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积累运用三(三疑三探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44:55
文档

积累运用三(三疑三探教案)

积累运用三总第42--47课时共享备课(设计者:符祖玉)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
推荐度:
导读积累运用三总第42--47课时共享备课(设计者:符祖玉)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
        积累运用三

总第42--47 课时

共享备课(设计者:符祖玉)  审验签字(同意使用)

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

“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

“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习作材料,我们一定要多留意、细思考,积累习作素材。

“口语交际”由两兄弟竞聘的故事引出一个鲜活的话题,为学生参加讨论,提供了生动的情境。

“习作百花园”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用心感受真情并用记叙文表现出来。

“自主阅读园地”为学生介绍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艰苦奋斗成为“治沙女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谈谈体会。

教学目标:

 1. 体会在一个句子里恰当运用反义词的效果。

   2. 能主动地积累《声律启蒙》中的对偶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韵格律美。

   3. 能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围绕主题大胆发表意见。

   4. 用心感受身边的凡人小事,体会蕴涵的真情,写一篇记叙文。

教学准备:

 1. 课外阅读、了解《声律启蒙》。

   2. 留心观察身边的凡人小事,感受身边的真情。

教学时间: 六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和“语海拾贝”。

教学过程

一  温故而知新(18)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新的收获,这就叫“温故知新”。

2、设疑:

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旧的知识是什么?

(2)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新知识?

3、出示自探提示:

读句子,思考:

这些句子中带点的词有什么特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1、指名朗读课本上的三句话,找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中带点的词有什么特点? 。

 2. 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读句子,深入体会句子中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3. 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恰当地运用反义词,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集中。)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

(四)、拓展运用。

小练笔:请同学自己选出类似的词句来考考你的同桌。

二、语海拾贝(22)

(一)设疑自探

1、导课: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律启蒙》。

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清代专门训练儿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例: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2、出示句子,引导设疑: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3、学生默读下列句子,边读边想。

4、学生自主读句子,不理解的可以与同桌讨论解决。

(二)合探解疑

1. 指名读一读这两组对偶句。

2.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在字数等方面感受对偶的规律,感受句子的节奏、声律美。

 3. 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名句(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

4、游戏:我说你对。

(老师或同学说句子,其余生接。)

(三)质疑再探

再读名句,你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

这些句子在字数上有什么特点吗?

(四)拓展运用

1、你知道哪些这类的名句?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2、教师介绍《声律启蒙》,展示这本书中的其他对偶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三

     

 反义词       鲜明     集中

          声律启蒙     对仗美   声律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互动平台和自主阅读园地

教学过程:

一、互动平台(16)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都非常优美,都是凡人小事,读来让人感觉亲切、真实、自然,并给人以许多启示。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呢?这一节我们一同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2. 默读互动平台中的对话,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3、设疑:

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4、出示自探提示 :

小声读这段对话,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并划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

(二)、解疑合探:

1、分角色读课本中本栏目的对话。

2、从三位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3. 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忆总结《在急流中》和《把耳朵叫醒》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勾画并再读老师的话:“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多留意、细思考,就不会为习作时找不到材料而犯愁了。”结合平时的写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质疑再探:

你学了之后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我们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小事?

(四)、拓展运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和习作的经验谈谈体会。

二、自主阅读园地(24)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自主阅读园地-----《治沙女杰》

2 、板书《治沙女杰》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归纳梳理:

预设: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治沙女杰是谁?是怎样治沙的?

3、 出示自探提示:

(1)读准字音,能够运用学习工具解决阅读困难。

(2)批画出好词美句。

(3) 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4) 课文中有什么阅读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请在旁边做出批注。

4、开始自学,教师指导巡视。

(二 )解疑合探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介绍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艰苦奋斗成为“治沙女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迹。)

(2)治沙女杰是谁?是怎样治沙的?

3、组织讨论:

 你喜欢殷玉珍这位治沙女杰吗?为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这两个问题都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4、 再读短文,体会文章情感。

(三)、质疑再探:

你学了之后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还知道哪些像治沙女杰一样的人?

