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风险点 名称 | 工作步骤 或工作内容 |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人、物、环、管) | 潜在事 故类型 | 风险 等级 | 控制措施 | 应急措施 | 管控 层级 | 责任人 |
| 1 | 安装前 准备 | 资料审批 与备案 | 塔式起重机无专项施工方案或未经审批。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安拆前应编制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现场交叉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 | 不得进行安装。 | 分公司级 | |
| 管理措施:施工方案应由本单位技术、安全、设备等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经监理单位批准实施。 | |||||||||
| 个体防护: | |||||||||
| 2 | 安拆作业前,塔式起重机没有提供原始资料。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检查塔式起重机的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 不得进行安装。 | 分公司级 | |||
| 管理措施: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应检查其原始资料,建立技术档案。 | |||||||||
| 个体防护: | |||||||||
| 3 | 安装单位无资质。 | 起重 伤害 | Ⅰ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安拆单位必须具有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业务的资质。 | 退场,更换有资质的单位。 | 企业级 | |||
| 管理措施: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进行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4 | 基础验收 | 基础验收不合格或者强度未达到就安装,无可靠排水措施。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及其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基础周围应有排水措施。 | 未经验收不得进行安装。 | 分公司级 | ||
| 管理措施:使用前进行联合验收,不合格不得安装。 | |||||||||
| 个体防护: | |||||||||
| 5 | 安装前 准备 | 检查安拆人员到场情况 | 安拆人员无上岗证或与方案名单不符。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安拆作业人员必须具有建筑施工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书且与名单相符。 | 退场,更换有资质的人员。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应对作业人员的特殊工种证书及人员到场情况进行核实。 | |||||||||
| 个体防护: | |||||||||
| 6 | 技术交底 | 没有对安拆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应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检查。 | 停止安装。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 | |||||||||
| 个体防护: | |||||||||
| 7 | 隔离警戒 | 安拆现场没有专人警戒或设置警戒区。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安拆塔式起重机时,应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地面设置警戒区,并有明显标志,现场派专人监护。 | 配备警戒线、警示标志,及时进行隔离。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和安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检查警戒区和明显标志,派专人监护。 | |||||||||
| 个体防护: | |||||||||
| 8 | 构件、工具、辅助机械检查 | 构件、安装工具不合格或辅助机械性能不符合要求。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安装使用的吊具、索具和塔式起重机的各个构配件,在安装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配备备用的吊具、索具和构配件,发现有问题,立即更换。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安装单位施工人员在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对所有的工具、配件进行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9 | 安装 作业 | 人员防护 | 安装人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或酒后作业。 | 高处 坠落 | Ⅳ | 工程措施:安拆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手套、工作服等劳保防护用品。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对入场人员进行检查、监督。 | |||||||||
| 个体防护: | |||||||||
| 10 | 安装 作业 | 基础节与 标准节安装 | 基础节未找平或贯穿螺栓、底梁安装不合规定。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1、底梁、基础节倾斜度要求在1‰以内;2、螺栓紧固符合预紧力要求;3、底部标准节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 | 停止安装,整改完毕后再进行施工。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检查底梁、螺栓、标准节的安装,不符合要求立即整改。 | |||||||||
| 个体防护: | |||||||||
| 11 | 塔帽与 驾驶室安装 | 塔帽安装完毕后,未采取保证平衡措施人员离场。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塔尖安装完毕后,必须保证塔身平衡,严禁只上一侧塔臂就离开作业现场。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1、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2、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12 | 驾驶室与悬挂或支撑部分的连接不牢固。 | 高处 坠落 | Ⅲ | 工程措施: 驾驶室与悬挂或支撑部分的连接牢固。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1、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2、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13 | 平衡臂及 大臂安装 | 安装过程中只安装一个臂就停止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只安装和保留一个臂就中断作业。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1、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2、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14 | 大臂拉杆和连接未用销轴连接或用其他材料代替开口销。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 大臂拉杆和连接采用销轴连接插上开口销。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1、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2、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15 | 附着安拆 | 附着锚固点承载力不符合要求。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附着锚固点承载力符合说明书要求。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对支撑处建筑主体结构进行验算。 | |||||||||
| 个体防护: |
| 16 | 安装 作业 | 附着安拆 | 附着装置不符合说明书要求,附着安装不符合要求,安装后塔身垂直度偏差过大。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附着装置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安装前后塔身垂直度符合要求。 | 垂直度偏差过大,调整合格后再继续作业。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选择合适的附着装置,及时观测调整塔身垂直度。 | |||||||||
| 个体防护: | |||||||||
| 17 | 拆除和安装塔吊附着前,未确认塔机附着是否安装牢固便上平台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拆除和安装塔吊附着前,应先检查附着平台与结构和塔身拉接是否牢固,再上平台作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检查附着是否牢固,不牢固不得上平台作业。 | |||||||||
| 个体防护: | |||||||||
| 18 | 过程控制 | 安装过程中遇到天气突变,未将已装拆的部件固定牢靠就停止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安装、拆除作业,作业时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塔身固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1、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19 | 安装过程中没有分阶段检查验收,塔身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安装过程中塔身垂直度始终符合规范要求。 | 停止作业,调整合格后继续作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装过程应分段验收,合格后继续作业。 | |||||||||
| 个体防护: | |||||||||
| 20 | 安装完成后未经验收合格就投入使用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验机构应出具检测报告书。 | |||||||||
| 个体防护: | |||||||||
| 21 | 塔吊安装时向下抛掷物品。 | 物体 打击 | Ⅳ | 工程措施:严禁塔吊安拆作业时向下抛掷任何物品。 | 隔离防护。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22 | 拆除 作业 | 拆除方案 审批 | 塔机拆除之前未经过方案审批。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塔吊拆除前应编制拆除专项方案,经过审批后方可拆除。 | 不得施工。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施工方案应由本单位技术、安全、设备等部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经监理单位批准实施。 | |||||||||
