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从开始的。A:1986年《土地管理法》B:1982年《》C: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D:1988年12月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E:35%~50%
2、评估在建工程价格,可以采用剩余法公式:在建工程价格=续建完成后的不动产价值--管理费用-投资利息-续建投资利润-销售税费-购买在建工程税费。【2006年考试真题】A:已建成本B:续建成本C:房屋建造成本D:土地开发费E:时间因素
3、在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土地价格时,计算投资利润的基数不包括。【2009年考试真题】A:土地取得费B:土地开发费C:利息D:税费E:时间因素
4、不同的土地所有制,最终由__决定。A.土地状况B.劳动力状况C.国家D.生产力状况
5、在我国,对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原则是__。A.一律不入账B.外购商誉可以入账C.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均可入账D.只有符合条件的自创商誉才能入账
6、根据目前的人工和材料价格,使用与原建筑物一样的材料、标准、设计和工艺,建造与原建筑物完全相同的新建筑物所需的成本,称之为。A:重置成本B:重建成本C:建造成本D:建筑造价E:时间因素
7、某宗地房地产,年净收益50万元,建筑物价值250万元,建筑物还原率8%,土地还原率6%,则该宗房地产的总价值为__万元。A.500.00B.714.29C.750.00D.833.33
8、地租理论是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A:马克思B: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C: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D:西方新古典主义城市E:时间因素
9、耕地保护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A.耕地面积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C.生态的全面管护D.生态与经济的改善
10、地价管理对市场中的地价水平和地价标准有的功能。A:制订和指引B:控制和引导C:制度和控制D:和引导E:时间因素
11、保险利益的成立,必须符合的条件有__。A.保险利益必须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B.保险利益必须是法律认可的利益C.保险利益一般为经济上的利益D.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E.保险利益必须优先考虑投保人的利益
1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由国家统一部署,分步实施。2009年下半年,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为调查的标准时点,统一进行变更调查数据更新,向国土资源部汇交成果,由国土资源部汇总形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数据。A.2009年7月1日B.2009年9月1日C.2009年9月30日D.2009年10月31日
13、采用剩余法中的传统方法评估地价时,开发完成后的不动产价值及开发成本均根据预测。A:当前市场状况B:未来市场状况C:过去市场状况D:市场变动情况E:时间因素
14、下列费用中,属于土地开发费的有__。A.耕地开垦费B.小区开发配套基金C.基础设施配套费D.造地费
15、在城市规划中,过境公路经常采取的是布置方式经过城市.【2009年考试真题】A:平面交叉B:立体交叉C:切线和环线D:远离城市E:土地
16、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应坚持__原则。A.依据规划,科学、合理地的进行开发整理B.将土地整理复垦作为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C.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D.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争取最大综合效益E.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17、有三个价格结果分别为500 万元,520 万元,550万元,则用算术平均值综合出的一个价格是__。A.500B.523C.520D.550
18、预期收益原则可以在中得以应用。A:成本逼近法B:市场比较法C:成本法和剩余法D:剩余法和收益还原法E:时间因素
19、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不同类型农用地的承包经营权期限最长的为年。A:30B:40C:50D:70E:合法性
20、一个地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至少应占用地的以上,才能起到改善气候的作用.【2004年考试真题】A:20%B:25%C:30%D:40%E:土地
21、地籍按分类,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三种类型。A:表现形式B:功能C:建立的时序D:所记载的对象E:35%~50%
22、土地市场的不均衡主要是由于()造成的。A.流通方式多样性 B.土地市场垄断性 C.土地市场地域性 D.土地资源稀缺性
23、下列对土地估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估价依据的理论与方法,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估价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一致B:同一块土地,规划可使之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也可以使之无人问津,这是土地估价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它对地价产生深刻的影响C:同样一块土地,其价格的高低与土地权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权利可能导致价格相差很大D:土地估价必须充分占有土地市场资料,把握土地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时间因素
24、在土地估价实务中,选择估价方法主要根据确定。A:估价作业计划B:估价基本原则C:估价对象的特点D:所需收集估价资料的完备程度E:合法性
25、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A:地形特征B:利用特征C:植被特征D:气候特征E:35%~50%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__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A.农用地B.建设用地C.未利用地D.已利用地
