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44:50
文档

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2010年差错防范培训记录1、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1)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mgqd写成150mg
推荐度:
导读2010年差错防范培训记录1、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1)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mgqd写成150mg
2010年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1、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

(1)药师因素

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 mg qd写成150mgqd,在成患者血压剧降的调剂差错;药品管理不科学,易混淆药品的位置相近引发差错:如将复合维生素B片发成维生素B2片,硼酸滴耳剂发成苯酚滴耳剂等。

(2)收费人员因素

由于计价人员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熟悉药品名称,计价时误选了药名;对药品的规格剂量不熟悉,造成计价错误。药师发药时不认真核对处方,则延续计价错误而错发药品。例如,将“阿昔莫司”划成“阿昔洛韦”,将“非洛贝特”划成“非洛地平”。

(3)药品因素

1、药品名称相似:如丙酸倍氯米松与丙酸氟替卡松,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镁,欣然片与新康片,信法丁与信敏丁,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等。此类差错占34%。

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例如叶酸片(0.4 mg和5 mg)、特比萘芬片(125 mg和250 mg)。少数情况下3种规格同时,例如钆喷酸葡胺注射剂有10,12,15 mL 3种。这些不同规格的字通常不醒目,这都是增加差错发生的因素。

3、同一药品不同剂型:药师调配药品时只读处方上药品的通用名称,忽视了药品的剂型,如将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发成乳胶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发成乳膏,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发成缓释片等。

4、药品包装相似:同一厂家的系列产品外包装、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称为引起调配错误的危险因素。例如某厂家生产的利福平眼液与哈西奈德溶液,氟康唑胶囊与多沙唑嗪控释片,如只看外包装而不注意文字上的区别,很容易造成差错。

2、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

(1)学习和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服务礼仪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成立各专业的学习小组。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

(2)加强操作规程考核和质量检查力度:要求药师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做到“四查十对”。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均有书面回复,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结果。

(3)严肃窗口记录:严禁药师在工作时间串岗、聊天、接听手机;避免外来人员与其他杂事的干扰。

(4)规范处方形式

(5)其他:

1、将工作流程改为双人核对,提高配发的准确性;

2、合理调整药品位置,完善药品标识;

3、加强日常盘点;

4、加强药师与医师的沟通;

5、利用电话、医师联系卡片、药师网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发布新药信息,撰写药师提示;

6、组织药师将本院药品说明书录入整合为药品电子字典,方便医师查询,以指导临床用药。

3、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1)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

(2)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不得配制制剂。《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到期重新审查发证。

(3)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具有能够保证制剂质量的设施、管理制度、检验仪器和卫生条件。

(4)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5)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4、《处方管理办法》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1)处方中的“诊断与用药”

文献显示,门诊处方中“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发生率占不合格处方的10.45%。药师“审方”,就是审察医生的诊断疾病与治疗用药是否相符,有无超出“说明书”提出的“主治”的范围;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剂量用法等错误,药师有责任提出质疑;若远远超出“主治”的适应证,则有权拒绝调剂,以防止不规范用药和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品(哌替定)对长期慢性疼痛患者门诊使用有严格要求。其实,在药师“审方”发药前,就已经在医师和药师的查房、会诊记录上,表述了患者的病情诊断与观察治疗的内容,包括了诊断和用药等过程的实施。到医师开方药师审方阶段,并非存在着盲目给药,只是有时兼顾着治疗合并证,或其他脏器疾病,或其他疾病的用药,也有笔误等。此时,药师有责任建议医生修正不合理处方。

(2)四查十对

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在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用药”占12.%;存在相互作用(有潜在临床意义或配伍禁忌)占25.78%。从涉及人员范围上讲,“抗感染药物滥用”,多见于中、青年医师;“诊断与用药不符”主要来源于非本科用药、年轻医师用药;还有“用法用量欠妥”的处方等;这不仅反映年轻医师药学知识欠缺,也有临床药学服务不到位的责任。最直接的原因是缺少医药人员的沟通,缺少临床药学实践平台,缺少医药结合的亲和力。此时实施的《办法》,加大了医药结合的凝聚力,促进了药剂人员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为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文档

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2010年差错防范培训记录1、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1)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mgqd写成150mg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