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话语篇"文本话轮"的概念
小学英语对话语篇文本话轮,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对话语篇文本中的角色在会话过程中某一时刻获得说话的机会;其二,文本角色作为讲话者所说的内容。对话语篇中,一位角色开始说话到结束,另一位角色开始说话,发生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即意味着一个话轮的结束和下一个话轮的开始。
二、教学中"轻文本话轮"的现象及思考
近期,笔者观摩了一些对话语篇教学课例,发现部分老师虽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但对语篇本身的文本话轮却不太重视,产生了"轻文本话轮"的现象。
[案例1] 漠视文本话轮,束之高阁
[思考] 文本话轮发出的细微声响,你听到了吗?
a老师引导学生掌握了本课的语言信息点,对相关语言知识点也进行了有效的操练。但是,巩固环节,学生复述和角色扮演活动时效果较差,很多学生无法复述整个语篇。课后说课时,老师认为该对话语篇较长,孩子复述起来难度较大。
诚然,语篇词汇量较多,也比较长。但细细思考,老师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入文本话轮。该对话语篇有两位角色,高山和大卫。高山首先抛出起始话轮,大卫接过话轮并进行反馈,进行了话轮转换。如果教者引领学生对对话的文本话轮进行梳理,自然能厘清语篇脉络,后面的输出活动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2] 捎带文本话轮,浅尝辄止
《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4 an english friend a 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对话语篇。文中主人公高山对同学王兵的英国朋友充满了好奇,不断询问王兵关于其英国朋友的情况。b老师执教该课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高山询问王兵的问句。学生找到了高山的发问话轮后,老师立即引导学生操练这些句型,未再进一步引领学生发现文中话轮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和话轮转换技巧。
[思考] 文本话轮赋予的无穷魅力,你想到了吗?
b老师在执教对话语篇课时,已经具备了文本话轮的意识,也试图带领学生寻找话轮,领会文本编者的创作意图。但是教者只是让学生感知了主人公之一高山的发问话轮,随后就将话轮搁置一边,引导学生操练句型,进行语言知识层面的练习和夯实。
不可否认,语言知识需要操练和巩固。可是作为对话语篇课,教者还是应该将重心落在"语篇"二字上。整体教学语篇是英语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一致的趋向。那么,对于对话语篇课,"整体"能不能体现在整体把握对话语篇的文本话轮上?事实上,对话语篇的文本话轮是大有可为的。一个对话语篇,是由若干个话轮组成的。这个组成,并非是将话轮简单地堆砌。就一个中心话题,对话者可以产生无数话轮。为什么有些话轮被采用到了对话语篇文本中,而有些没有被采用呢?这是因为编者在构思对话语篇时,进行了慎重的取舍。编者给予对话语篇生命力时,已经关注到了文本话轮之间的逻辑关系,亦赋予了文本话轮所应肩负的文化意识。文本话轮承载了它相应的使命,在教学实践中理应被重视、被挖掘、被探讨。
三、以"文本话轮"推进对话语篇教学的策略
1.寻找文本话轮,了解对话语篇的脉络
对话的基本原则就是按话轮说话,话轮推动着对话往下发展。寻找到文本话轮,就能了解到对话语篇的脉络,并整体理解对话。
针对该对话语篇,教者可带领学生寻找话轮,了解话轮顺序,并将话轮基本构架揭示给学生。如对话第一部分,其话轮构架为: a―b―c―b―a―c(将参与者分别以字母代表)。参与者a是话题主导者,他抛出话题后引出了 b和c的积极响应,为不让话题冷场他又继续发言,引导c跟进。学生寻找发现了对话中的话轮,也就厘清了对话的脉络,对对话文本就更清晰了,也就不会出现一节课后对文本还比较茫然的现象。
2.品读文本话轮,解悟对话语篇的内容
话轮不仅能揭示语篇脉络,细细品读还能解悟对话的内容。因为对话的内容本来就蕴藏在一来一回的话轮中。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呈现了苏阳和本的对话。本段对话参与者只有两人,对话构架基本为:a―b―a―b―a―b。这样的话轮构架简洁清晰,学生对脉络一目了然。但本段对话信息容量大,两人对话单词量也超过了一百三十个。对于该对话语篇,学生往往是"知其然",知道文中两个人谈论的是纽约的天气,但"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了解两人对话内容的逻辑关系,因此掌握起对话内容来比较吃力。
3.使用文本话轮,挖掘对话语篇的内涵
教材提供的对话话轮是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话题对话的最实用的示范。在使用话轮过程中,教者和学生可尝试挖掘出语篇的内涵和文化意识。
《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2 more exercise a部分,主人公杰姆和父亲就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困惑展开对话。杰姆以"i'm not happy."导出话题。父亲接过话轮,询问原因。杰姆诉说了自己在跑步和足球方面"技不如人"的痛苦。父亲的话轮转身一变:"but i think you jump very high."父亲没有纠缠于杰姆的弱项,而是另辟蹊径,谈论杰姆在跳高方面的优秀表现。
总之,走进文本话轮,就是走进教材,以文本话轮推进对话语篇课教学,便能聆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感受到对话语篇带来的无尽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