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热爱时尚的人士,尤其是有购物狂倾向的女性而言,最佳工作不是时尚编辑,设计师甚至模特儿,而是将时尚和购物完美结合的时尚买手。
时装的要义是让你显得特别,时尚买手(fashionbuyer)则是帮你实现这一要义的人,他们和奢侈品一起联手,总能想出各种名目、用尽各种手段给你一种“私人服务”的体验——这看起来真的不错。
时尚的幸运恶魔
作为时尚界把设计化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环节,时尚买手体系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
买手是时尚行业里的多面手,他们既要有设计的激情,对各种创意和设计理解深刻,又要有理性的思维架构,熟悉顾客类型、采购限额的计划和预算等等。为了向顾客传达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买手甚至参与货品布置,将激情和理性结合得天衣无缝。卓越的买手当之无愧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也因而被称为“时尚的幸运恶魔(fashion lucky devil)”。
这些“恶魔”通常有着风光的外表:拥有可能月入过百万的待遇,在衣香鬓影的时装周里穿梭,在不同的城市里倒时差,周游欧洲各大时装之都。其实,时尚买手就是个企业采购员:分析时尚发展动态与趋势、与供应商保持联络、为同事和管理层选择产品、预测产品的利润空间、监控时装发布会并加以分析、观察与分析同行竞争公司的发展动态……这一切,在英国人戈沃瑞克的《时尚买手》里被描述得毫无时尚感且充满令人抓狂的力量。
当然,与其他产品采购员相比,买手的成就感更为明显:他们的确在不停歇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时尚。依靠对品牌内涵、审美、专业性的考虑,而不只是以市场和销售业绩为风向标,再加以独特的自我风格和品味,买手因而得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审美。对客人来说,明确自我路线的同时听从专业买手的建议,远胜于在大量衣物中迷失自我。
小众设计师的走红捷径
大而无当的百货大楼无法装下同益膨胀的时装业,时装精品店以一种代劳的姿态出现。当时装迷同时把三宅一生的衬衫和普拉达的裙子试上身,再配一只安娜苏的手包时,是来自哈维·尼克斯(Harvey Nichols)、连卡佛、乔伊斯(Joyce)甚至I.T.或D-Mop等时装精品店的优秀买手们给予了镜中人以时装灵魂。
只有真正具有决断权的时装编辑才能起到与买手一样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后者把选择过的衣服送到了前者的镜头前;后者只有通过成为一个镜头后的优秀买手才能坐到时装秀的前三排位置——而这是设计师只给买手和极少数明星VIP预留的。这不凡的眼光和判断力往往是那些原本小众但
设计优良、特质丰富的新品牌走到前台来的关键。
入深巷探宝是精品店买手的必备功课。而新起设计师们一旦得到这些买手甚至是精品百货公司的买手关注,就意味着从此风生水起。2002年,华裔设设计师德里克·林(Derek Lam)创立自己的品牌时,身份还只是迈克·柯尔(Michael Kors)的前任设计副总监及好友,但当他得到巴尼斯(Barney‘s)买手的关注后,如鱼得水的设计生涯才就此打开。现在这位入主Tod’s的设计师名字已经响彻整个时尚圈,个人时装店也在纽约中心城区扩张。
而在,乔伊斯早在20多年前就以Boutique(编者按:法语意为“小型商店”,专门出售各种精美服饰商品,也是现时买手最为集中的地方)的形式售卖顶级大牌,几乎单凭一店之力开创了高级时装的潮流,店主马郭志清不但被“时装女神”黎坚惠膜拜为“时装女皇”,跟连林燕妮都常在小说中大赞马太教会了城中富人女子如何穿衣。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cons)、吉尔·桑达(JilSander)等以“搞怪”和“难穿”著称的小众品牌也因马太得以第一次走出图片来到,再由向内地传播开来。
同城能与马太相提并论的唯有“康太”。她与夫君康健(David Weire)让精品店诗韵(THE SWANK)多次成为亦舒小说的主角:“诗韵的格调是一流的”。与乔伊斯不同的是,诗韵更致力于引进各路大胆创新、天赋横溢的设计新秀。上世纪80年代起即引入尼娜-里奇(Nina Ricci)等入港,如今更已是旗下囊括40多家设计师品牌的时装王国。
近两年以亚洲风迷倒欧洲王室的鄞昌涛(Andrew GN)、以蕾丝与皮草影响时尚界奢华风的爱曼诺·赛维纳(Ermanno Scervino)、澳洲踏上巴黎时装周第一人科莱特·蒂尼更(Collette Dinnigan)和2004年成立却以深得好莱坞明星追捧的玛切萨(Marchesa)两位设计师品牌堪称四大镇店之宝,此外还有自学成才的高田贤三第三代设计师安东尼奥·玛哈斯(Antonio Marras)个人品牌、萨科奇挚爱的意大利男装品牌博里奥利(Boglioli)、以“时装设计师中的建筑师”闻名的前迪奥总设计师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等。而近两年来备受追捧的巴尔曼(Balmain)也随着诗韵2009年在北京首间分店的开出而首次进入内地,成为京城时装迷一大盛事。这一回,眼光独到的买手依然功不可没。
从公众事件中寻到将来的潮流
国内的买手店开始起步,“私人买手”亦走入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对热爱时尚的人士,尤其是有购物狂倾向的女性而言,最佳工作不再是时尚编辑、设计师甚至模特儿,而是时尚买手。
诗韵男装部专业买手陈韦言坦言做一名买手对时装要先知先觉,并懂得为店铺及顾客引入
适合又时尚的服饰;内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外要了解整市场的走势,并把两者完美平衡起来。女装部专业买手Joyce Chan则觉得迅速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经济环境、气候变化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还要有强烈的潮流触觉,能从普通的公众事件中找到可能到来的潮流。
金融危机一来,舒适耐穿第一的服饰如UGG上位;全球气候变暖,清凉上装立即要补仓;明星街拍中透露的任何一个细节,可能都是下一场时尚风潮的讯息。只可惜上世纪50年代时并无时尚买手,不然,看到格蕾丝·凯莉怀孕的消息上了头条时,第一个提议为王妃做个孕妇包的,必然是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