(四)、拓展运用

将这篇短文讲给别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应该录取谁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8分钟) 

  1、 情境表演,引出课题。

(1)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口语交际中的应聘故事。

(2)引出口语交际的主题:应该录取谁?

2、设疑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2)明确问题

  应该录取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讲清楚理由。

3、潜心批读、自主探究  

(1)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5分钟)

1、合作学习,辩论交流。

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观点相同的同学,丰富自己的认识。

2、集体学习,开展辩论。

(1)以“召开董事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辩论兴趣。

(2)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方,双方辩论。要求: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有自己的观点,辩驳有理有据,用语文明。

(3)看看谁的支持者比较多。学生推举出的“董事长”进行总结,老师根据学情以“人力资源部顾问”的身份进行总结,总结时以幽默的语言肯定学生在辩论中的突出表现,指出不足之处。要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辩论的态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对辩论双方都要有客观的评价。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引导质疑

 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我们在说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演讲的技巧和内容上总结)

 2、把我们在课堂上的发言过程整理成一篇文章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应该录取谁? 

 

明确的观点

有理有据

用语文明 

 

 

 

第4-5课时(作文)

教学过程:

一 、设疑自探(8)

1.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2.读题,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

3、引导设疑:

要写好本次作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要选择真实的事情。

生:事情要有意义,要把经过写清楚。

4、师总结:对!大家可写的素材也有很多,可以写亲情、师生情、邻里情等等,你想写哪一点呢?请大家在本子上列举一下,然后做一个筛选。

5 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你的写作素材。

二 、 解疑合探(28)

1小组互议,交流,说说你准备写哪一方面呢?

2、学生背诵有关“亲情”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汪国真歌颂母亲的诗句: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亲情的极致。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最好用排比句或比喻句)

 亲情能滋润人的心田,使生命之洲洒满阳光,充满生机,永远不会沙化。亲情能使人懂得怎样善待生命,仁爱一生;而没有亲人之爱的生命是荒凉的,是没有色彩的;没有亲情的呵护,人生就多了一份孤独和寂寞。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亲情,它是风雨中的一把伞,它是冰天雪地的一堆篝火,它是荆棘荒途上的一朵玫瑰。它是一种力量,能够给予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生活是不能没有亲情的,而生活里就时时有亲情在温暖着我们。 

  4、捕捉生活中的故事和细节 

让学生打开生活中关于亲情的点点滴滴的记忆之门,用一种感恩的心绪去捕捉生活的细节,完成对亲情作文的构建。 

每天上学时妈妈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妈妈嘴角上天天挂着让我充满自信的鼓励:我女儿最能干学习最勤奋/妈每天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夜宵。/爸爸常年漂泊在外面挣钱供我读书。/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奶奶洗的。/上学几年都是我爷爷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接送的。/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时,我妈一边为我拍脊背一边说:“慢点慢点,别咽着”。/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所以他创造了母亲。/佛经中曾说,当小马长到和母马一模一样的时候,想要辨别,只要看它们吃草时的情形。因为母马总是自己不吃草,把草推向小马的方向去。这就是动物中的母爱。/在一首法国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求,无所不应。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了他。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坏了没有?”  

     三、 质疑再探(4)

     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开头和结尾有哪些方法?

四、 运用拓展

1、学生起草,完成习作初稿

     学生起草时,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部分习作初稿进行初步点评,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

2、指导修改,完成习作

下水文

 伴我同行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七口人靠父亲那微薄的工资来打发日子。但乐观的父亲没有为生活上的贫穷和工作上的压力所压倒。在我印象中,父亲永远是带着灿烂的微笑,一顶滑稽的帽子盖在他那微秃的头上,手里拿着一根英式手杖,他对我们说这样显得年轻,嘴里叼着一个他永远离不开身的玉龙烟斗。听说这个烟斗是宋朝传下来的传家宝,父亲非常的喜爱它,曾对我说就是穷到要饭的地步,也不会卖掉它的。 

