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球
(湖南省浏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329)
摘要:本文针对公路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沥青路面工质量的控制技术。
关键词:一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011(2011)03-0195-02
1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路线全长8635m,公路等级:I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
(2)自然概况。本工程处于南方城市,道路经过地形为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区内高程变化不大。路线所经部分为菜地,部分为厂区、管沟、渔塘。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华南褶皱带一部分。加里东构造层广泛分布于改线以东,由各种片麻岩、石英岩、片岩、浅变质砂岩组成。海西印支构造层主要分布于该以北地区,由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附近有砾岩、砂岩及火山碎屑岩体分布,属燕山构造层。工程所在地属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2.1材料质量控制
主体路面结构。下面层:沥青碎石(≥8cm)(LSM30);中面层:沥青混凝土(AC20C.6cm);表面层:改性沥青砼(ACl3C.4cm)。
该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含改性沥青中的基质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各结构层沥青砼压实度要求小于98%,石料的磨光值要求大于42,沥青混凝土的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不低于800次/ram,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要求:沥青与石料的黏附性不低于四级,浸水马歇尔实验(48h)残留稳定度不底于75%,集料应采用碱性石料(如玄武岩等),如受当地实际情况,当使用酸性石料时,要求添加抗剥落剂,采用的抗剥落剂必须经过材料实验同时经设计员与建设单位认可同时要求集料必须经过锤击式破碎机二次加工,严格控制集料针片含量小于15%。
2.2拌和、运输质量控制
(1)拌和质量控制。采用M3000型、M4000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各一座,为保证质量采用了以下方法。
1)装卸机将各种材料按目标配合比数值,分不同比例上到冷料仓中,控制室操作手将按生产配合比、沥青最佳量输入到计算机中去,并随时调整各种材料速度。
2)工人负责将矿粉装入粉泵中,然后由矿粉泵将矿粉打到矿粉罐中去,控制导热油的进出温度,同时监控沥青罐上的温度表,控制在140 160ħ。启动拌和机,将燃烧火苗增大。直至矿料加热温度达到150 170ħ,同时调整好拌和时间,一般为30 50s,其中干拌和时间不得少于5s。
3)混合料生产工艺流程:混合料组成设计ң输入生产程序ң上冷料ң加热矿料ң沥青加热、筛分矿料、上石粉ң拌和储存放料。
(2)混合料的运输。
1)根据拌和能力,为保证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的连续性、采用13.5 15t的自卸汽车,数量是根据拌和能力、摊铺能力及路面结构、运距而定。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在雨季时车辆配备蓬布,可防止热拌料运输途中遭雨淋。热拌料运输程序:接料ң过秤ң运输ң卸料ң空回。
2)车厢内坚实无破损、漏洞,且有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底相互粘结,车厢内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防止出现积聚现象。从拌和机(储料仓)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放一斗混合料,移动一下汽车位置,以防止粗集料的离析。
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数量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计算的数量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前方等待卸料的车有45辆。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停在摊铺机前10 30cm处停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工长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花白料、油过大的混合料不得铺筑。
2.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摊铺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在就位后,按照松铺系(松铺系数按试验段试验结果)厚度调整好摊铺机。为了保证熨平板的初步压实效果,提前半小时开始熨平板预热。按照虚铺厚度调整好摊铺机,可在熨平板下加置与松铺厚度等到厚的不易变形耐压的木质垫板,并使摊铺机熨平板加振。由于本项目路幅宽度较大,并考虑到总体平整的要求,采取左右幅全宽一次性摊铺,摊铺机采取阶梯型。两相邻摊铺机纵向相距10 15m。对宽度小于15 m的地段采月摊铺机同时摊铺,对于宽度大于15m的地段采用三台摊铺机同时摊铺。装满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不少于3 5辆在摊铺机前等候卸料,运料车向摊铺机边卸料边向前行进,行进速度应和摊铺机行进速度相同,前面一辆运料车卸完料后,立即驶往搅拌站,摊铺机暂停一下,下一辆运料在前面一辆运料车驶离摊铺机后立即倒向摊铺机卸料,如此循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10 130ħ,低温施工不低于120 140ħ,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问断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停顿。
(2)碾压质量控制。碾压的总原则是: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碾压顺序要依照由低到高,尽量长距离碾压,压实完全幅为一遍。压路机的操作先静后振,先慢后快。振动碾时必须先起动后后振动,停机时必须先停振后停机,压路机行驶不在同一断面上,而是呈阶梯形。碾压过程中调整好压路机碾压轮洒水喷嘴,使其洒水适量,以不粘轮为宜。沥青路面的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由专人指挥碾压。
1)初压阶段。初压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不小于120ħ。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人工予以适当修整。
(下转第197页)