2、目前地价管理的主要措施有A:监管土地管理部门B:制订地价标准C:宏观地价水平D:监管土地估价行业E:提供地价信息
3、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确定在__km之间。A.0.3~0.7B.0.4~0.8C.0.5~0.9D.0~0.5
4、关税中,到岸价格包括__。A.货物B.包装费C.保险费D.运费E.安装费
5、按照土地的特性区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属性有。(2008年试题)A:土地用途的多样性B:土地数量的有限性C: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D: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E: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6、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__。A.市、县域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和途径的预测B.确定区域基础设施,如交通、水资源、能源及社会服务设施等的发展目标与布局C.确定区域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D.提出实施规划的有关技术、经济和措施E.确定城镇体系的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类型和空间的布局
7、指标数据检验以或为单位,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抽样样本的总体和方差检验。A:土地级别B:土地种类C:土地利用等D:均质区域E:土地用途
8、属于国家禁止转让的房地产包括。A:已经出租的房地产B:已经抵押的房地产C: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D: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E:乙厂应当返还甲厂定金6万元同时支付违约金6千元
9、
10、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有。A:税款专款专用B:属于一种附加税C:根据城镇规模设计税率D:征收范围有限E:主要是公共设施建设所需的税费
11、根据需要,工程结算一般有等几种形式.【2008、2004年考试真题】A:定期结算B:阶段结算C:竣工结算D:施工结算E:投资结算
12、地籍按__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A.功能B.建立的时序C.所记载的对象D.表现形式
13、对权重确定的方法中的因素成对比较法描述不正确的是__。A.将因素两两之间都进行比较B.某一因素权重有可能是零C.为使结果更准确,可结合特尔斐测定法D.可在因素集合中设置一虚拟目标
14、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包括等内容。(2000年《土地管理基础》试题)A:农地转用计划指标B: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C: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D:占用耕地计划指标E: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后,涉及修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由上一级通知下一级做出相应修改,并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15、草地的承包期为__年。A.30B.50C.30~50D.30~70
16、__也称作一般监察,是指监察主体对其工作管辖范围内的各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和土地使用、保护、权属变更的情况实行普遍的监督检查,并不针对特定的对象。A.事前监察B.专门监察C.事后监察D.普遍监察
17、剩余法可用于__评估。A.学校用地B.医院用地C.写字楼用地D.商场用地
18、修建性的详细规划主要内容有。A:工程管理线规划设计B: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C:道路系统规划设计D:绿地系统规划设计E: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的细则
19、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包括__。A.完全性B.归一性C.社会性D.不可分性E.排他性
20、下列属于中心地体系的基本模型的是__原则。A.区位B.市场C.交通D.行政E.经济
21、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种类有__。A.破坏资源配置,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影响国家的长远利益B.改善资源的配置,弥补市场缺陷,提高经济效益C.没有改变资源配置的格局,对经济效益没有影响D.增加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生产和消费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效率损失E.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22、土地租赁权与广义的土地使用权最根本的区别是土地租赁人不拥有对土地的__。A.处分权B.分配权C.收益权D.转让权
23、某耕地区片近三年平均年产值为1700元/亩,如土地补偿费按年产值的10倍计,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最低不得低于年产值的16倍,最高不得高于年产值的25倍,则该征地区片价为__万元/亩。A.4.25-5.95B.2.72-4.42C.2.72 -4.25D.1.70-2.72
24、财政部、原建设部、国士资源部《关于切实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通知》(财综[2006]25号)规定,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应当专项用于__。A.购建城镇廉租住房B.购建城镇经济适用住房C.向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D.向在职职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E.向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发放租赁住房补贴
25、国际收支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投资增加B:对外贸易逆差C:外资流入D:对外贸易顺差E:外资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