| 个体防护: | |||||||||
| 23 | 塔机检查 | 拆除之前未对塔吊各部件进行检查。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拆卸前应检查主要结构件、连接件、电气系统、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顶升机构等项目。 | 停止作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检查发现隐患解决后进行拆卸作业。 | |||||||||
| 个体防护: | |||||||||
| 24 | 拆除作业 | 拆除过程中未安方案施工,先拆附着。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拆卸时应先拆标准节、后拆除附着装置。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按方案进行拆除,施工时派专人进行监护。 | |||||||||
| 个体防护: |
| 25 | 升降 作业 | 机况与液压 系统检查 | 塔吊升降前未对液压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试机。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顶升前必须检查液压顶升系统各部件连接情况,并调整好爬升架滚轮与塔身的间隙,然后放松电缆。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戴工作服、防滑鞋。 | |||||||||
| 26 | 顶升作业 | 顶升过程中进行回转、起升、变幅等操作。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 顶升过程不得进行回转、起升、变幅等操作。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27 | 顶升作业时,塔机未处于平衡状态。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顶升作业时,必须使塔机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制动,严禁旋转臂杆及其他作业。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检查塔机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不平衡不得顶升。 | |||||||||
| 个体防护: | |||||||||
| 28 | 升降 作业 | 顶升作业 | 顶升爬爪就位后,未及时插上安全销或挂靴未固定牢固就继续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 顶升爬爪就位后,及时插上安全销,将挂靴固定牢固。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29 | 作业完成 | 升降作业完成后,螺栓未紧固,液压操作杆未复原,升降电源未切断。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 升降作业完成后,应将标准节与回转下支座可靠连接,液压操作杆复原,切断升降电源。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安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30 | 塔机 使用 | 使用前准备 | 塔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无上岗证。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上岗前对其证件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应立即更换人员。 | |||||||||
| 个体防护: | |||||||||
| 31 | 指挥无可靠的通信设备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塔式起重机作业应该有可靠的通讯设备。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配备相关设施,对人员进行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32 | 作业前未检查设施、吊具是否安全可靠,就开始吊运。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作业前应检查工具、索具、标准节、螺栓、钢丝绳、安全装置等各种设施是否安全可靠。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检查工具、索具、标准节、螺栓、钢丝绳、安全装置等各种设施,不符合要求不得吊运。 | |||||||||
| 个体防护: | |||||||||
| 33 | 夜间施工无足够照明。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在夜间施工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保证塔机司机和指挥人员视线不受影响。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检查照明设施,无法满足时,应加设照明灯具。 | |||||||||
| 个体防护: | |||||||||
| 34 | 吊装作业 | 地面铺垫措施不符合要求。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吊装重物就位时,下方应采取铺垫方木措施等。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派人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35 | 塔机 使用 | 吊装作业 | 塔式起重机作业前未示意警示,起吊时无统一指挥。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 塔式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起吊动作前应示意警示,起吊时应统一指挥,明确指挥信号,当指挥信号不清楚时,不得起吊。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 |||||||||
| 个体防护: | |||||||||
| 36 | 大型物件堆放无稳定措施。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 大型物件堆放应该有稳定措施,构件码放高度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派人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37 | 起重吊装作业无警戒标志、人员在起重臂下停留。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在吊物落吊时,在吊物下方,不得有人作业和行走。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落吊时响铃警示,下方有人不得落吊。 | |||||||||
| 个体防护: | |||||||||
| 38 | 起重机操作人员违反“十不吊”。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作业时不能违反“十不吊”相关规定。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组织人员学习“十不吊”相关规范,并派人监督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39 | 在恶劣天气下吊装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遇有风速在12m/s及以上的大风或大于、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恶劣天气不得安拆作业。 | |||||||||
| 个体防护: | |||||||||
| 40 | 雨雪过后,未经过试吊就进行作业。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雨雪过后,应先经过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塔机司机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41 | 司机操作 | 起重吊装时越档操作或直接变换方向。 | 起重 伤害 | Ⅱ | 工程措施: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状况,应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不得越档操作;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再转向另一方向。 | 项目级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塔机司机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42 | 塔机 使用 | 司机操作 | 重物就位时,未采用慢就位工作机构。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重物就位时,应采取慢就位工作机构。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塔机司机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43 | 将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 起重 伤害 | Ⅲ | 工程措施:不得将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 班组级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塔机司机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44 | 作业时顺一个方向连续回转1.5圈。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作业时,不得顺一个方向连续回转1.5圈。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对塔机司机教育、交底。 | |||||||||
| 个体防护: | |||||||||
| 45 | 作业中遇到突发故障,未采取措施将重物卸下,切断电源。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作业中遇到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卸下,严禁吊物长时间悬挂空中。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应派人采取措施将重物卸下。 | |||||||||
| 个体防护: | |||||||||
| 46 | 停止作业 | 非工作状态时未将回转制动器松开。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作业完毕后,应松开回转制动器,各部件应置于非工作状态。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组织人员定期教育交底,检查。 | |||||||||
| 个体防护: | |||||||||
| 47 | 停机时未将吊钩和小车收回,未切断电源。 | 起重 伤害 | Ⅳ | 工程措施:停机时吊钩和小车应该回收,切断电源。 | 作业 人员 | ||||
| 管理措施:项目部组织人员定期教育交底,检查。 | |||||||||
| 个体防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