父亲每次下班时,都会给我们五个孩子带来一点小礼物。进了家门,他笑呵呵地把公事包扔给母亲,对着我们吹一声响亮的口哨说:"来吧,孩子们,猜猜今天带给你们什么。"我们尖叫,一窝蜂似地跑到父亲的身前抢着礼物。父亲好像喜欢看着我们着急的样子,颇有兴趣地逗着我们,而这时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把父亲绊倒在地上,然后举着"胜利品"跑到屋后分享,撇下了笑得喘不过气的父亲。因此,每天等待父亲下班,是我们儿时的最大乐趣。 

我是长子,父亲对我比弟妹要求更严格,但他从不打骂我,甚至有时我把他的文件搞得乱七八糟,他也只是笑着说我几句。直到父亲所在的公司要大量裁减人员,父亲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这才见不到他的笑容。 

父亲为了借钱来回奔跑,看着他8渐多起来的白发,哦心疼极了,于是决定旷课到一家工厂做童工。每天我都带着书包像往常一样去上学,晚上脏乎乎地带着一身的疲劳回来。当我拿着第一个月的薪水,兴高采烈地回家,进门却见父亲坐在椅子上铁青着脸,母亲和弟妹畏缩地躲在一旁,惊恐地注视着我。父亲走了上来问:"告诉我,今天你去哪儿了?"我心里顿时觉得不妙,这时我看见了桌子上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我正在考虑该不该告诉父亲,"叭"的一声,我觉得一阵头昏,眼里冒着金星,鼻血霎时从我鼻子里涌了出来。"天哪,你干了什么!"母亲跑到我面前用衣袖擦着我的鼻子。父亲对我吼着:"滚,滚到远远去,我们不要败家子。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给我争一口气,你却旷课,到外面去疯,你……你大叫我失望了。"一阵委屈涌上我的心头,我叫着:"我并没有到外面去疯,也不是什么败家子,我爱你,我不忍看你倒下去,所以我到外面打工,来帮你维持这个家。给你,这是我第一个月的薪水。"我把钱扔到地板上,硬币在满屋子浮动。父亲站在那里愣了一会,慢慢地向我走来,恐惧使我向后退着,突然他把我一把搂在怀里,声音嘶哑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儿子,是我错了,我不该不问清楚就打你。"望着父亲流下来的眼泪,我心慌了…… 

三年后,我终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保送到大学。那天,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哭了。他又哭又笑,像疯了似的跑到左邻右舍,自豪地说:"你们看呀,我儿子考上大学了。"邻居们向他祝贺。我从父亲的脸上又看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笑容。 

转眼到了开学的日子,可随之而来的学费问题困扰得我们一筹莫展。这天,父亲冒着小雨从外面赶了回来,他拍了拍身上的雨珠,笑呵呵的从怀里拿出一包东西。我打开一看竟是一叠钱,共200元。我大惊,因为在那时200元已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你哪来的这么多钱?"我问。父亲的脸色变了,惊慌地掩饰着说:"这……这你就不要管了,去了大学好好读书,别给你老爸丢脸。"我困惑地接过钱。突然一惊,我大叫道:"父亲,你的烟斗呢?"原来我发现父亲心爱的传家宝、我曾祖父留下来的宝贝玉龙烟斗,此刻不在父亲的手上。父亲尴尬地笑了笑,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孩子,小烟斗又算什么呢?"我无言以答,泪水早已噙满了眼眶。斗转星移,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公司谋到一份小职。10年以后,我上升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我的父系已是垂暮之年了。在父亲80岁生日那天,我冒雨匆匆地赶到家,没进门就听见了父亲爽朗的笑声。我推开那扇我熟悉的门;"啊哈,你竟然在我的生日时迟到了,来来来,罚酒三杯。"父亲高兴地嚷着,我走过去拥抱了父亲,在他耳边轻声说;"生日快乐!"说完我递上用彩纸包的礼物。"今年送给我什么惊喜?""你打开看看!"父亲瞪了我一眼,笑骂道:"你就知道卖乖。"他打开了彩纸,接着又慢慢地打开了盒子我兴奋地注视着父亲,只见他手颤抖着,委时眼里充满了水。母亲好奇地望了一眼:"天,这不可能,这……这不是你玉龙烟斗吗?"父亲抬起头来用泪眼望着我,不觉中我的眼也充满了泪水。我说:"这个烟斗我找了它整整5年,今年才我找到。现在我把它交还给你,并且要告诉你,我爱你,父亲;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久久地拥着我,久久地。 

