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佛山里水高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阶段)考试 政治(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2:02
文档

广东佛山里水高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阶段)考试 政治(理)试题...

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级政治(理科)科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注意事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5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
推荐度:
导读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级政治(理科)科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注意事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5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
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二  次阶段考试

高  二   级 政治(理科)科试卷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试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50分)

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古代四大发明 ④十届全国三次会议 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 ⑥园林雕塑

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这启示我们(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语言文字

3.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刚刚落下帷幕,2007年西班牙文化年又将在中国大地上拉开帷幕。根据材料回答第5~6题。

5.中国、俄罗斯和意大利三国都十分重视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的举办。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这说明( )

A.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据此回答第7~8题。   

7.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地,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8.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9.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10.燃放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据调查,41.7%的被访者及其家庭有燃放爆竹的习俗,29.1%的被访者偶尔燃放烟花爆竹。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1.成语“耳濡目染”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12.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今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灵感     

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13.不同民族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14.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 )

①价值观念 ②身体健康 ③风俗习惯 ④文化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他身后给我们留下了1 500万字的文学作品。也许,追寻和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优秀作品,因为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那属于他的永恒的青春。巴金的优秀作品能够( )

①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②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说:“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其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成果      

C.我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17.只有和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这一论述表明( )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B.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决定的   

C.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18.在新旧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    

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9.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2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寓意深刻,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这一概念,这种设计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说明(  )  

A.不同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

C.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     

D.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相同的包容性

21.著名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来源于中国古代爱情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中国公主图兰朵和外国王子卡拉夫动人的爱情故事。歌剧《图兰朵》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人类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活动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④文艺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

23.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的古奥林匹克遗址内点燃,在完成希腊境内的传递后飞抵北京,展开了2008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和谐之旅”,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世界,同时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也会遍布全球,向更多亲历火炬传递的人们展现中国发展中“和谐”、“共生”的理想。这说明(     )   

  A.各国的民族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趋于一致

  B.举办奥运会是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C.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D.世界各民族文化都可在实践中实现融合与发展

24.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5.2008年4月21日(农历3月16日),是襄汾县汾城镇尉村延续流传多年的全国唯一的鼓车节,也是唯一由村民自发组织无统领的民间活动。豪情奔放骠悍狂野充满激情的鼓车会从远古流传至今,不但经久不衰,反而规模越来越大。从节日习俗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    )    

  A.多样性            B.继承性              C.地域性         D.阶级性

26.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的“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如今,我们党和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    

20080825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7.教育部将在北京、江苏、甘肃等l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今后还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江苏省日前已确定了8个市作为试点。这说明(     ) 

  A.继承传统文化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B.传统文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弘扬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2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9.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的“睦邻、富邻、安邻”的“三邻”,在国际舞台倡导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合文化”等理念,以及2005年正式提出的“和谐世界”构想,无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这说明了(    )

  A.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仍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C.传统思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对传统思想要全部保留和吸收

3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唱的精彩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迈歌声,撞击着全世界观众的耳膜,透视着好客的中国人无比的热情和真诚。材料说明(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传统文化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1.2008年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总理代表党、在大会上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技人才,这说明(    )   

  A.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科学技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D.我们要以科技发展为工作的中心

32.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这些名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文化创新来说,在于说明(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柳公权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据此回答17~18 题。

34.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继承传统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5.材料主要说明文化创新有利于(    )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推动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D.文化创新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6.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坚决抵制

C.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D.文化无国界,文化无东西,可以洋为中用

37.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共同点在于(     )

A.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B.不能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C.不能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不能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38、中华文化新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

A、中国古代建筑                         B、中国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C、中国各民族的服饰                     D、汉字和史书典籍 

39.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

40.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这体现了国家对规范汉字的高度重视。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

  ③加重学习负担,不利于文化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1.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歌曲《中国话》中的这句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42.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导演成功地运用了视觉艺术的世界语言,将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鲜明而美丽地表达出来,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击缶、日晷、飞天,加上活字印刷、丝绸之路等中国故事,用全人类都能接受的表现方式讲述出(    )

A.中华民族的智慧优于其他民族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D.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4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中华民族                                

A.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7.“门前潮汐家家海”和“华夷估舶(注:估舶意为商船)自成群”,无疑对岭南文化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这说明岭南文化            

A.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它区域文化完全不同

B.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

C.是岭南人在岭南地区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44、不论什么地域,都有它自己的根,这就是地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

A、根源于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                B、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C、阻碍了文化的相互交流                    D、增强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45.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启迪。这意味着

A.中华文化优于其他国家的文化    

B.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

46.下列选项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有      

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②惠及世界的科学技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③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④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是    

A.中华文化      B.民族精神     C.丰富资源     D.辽阔疆土

48.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49.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礼仪为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50.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主要体现了            的民族精神。

   A.爱好和平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51.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之间的关系是  

A.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B.一个民族的发展只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能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D.在现代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52.我国积极促成朝核“六方会谈”,反对武力解决,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的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然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人上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据此回答:53~54题:

53.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灭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54.航天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

55、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7、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8、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59、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在那头。”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0、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三、选择题II: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1.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等传统文化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 基本作用         B. 基本特征         C. 创造性         D. 包容性

62.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州工夫茶。以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与以茶寄情为特点,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C.中华文化有共性                      D.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63.继2006年在我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2007年我国在俄罗斯成功举办了“中国年”。作为“中国年”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化节”,以“古老、创新、和谐中国”为主题,以“重现经典,展示当代,重在沟通,加深友谊“为宗旨,在俄罗斯全境共举办了14个演出项目 和7个展览项目,是中俄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流活动。上述活动

A.有利于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有利于两国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经历衰微过程的文化

D.不有利于创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2007年12月16日,《四部文明》丛书面向全球正式首发。这部历史巨著是对中国先秦至隋唐两千余年历史文化一次全面的、学术的、总结性的大规模纂述。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有利于    

A.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         B.增强对外域文化的认同

C.促进中华文明的复兴         D.摆脱中华文化的衰微

65.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

    A.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B.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66.翟志刚在返回地面现场说:“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刚刚返回到地面,昨天,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出舱活动,使命光荣,充满挑战,结果,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说明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D.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7.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A.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B.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C.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D.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6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C.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D.是使任何征服或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69.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A.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B.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需要 

C.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D.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70.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A.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B.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D.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文档

广东佛山里水高中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阶段)考试 政治(理)试题...

里水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级政治(理科)科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注意事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5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古代四大发明④十届全国三次会议⑤受保护的千年古树⑥园林雕塑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