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2:54
文档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C)A.技术教育B.专业教育C.基础教育D.平民教育2.以下不属于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B)A.主动性B.性C.独特性D.统一性3.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B)A.思考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运算能力D.演绎能力4.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三大能力不包括(B)A.运算能力B.表达能力C.逻辑思维能力D.空间想象能力5.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
推荐度:
导读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C)A.技术教育B.专业教育C.基础教育D.平民教育2.以下不属于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B)A.主动性B.性C.独特性D.统一性3.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B)A.思考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运算能力D.演绎能力4.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三大能力不包括(B)A.运算能力B.表达能力C.逻辑思维能力D.空间想象能力5.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 C )

A.技术教育       B.专业教育       C.基础教育       D.平民教育

2. 以下不属于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 B  ) 

A. 主动性        B. 性        C.独特性         D.统一性

3. 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 B  )

A.思考能力   B.逻辑思维能力   C. 运算能力       D.演绎能力

4.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三大能力不包括(B  )

A.运算能力       B.表达能力   C .逻辑思维能力   D.空间想象能力

5. 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B  )。

A.归纳           B.演绎           C.类比          D.分类

6. 《几何原本》的作者是(  B )。

A.塔利斯        B.欧几里德       C.笛卡尔         D.罗巴切夫斯基

7.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  A )。

A.主体          B.客体           C.主导           D.辅助者

8.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种(  A )

A.公民教育      B.基础教育        C.精英教育  D.以上都不是     

二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高中课程采用模块的设计方式是与传统数学区别最突出的地方。(√ ) 

2.数学教育教学包括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学法两部分。(√ ) 

3. 《标准》中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 ) 

4. 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数学教育的思想性目的,知识性目的,能力性目的。(√)

5. 老师、学生与教学方法是数学教育教学这一过程中基本的三个要素。(× ) 

6.教育目标系统的特点有连续性、系统性和递进性。(√ ) 

7.目标性原则是课程内容编排的原则。(√ ) 

8.数学教学基本观念是指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课程观。(× ) 

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 按照概念的外延是否有公共元素,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  相容   关系与不相容    关系。

2. 现代的数学基础教育学派分为逻辑主义学派 、形式主义学派和直觉主义学派

3.中学数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运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4.数学的三大特点是精确性   、抽象性  和应用的广泛性  

5.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统称为  备课。

四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推理就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2、数学记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知识、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的印象,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积累数学知识、经验的功能表现,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数学学习中一切智力活动都必须包含的心里活动。

3、 所谓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它具有流畅、变通、等特征,不拘泥于常规、常法,强调开拓、变异,是从多渠道寻求解答的一种思维方式。

五 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学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1、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2、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3、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4、思想方法训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2、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有那些要求。

答: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1)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3)评价应助于深化课程改革4)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3、数学记忆的特点(详见P190) 

答:第一,数学材料要求记忆准确、系统、深刻、灵活,对数学知识、经验的记忆不鞥含糊的记其大意,也不能带入日常的感性因素,想当然地作出结论。第二,数学记忆强调理解记忆,即理解基础上的概念记忆。

4、中学数学过程四个基本要素的关系。

答: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主动掌握数学教材,采用何时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施教,并以高尚的人格和思想素质影响学会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应积极配合老师并主动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消化教材内筒,并讲学习情况即时反馈给老师,促使教师调整和改革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和推进的过程。

六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抽象性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答案要点】抽象与具体是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数学中的具体和抽象是相对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是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感知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形成这些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这是直观与抽象间对立统一规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贯彻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途径是:

第一,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以具体内容为基础;

第二,制作直观模型,恰当演示直观教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第三.有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训练。

七.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14分)

以“勾股定理”为例,运用引导发现法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程序。(不用写成教案)

答:以“勾股定理”为例,运用引导发现法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程序。(不用写成教案)【答案要点】引导发现法常以结局一个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未知境界中,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实践活动,观察讨论试误猜想推断来解决问题已达到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习惯态度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目的。

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  2树立假设  3归纳验证 4具体应用

自己设计教学程序

文档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

数学教育教学概论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C)A.技术教育B.专业教育C.基础教育D.平民教育2.以下不属于数学教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是(B)A.主动性B.性C.独特性D.统一性3.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B)A.思考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运算能力D.演绎能力4.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三大能力不包括(B)A.运算能力B.表达能力C.逻辑思维能力D.空间想象能力5.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