压不能过大,防止粘液和痰重新回到呼吸道。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干净时我们根据儿童的病情进行。不同的程度应该使用不同的清除和吸痰的方案。
4、按照医师的嘱咐服用相关的药物例如超声雾化的时候、祛痰的药物等。都是为了方便儿童的体内的分泌物和粘液的而排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和清洁。
5、呼吸道的畅通会促进分泌物的分解,有利于药物的给予。体内的氧气含量会升高,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3、病症的治疗和护理
临床上的用药有着不同的原则,如肺炎链球菌用青霉素G,流感嗜血杆菌用氨苄青霉素,耐青霉素肺炎球菌用万古霉素或头孢三嗪、头孢噻肟,金黄色葡萄球菌用苯唑青霉素等,大肠杆菌可用氨苄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霉素等。目前的临床第三类头孢类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羟氨苄青霉素可以和第三类头孢霉素联合使用。通过静脉给药。
医护人员应该仔细的观察儿童的病情,在病情变化时采取相应的措施。1、当儿童面色改变、烦躁不安、气喘加剧的时候采取措施紧急的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激素类药物的注射,激素的注射将会改变全身的中毒症状,此时的患儿的呼吸>60次/min,心率>180次/min.。2、细致的观察儿童的呼吸的情况,儿童的一般的临床呼吸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紫绀、节奏失调、抽泣、昏迷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暗示着呼吸衰竭已经很严重了。应该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边。增加肺腔的容气量。间接的是回心的血量减少。3、其他的表现例如焦躁不安、多睡眠、呼吸上下不规律、惊厥、腹胀等。此时采取的措施是镇静、吸氧、减轻脑水肿。在此期间应该禁食,服用一些促进肠胃血流的药物。
儿童的病情的检测的指标和参数包括;心率、体温、尿量、血气分析、Pao2、呼吸频率等。对于检测的指标进行分析,找到主要的异常指标并分析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得指标减低或者升高到正常的水平。
儿童在重症肺炎期间体内多个器官的功能受损,我们需要超强的责任心,分秒必争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于儿童的痛苦和煎熬要有耐心的进行劝说,有各种方法让儿童接受治疗。在和儿童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态度诚恳、语言轻柔、动作缓慢。尽量的调动家长配合进行护理,让儿童顺利的完成治疗。
降低儿童的脑颅压也是临床的一种措施,硬脑膜和脑血管在脑颅压变大的情况下受到影响。导致脑神经受刺激而产生头疼,这严重的影响中治疗的进行。医护人员应该观察儿童的瞳孔的光反射敏感度、头痛和呕吐的变化,对孩子的意识、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的变化。将小孩的头稍微的抬高,这样有利于脑颅的静脉回流,相应的脑颅压也减小。使用脱水剂时要防止不要露出血管。避免组织坏死。使用尿素时应注意观察用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在颅内压增高时尽可能不做腰穿,如果一定要做,必须要做好抢救准备。脑脊液流量切不可过多,以免形成脑疝。
惊厥是颅内压不断的增高导致大脑运动区收到强烈的刺激。而惊厥是脑缺氧和脑水肿。又反过来加重颅内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因素和操作对惊厥的刺激。减少室内、室外的噪音,减少各种大的声音。惊厥要重点做好护理,上下牙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加床档防止坠床及碰伤。还可给药物止惊,如鲁米那、安定等。
当肺部啰音持久的不消退要给予每天定期的几次捶背3-4次。经常性的翻身,
在医护人员喂水和喂药的时候,要防止呛入气管。在气温适宜的天气里面进行适当的锻炼。
4、合理的饮食
重症肺炎的儿童一般都出现厌食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单独配置儿童的食物,食物应该是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在进食以后让孩子服用一定的多酶片、乳酶片等帮助消化的和增强食。都鼓励孩子喝水,也可以在食物中配备流食如稀饭、米汤等。在治疗期间需要每天监督孩子喝尽固定量的水。因为肺炎的症状伴随着严重的水分的丢失。医护人员需要给孩子补水,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重症的肺炎儿童容易高热,医护人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降温处理。普通的处理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冷毛巾对头部进行冷敷。另一种是在手、脚、头部等地方涂抹一定量的酒精。如果儿童热的厉害温度达到38摄氏度时应该采用退热镇静。对于儿童由于热而引起的焦躁的进行10%水合氯醛保留灌汤。
儿童在治疗期间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的问题,还应该结合实际的病情变化不断的调整饮食的结构。既要满足营养的需求又要让孩子有一定的食欲来进食。
5、输液的注意事项
1、儿童的重症肺炎期间的输液一般为静脉给药,为了给儿童提供必要的水分和营养。在输液时我们应该做到动作轻、快、准、稳,尽量的控制好点滴的速度,不宜过快,保持均匀的滴入。速度一般控制在8-12滴/min 。考虑到人手工控制不是那么精准,我们需要输液泵来控制,参数设置为10-15ml/h.
2、在临床上的营养尽量的从口输入,并认真的记录出入的量的大小。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要考虑到禁忌的药物的问题。还有就是儿童服药以后的反应。我们应该降低药物产生的太强烈的效果。
3、准确的使用药物,并记录和观察用药的前、中、后的反应和情况。
4、输液过后要注意针孔眼的处理,避免出现血回流的现象。
六、健康教育
健康教 育是在治疗的后期和康复以后进行的,为了增强儿童的体质好补充营养。医护人员应该提醒家长多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多锻炼身体、生活中饮食应该增强营养。多到户外互动,有利于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和废弃物的排放。刚出院的孩子应该注意呼吸道的防止,避免再次的感染犯病。临床中恢复期的儿童应该进行局部的理疗仪的照射。改善血液循环情况。将分泌物进行吸收。
医护人员需要嘱咐家人对还自己的健康状况在短期内还是要加强。一旦有什么反常的现象就是的就行检查。家长应该随时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直到无危险期为止。
总结
本文从治疗和护理的环境开、儿童的呼吸道畅通、病症的护理和治疗、合理的饮食、输液的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小儿肺炎重症护理工作的内容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广大的医护人员获取正确的护理知识和建立真确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小儿肺炎重症的治疗是一个繁重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细致的工作。良好的心态和临床的耐心将会是每一个从医者必备的素质。从专业的技术和细致的日常护理工作来分析。结合实际的医护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本文阐述的内容全面的概括了小儿肺炎重症治疗的各种的知识和方法。希望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学习资料。
参考文献
[1] 周丽玉,冯林焰,林玉贞.小儿重症肺炎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0,2(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