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是很关键的。施工单位需要施工技术方面的少数的尖子人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准,更需要他们能够带动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准。
5协调好相关专业的施工配合及运管单位配合问题
信号工程开通施工中,相关配合专业相当多,有站前单位、接触网、电力、通信等各种专业。运管单位主要包括电务、车务、工务等部门。
既有线信号工程开通施工当天如果站前单位存在线路拨接及道岔施工的情况,一定要协调好工电联调的工作。最有必要的是在上报路局的开通施工组织方案中一定要明确工务施工时间段,电务施工时间段。
信号开通施工当天如果存在接触网同步施工,一定要掌握好接触网停电情况。电化区段既有信号工程开通施工存在接触网不停电情况,在进行轨道电路施工的时候,则要处理好钢轨回流的问题,以免造成列车回流中断,影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列车运营安全和信号设备安全。
电力如果是在施工当天进行电源倒接施工的话,则要合理安排好其电源倒接时间,并及时完成电压、相序核对等工作。倒接时间一般安排在施工封锁点时间内前10 30分钟进行施工,并进行完电力设备的相关调试试验工作。稳定供电后,原则上不应该再进行信号两路设备电源调试试验。特别是在电务联锁试验工作开始后,一定要确保电源的可靠不间断的供给。
半自动闭塞区段需通信专业提供闭塞通道并配合调试半自动闭塞设备。调度集中、DMIS设备及微机监测等设备需要提供通信通道及配合调试工作。
电务段是信号工程开通施工中的主要验收接管单位。因此,与电务段的开通施工配合程序必须遵照经过路局批准的开通施工方案进行协调商定,在开通施工之前务必要解决所有相关施工配合问题,不能在开通施工点内才去解决,那样必定会影响整个开通施工的正常进行,轻则引起大范围的施工混乱,重则直接影响工程正点开通交付运营。
车务部门是信号工程开通施工中的主要运营管理单位,在整个开通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组织和协调作用。积极与车务部门联系,了解开通施工点内列车运行、进路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范围,进行相关安全防护,才能确保列车运营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同时也合理的利用了整个开通施工封锁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对确保正点开通施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协调好这些专业与信号工程施工相关配合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信号工程施工进度,将非信号工程施工外的因素彻底排除,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信号开通工程施工的效率,确保列车运营及人身安全,为信号工程开通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既有线铁路信号工程开通施工如果都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应该能够在开通施工中做到轻松、快乐的正点或提前开通交付使用,不仅结果是美好的,而且过程也是轻松自在的。[ID:6632
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
]
(上接第195页)
2)复压阶段。复压应紧接初压进行,复压是压实过程的主要阶段,也是达到规定密实的主要阶段。下面层复压采振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应保持相邻碾压轮迹重叠不小于20cm宽度。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目的。沥青混合料复压温度不小于90ħ。
3)终压。终压是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主要是消除碾压过程中产生的轮迹和确保道路表面的良好平顺度。因此,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使沥青混合料表面无明显的轮迹。沥青混合料终压温度不小于70ħ。
4)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在未碾压成型及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放机械。压路机需转弯时必须在已碾压成型的地段缓慢转弯,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地段转弯。
(3)接缝处理。由于本项目质量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大面积平顺度纵缝采取热接缝,横向施工缝均采用冷接缝,其处理方法,在纵向新做段施工前,采用三米直尺在已做好的路段端部量测,低于标高或不平的接头部分要全部凿除,先采用切割机切缝(一般深度为4cm,宜在混合料完全冷却硬结之后进行),切缝后应用水将接缝处冲洗干净,待新做段施工时再采用人工用镐刨除端部的废料,接缝部位废料凿除后还应清扫干净,然后涂刷粘层油,方可铺筑新混合料。为了便于接缝处的废料凿除,在铺至接缝处时先在下承层顶面铺撒约50cm宽的薄层砂层。
(4)路面施工完毕二十四小时后,在下、中面层铺筑完毕后尽可能不要开放交通,因为开放交通后将对结构层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将影响其与上结构层之间的粘合,从而影响整体质量。
(5)改性沥青砼表面层的施工。沥青砼表面层的施工与中面层基本相同,这里只阐述其与下面层不同之处。
1)粘层沥青。为了使三层沥青面层充分粘结成整体,应在中、下面层表面强制性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用量约0.3 0.6kg/m2。
2)平整度控制。因为中面层与下面层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中面层的平整度将对表面层的平整度产生值产生直接影响。中面层的平整度对表面层的平整度,影响最大,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为此中面层的平整度必须采取平衡梁控制方法,采用厚度来控制标高。为了使平衡梁发挥最大效能,在使用平衡梁之前必须对其所有传动部位进行清洁并涂油润滑。
3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对该工程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混合料的级配对路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即使在规范级配范围内,由于级配走向的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可能差异很大;级配的选择宜根据地区差异、气候特点而有所不同;
(2)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拌和过程、装卸料过程、运输过程以及摊铺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弱混合料的离析现象;
(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各个环节对温度的合理控制,是保证沥青路面面层质量的重要保证;
(4)通过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艺、碾压工艺,可以有效的提高路面平整度。
[ID:6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