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全w...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4:00
文档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全w...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东南亚华侨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中国历史文化七日游。入境后前往某沿海旅游区,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结合图1,回答1~2题。1.一年中,登此山观日出时刻最早时的日出
推荐度:
导读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东南亚华侨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中国历史文化七日游。入境后前往某沿海旅游区,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结合图1,回答1~2题。1.一年中,登此山观日出时刻最早时的日出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东南亚华侨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中国历史文化七日游。入境后前往某沿海旅游区,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结合图1,回答1~2题。

1.一年中,登此山观日出时刻最早时的日出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旅游区所在省区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不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目前南极游人数翻番。许多国外旅行社把“末日游”看作是巨大的商机。回答3~4题。

3.南极洲、乞力马扎罗山、马尔代夫群岛、大堡礁等地区成为“末日游”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光化学烟雾

4.威尼斯也成为了“末日游”景区中的一员,直接原因可能是

A.海水回灌                    B.珊瑚虫大量死亡

C.海平面上升                  D.冰川消融

在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类型——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如图2所示。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适合蜜桃生长。据此回答5~7题。

5.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为准确的描述是

A.顶平,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离,中间低

6.判断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米              B.50米

C.70米              D.90米

7.该地不适合发展

A.蜜桃瓶装饮料加工   B.蜜桃罐头加工

C.旅游业             D.生态农业

某学者在图3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回答8~9 题。

8.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

9.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D.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如图4,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位于同一经线上,BC位于赤道,D为BC中点。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不考虑地表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全球昼夜等长

B.A、B、C三点间球面距离相等

C.AC经线上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此日达到一年中最小

D.BC段弧长的最大值为赤道周长的四分之一

11.若C点的时刻为11:00,则D点的地方时为

A.7:30                 B.8:00

C.8:30                 D.9:00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5道大题,共160分。)

36.(20分)读图8,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主要包括了我国哪几个商品粮基地?(6分) 

(2)图中阴影部分7、8月大气降水量(较多,较少),请

说明原因?(4分)

(3)经过本地区的跨区域资源凋配工程为。(2分)

(4)B城市是市,其城市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有哪些?(8分)

37.(16分)2007年6月,批准将成都、重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三个经济新特区,成渝经济新特区的诞生必将推动区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结合图9与表1完成相关问题。

 (1)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如今,区域内交通已比较发达。试评价新成渝铁路建成的重要意义。(6分)

(2)成渝经济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西部地区的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分)

(3)单位面积国内生产总值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的         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简述其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

40.(60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见图11),以中部地区能源丰富、人口密集、市场潜力大等优势,当地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材料二    湖北省代李鸿忠说,“两型社会”的配套改革,应该像当年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市场经济规律那样,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既好又快的发展路子,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路子。大胆试验,率先突破,是国家赋予“试验区”的最大权力。

(1)“两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要“从我做起”。比如:生活生产垃圾通常可以分为可燃垃圾(燃烧后不能产生有毒气体)、不可燃垃圾(不能燃烧或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有害垃圾三大类。生垃圾就是可燃垃圾。但是,它含有很多水分,要浇煤油或把它们扔进火苗很旺的火堆里才能烧着。所以“两型社会”中的我们可以将生垃圾晒干后再丢。请指出枯树枝、果皮、陶瓷、橡胶这4种垃圾哪些属于可燃垃圾?说明将生垃圾晒干后再丢的原因。(8分)

(2)图示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承接东部工业向该地区转移?(6分)

(3)长株潭城市群所在地区应该加快哪些国土整治工作?(6分)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参及评分标准(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

1.A  2.C  3.B  4.A  5.C  6.B  7.A  8.A  9.D  10.D  11.C

二、非选择题

36.

(l)洞庭湖平原、都阳湖平原、江汉平原;

(2)较小(2分),该地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电东送中线工程(每点l分,共2分)

(4)武汉(2分)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有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五选三,每点2分)

37.

(l)①缩短重庆和成都之间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营时间;

②完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网;

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促进区域内物资、人员的流动。(四选三,每点2分)

(2)26.34(2分)

(3)10.6O(2分)

原因:①交通更发达②社会协作条件优越③城市密度大④工业发达⑤劳动力丰富(五选三,每点2分)

40.

(l)枯树枝(2分)、果皮(2分)属于可燃垃圾,晒千后再丢可以大大节省处理时间(2分)和节约能源(2分)。

(2)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加强铁路和公路建设,完善该区工业发展的交通条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的转移;发挥地价低的优势;当地人口众多,本身就是重要的市场,市场潜力大;保护好环境,保证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回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3)长江中游护堤防洪;江南丘陵中低产田的治理;洞庭湖退田还湖;长江中游的水土保持等。(至少回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文档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全w...

2008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选择题(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东南亚华侨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中国历史文化七日游。入境后前往某沿海旅游区,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结合图1,回答1~2题。1.一年中,登此山观日出时刻最早时的日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