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最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3:42
文档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最新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A.中国、日本B.中国、C.日本、D.中国同日本、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
推荐度:
导读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A.中国、日本B.中国、C.日本、D.中国同日本、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    )

   A.中国、日本                         B.中国、

C.日本、                         D.中国同日本、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                    (    )

   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②进一步控制清

③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      ④扩大投资设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包括                                (    )

   A.抗捐抗税斗争                      B.农民武装

   C.收回利权运动                      D.进行“新政”改革

4.资产阶级派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清是                               (    )

   A.广州                          B.萍浏醴

 C.黄花岗                        D.镇南关

5.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B.宣传民主科学理论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6.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创立”是指                                       (    )

   A.用暴力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

   B.进行政治,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后增加的地价归国家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7.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对保路运动的历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收回了大量的铁路建筑权

   C.为武昌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派武装推翻清的斗争开辟了道路

9.《中华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对袁世凯的起了作用的是              (    )

   A.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中华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0.表明清朝统治在中国完全结束的是                                        (    )

   A.武昌的成功              B.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朝统治大权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1.袁世凯登上正式大总统宝座是在                                          (    )

   A.孙中山辞职后                     B.二次后

   C.修改总统选举法后                 D.改为帝国后

12.1915年5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旨在                            (    )

   A.支持袁世凯称帝             B.灭亡中国

   C.同德国争夺山东             D.争夺东北

13.历史上,曾明确规定广大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    )

   A.《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B.《中俄爱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14.下列各项中,中国历届都不予承认的是                             (    )

   A.外                        B.麦克马洪线

   C.日本占领山东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5.辛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    )

   ①辛亥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南京临时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高涨

④辛亥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6.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的是                (    )

   A.《每周评论》                       B.《民报》

   C.《新青年》                         D.《游学译编》

17.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是                                      (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18.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是                                  (    )

   A.《敬告青年》                       B.《庶民的胜利》

   C.《狂人日记》                       D.《呐喊》

19.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20.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对内,对外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外交失败

21.五四运动是                                                            (    )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C.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D.中国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22.下列哪一斗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

   A.五四运动                          B.就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D.省港大罢工

23.中国党与其它政党不同,她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在当时表现为          (    )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24.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                                     (    )

   ①当时两党的对象和任务相同        ②国际的支持

③孙中山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④三大的正确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    )

   A.它和中国党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它和中国党民主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国党和国际的帮助下制定的

26.北伐战争得以展开的历史背景是                                          (    )

   ①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运动的兴起

③广东根据地的巩固              ④直奉军阀的勾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1924—1926年的中国是                                            (    )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8.1927年,国民的失败是指                                             (    )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

   B.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C.工农运动走向低潮

   D.中国党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9.中国党从国民大的失败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    )

   A.要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B.要联合全世界全切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

   C.要加强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密切联系

   D.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的领导权和武装

30.国民大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B.中国党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C.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右派叛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题,第31题10 分,第32题12分共22 分。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材料二  1911年1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翻清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  倾覆满洲,巩固中华,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既倒,国内无变乱,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乙日拥公”的“公”是指谁?(1分)张謇是哪一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1分)

    (2)材料二中的“南北和谈”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进行的?(3分)“南北和谈”的双方代表人物各是谁?(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满洲”“倾覆”的标志是什么?(1分)

(4)孙中山“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哪一特点?(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摘自《中国党第一个党纲》

材料二  中国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工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主义的社会。

中国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回答:

    (1)《中国党第一个纲领》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2分)

    (2)材料一中,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分)

    (3)材料二是中国党在哪次代表大会上的内容?(2分)

    (4)材料二中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4分)

    (5)材料二的规定有何历史意义?(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三题,其中第33、34题各10 分,第35题13分,共33分。

33.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提出的主张是什么?(2分)

    (2)同盟会成立时,资产阶级党人决定以什么为他们的政治纲领?(2分)

    (3)后来,孙中山在什么刊物上又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什么?(4分)

    (4)在“一大”,孙中山又提出新三民主义,回答新三民主义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什么内容?(2分)

34.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1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十九世纪末会得到初步发展?(2分)这一发展有何影响?(2分)

    (3)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哪两次斗争?

(2分)这两次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什

么历史影响?(2分)

35.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党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4分)

    (2)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条件是什么?(4分)

    (3)国民大运动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5分)

期末历史考试参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ACBBC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ABBCACB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AAACBDBDC
二、材料解析题:

31.(1)袁世凯。立宪派。(2)背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一方面对党人进行武力,另一方面迫使清接受南北议和。湖北军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人物:伍廷芳和唐绍仪。(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4)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2.(1)一大。(2)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乃至主义。(3)二大。

   (4)最高纲领是实现主义。最低纲领是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5)中国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为中国指明了方向。

三、问答题:

33.(1)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平均地权。

   (3)《民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4)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34.(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2)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大办工业的浪潮。(3)戊戌变法和辛亥。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化,为中国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5.(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各地主义小组的建立则是中国党成立的组织和干部条件。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2)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与其合作。国际指示与的合作。

   (3)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航程上有着重要作用。它宣传了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的洗礼。这些为中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文档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最新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A.中国、日本B.中国、C.日本、D.中国同日本、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