如今,父亲已经故去,烟斗回到我手上,伴我同行

板书设计:        亲情

-----情      师生情       赞美  

邻里情

第六课时

——习作讲评

一、引言:

师:确实,人间至美是真情。只有抒写发自内心的真情,才能感染读者,震撼读者的心灵。这节课,我们就结合这一次作文来谈谈“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来感悟真情至美文章的魅力。(板书:说真话 抒真情)

“说真话”极其重要。我们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诉真情”也很要紧。真情发自内心,发自天性,出于自然。所以情贵在真。 “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写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也正在这里。

二、出示要求:

师:首先,我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我们这次作文要求。

生:“随着我们对生活认识的提高,我们慢慢读懂了世上各种各样的情感。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妈妈的白发、爸爸蹒跚的脚步时,我们读出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当我们在朋友的搀扶下共度难关的时候,我们读出了友谊的珍贵;当我们走在家乡的羊肠小道上的时候,我们读出了乡情的刻骨铭心。今天就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笔,打开你的记忆之门,来书写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请以‘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授课:

师:下面我们借鉴课文,回忆我们学过以“情”为话题的文章,都是什么情?(板书:借鉴课文)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爱国情

《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呼兰河传》——这些都是至爱亲情

《社戏》——人文情

《我的老师》——师生情 

《枣核》——思乡情 

名作之所以为名作,正因为其间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像这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

四、展示

师:“从心灵流出来的,才能流入心灵。”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

有的同学会说,我们身边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也很少可歌可泣的事迹,我的生活太平淡了,没有什么好写的,好象平凡的人物,平淡的生活就不能让人感动,事实真是这样吗?刚好相反,正是这平淡的生活才是最能打动人心。

下面,我们来欣赏李一林同学的作文。

学生默读作文。

师生评价。

平凡也是一种伟大,一个人的一生也许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但平凡中见伟大,小事中见真情,嫣然同学的妈妈,我们每位同学的妈妈都是这样一位虽平凡但伟大的母亲。

平凡之中见真情。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一些,就会看到这种平凡的真情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多的。

下面我们来默读樊仁杰同学的《楼上楼下》。

学生默读作文。

樊仁杰同学写的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很平常,却非常动人,就是因为她发现了平凡生活中的真情。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体会的心灵,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刚才我们提到了朱自清的《背影》,朱自清与父亲相处,共同经历的事情肯定很多,但他在《背影》中只选取车站送别这一场景来写,极力渲染父亲臃肿蹒跚的身体攀过月台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触动了作者心中的感情,使得这种感情像一颗深埋的种子瞬间胀破、发芽、生长开来,充满了强劲的冲击力。一篇文章,只有出现了这样的闪光点,才会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我们作文的时候,应该尽量挖掘、捕捉这样动情的一瞬间。

这次作文,有不少同学能借鉴这种写法,在写作中浸透着自己真挚的感情,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五、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作文中精彩的语段。(板书:片断欣赏)

六、练习:

请“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生活中令你感动,让你兴奋,使你快乐或烦恼的一个片断,200字左右。(板书:练习拓展)

文档

积累运用三(三疑三探教案)

积累运用三总第42--47课时共享备课(设计者:符祖玉)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本次《积累与运用》有六个方面的练习。“温故知新”是复习一组恰当运用反义词的句子。了解在一个句子中恰当运用反义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鲜明、集中。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语海拾贝”选编了《声律启蒙》中的两组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美。“互动平台”选取了三位同学与老师的对话,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进行总结,体会到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我们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