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华容县第三中学 周振飞 邮编414203
2012年是湖南省采用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的第三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的命制技术日益成熟。现以近三年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素材命制的高考题为例,作一简要说明。
一、2010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3题即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素材命制的高考题难度太大。原因为课本外的知识直接进考题。试题设置的是全新的情境,提高了思维的难度。“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知识不在考标范围之列。学生有阅读障碍,影响学生了作答!运用文言文材料设置情境,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榷盐法”和“常平盐”“盐院”“亭户”之类概念是一头雾水!
二、2011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即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素材命制的高考题的弊端表现在盟旗制度在新教材上没有呈现,学生对盟旗制度不甚了了;第一小问的设问似有指向不明之嫌。到底是分别问旗与草原传统部落、盟与部落联盟的区别,还是指出盟旗制度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试题没有清晰地指明。
三、2012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即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素材命制的高考题可谓匠心独具,它必将引领高考命题和高中历史教学之方向。理由如下:
1、源于教材。第45题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学生可依托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编者的话”(……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的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改革。)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反对)和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脱离广大人民,急功近利,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改革措施缺乏措施可操作性)作答。
笔者将之综合为:
没有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没有采取适宜的方法改革。急功近利,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改革措施缺乏措施可操作性。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反对
2、高于教材。2012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主要设置的是全新的情境,考察了学生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果学生不能对材料进行有效地分析、综合是不可能得出答案——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3、解题有法。2012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第(1)问,学生如果有分析背景(含目的)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思考,是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
经济:解决兼并土地问题,巩固小农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政治:解决占有奴婢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新”朝政权。
4、有机整合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兼并土地问题是必修第4课的知识点。
5、关注热点。今年是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二十周年,也是即将召开的一年。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改革开放之路到底怎么走,第45题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第45题通过隐性情介入,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历史高考的时代性。
综上所述之,2012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说得上是巧妙构思,匠心独具。它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典范。因为45题凸显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能力的考察。学生必须要运用已学的知识、解读、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回答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题目的答案实际上是研究性成果的展示。
附2012年全国文综卷(新课标版)第45题及参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参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