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5:03
文档

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

2006年8月第13卷第8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03·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历史回顾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103-02中医一词在现存文献中很难确定原始出处,更没有对该词的严谨诠释。现代人撰写文章时有中医的说法,但都未给出明确定义。这里,我们姑且作如下理解或规范。中医特指: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讲话精神;②和各
推荐度:
导读2006年8月第13卷第8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03·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历史回顾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103-02中医一词在现存文献中很难确定原始出处,更没有对该词的严谨诠释。现代人撰写文章时有中医的说法,但都未给出明确定义。这里,我们姑且作如下理解或规范。中医特指: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讲话精神;②和各
2006年8月第13卷第8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03·

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 100700)

关键词:中医;历史回顾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103-02 中医一词在现存文献中很难确定原始出处,更没有对该词的严谨诠释。现代人撰写文章时有中医的说法,但都未给出明确定义。这里,我们姑且作如下理解或规范。中医特指: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讲话精神;②和各法律法规条例中有关中医工作的条款;③党和国家各项文件中有关中医工作的规定或相关诠释。总之,中医是中国党执政后为发展中医事业多角度规定的行动准则。广义上讲,时期乃至古代封建王朝对于中医工作的政治性规定都可理解为中医。 1 古代中医概要

中国历代王朝对中医学的发展都较重视。周设医师,秦已设太医令(卫生)。尽管出现过秦皇汉武寻求长生不死之药的偏激行为,但秦皇焚书时保护医籍,汉成帝诏求遗书并命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新莽虽断汉两截,但新法已规定医药十分之一税率。

西晋已有医署管理机构。刘宋设有助教部。隋唐太医署已有医、针、按摩等分科教育,至少早于9世纪中叶意大利人利萨勒诺医学校二百多年。宋代铸造针灸铜人作为考教用具;病案分析、论述题型已在考试中广泛应用。王安石变法推行市易务(市场经济雏形),促进了成药制售和医药经济发展。国子监中设医学,提高了医生素质和地位。宋徽宗将内经、伤寒、运气课程作为医学生必修课,奠定了宋至今中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格局。金元干预减少,思想,出现四大学派。14世纪初,欧洲已开始文艺复兴,继而医学导致人体解剖学建立。而中国明朝继续,行世医制度,家族承传性医案、医书增多,《本草纲目》问世,但医药方没有明显突破。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而中国清朝封建回光反照,引致考据学盛行,医籍考据训释达到巅峰,温病出现新说,但医药机构制度逐步废弛,方仍无多大创新。 2 明清中医述论

明清两朝,历经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五百余年。中国封建社会步入绝对主义时期。明朝首先废除行之千年的丞相制而代之以皇帝直接操纵的内阁。清朝更设“军机处”, 皇帝乾纲独断,“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东华录·乾隆朝卷二八))。就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欧洲文艺复兴正在瓦解封建制度,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崛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文艺复兴起到推动作用。“14年,李自成一箭射向明皇宫承天门,崇祯皇帝自缢”(秦伯益·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现代发展战略项目资助

《漫说科教》第l 页,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本来沉睡着的中国非但没有觉醒,反而使崛起于白山黑水的满清入主中原,继续强化封建统治200多年。与此同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在1688年“光荣”中推翻了封建制度;1776年美国战争结束;1794年法国大胜利;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7年日本明治维新,外面的世界已很精彩,中国却落后了。 16、17世纪,西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大批科学家诞生,珍妮纺织机、瓦特蒸汽机等问世。科技导致产业,科技和产业促进社会。而此时,明朝晚期社会却极其。在医药领域,出现捐纳补任医官、义药代俸的。这一时期,以西方传教士来华为主要途径,西方科学实验等先进思想不断传入中国。如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士大夫徐光启共同翻泽《几何原本》等,利玛窦还编译了与医有关的《西国证法》一书。稍后,瑞士人邓玉函编译了《人身概说》。科学无国界,尽管西方医学尚未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但它突破中世纪黑暗后,经过文艺复兴,已用分析还原的方,对人体生理、病理逐步加深了认识。而明朝晚期统治者对西方的进步熟视无睹,夜郎自大,精力主要集中于巩固封建皇权方面,其结果却事与愿违。取代它的清朝,不仅实行政治,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医药领域也颇受其害,不仅方法上很少创新,而且在机构制度方面也逐步废弛。八国联军进驻北京后,在其逼迫下,连太医院都没有安身之地,更谈不上制定促进中医发展的。若以明初为同一起跑线,该时期中医温病学术在医疗应急中有所创新,医籍整理编撰有所成就,但与该时期国际科技发展速度相比相对缓滞,与西方医学拉开了距离。明清两朝中医多属消极维持性的,没有多大建树。 3 中医反思

期间,西方科学包括医学大宗传入中国。中医不仅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遭受了空前的灭顶之灾,最主要的就是来自反动在医疗、教育等上的压制。在西化浪潮冲击下,部分民族虚无主义者对祖宗留下的东西盲目批评甚至抛弃。1912年北洋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关于大专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只设西医课程,拒绝设置中医课程。为此,全国19省医药团体赴京,遭到当时教育总长汪大燮拒绝。汪大燮问答说:“我决定今后把中医废除,中药也不用。你们请求立案,我办不到。”当时北京中医界联合各地同业,组成了“(中医)医药救亡团”,向当时及各部告状,希望保存中医中药,回答他们:没有废弃中医的意思,但不准进入高等教育中来。从此以后,中医接连不断受到反动

李  曦

美国姆克激酶酵素疗法一周根治白带异常,将让中国传统中医面临巨大挑战,一种比传统中医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模式的诞生将推动医疗技术的飞跃发展

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蔡业峰,杜宝新,张新春,蒋革新,杨时鸿,指导:黄燕,黄培新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 评价所开展的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对比实施临床路径之前与实施临床路径之后患者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之后患者住院时

间明显缩短。结论 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评价;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104-02

The Influence of a Clinical Pathway on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CAI Ye-feng, DU Bao-xin, ZHANG Xin-chun, et al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a clinical pathway on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The study perform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stroke patients which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iods immediat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inical pathway. The outcome measure was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Results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after implementing clinical pathway. Conclu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schemic stroke clinical pathway can shorten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al source.

Key words:ischemic stroke;clinical pathway;evaluation;hospital stay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临床路径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我们借鉴国外经验开展了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并对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分组

1.1.1 传统组 2003年12月-2004年4月期间(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之前)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住院接受传统治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721A0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攻关项目(2005B33001002) 疗的缺血中风患者。

1.1.2 路径组 2004年5月-11月期间(实施缺血性中风临床路径之后)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住院接受临床路径治疗的缺血中风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诊断为脑梗死,均经头颅CT或MR证实;根据英国Bamford等[3]提出脑梗死OCSP分型进行诊断。

1.3 纳入标准

的打击,出现了以汪精卫、余云岫等为代表的、取缔中医的言论或议案,这使晚清以来就发展缓滞的中医药雪上加霜,连其生存都岌岌可危了!1923年有取缔中医施行细则,1925年又有不许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法令,1929年正式成立卫生部,随即召开第一届卫生委员会议,褚民谊主持卫生会议,没有一个中医参加。会上抛出了4项废止、中医药的提案,其中首先是打着“医学”旗帜的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提案说:“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余云岫倡议主张对中医停止登记、禁设学校、不准宣传、改称中医院为医室、改称中医学校为传习所并禁止招生。提案通过的消息一经公布,全国中医药界群情激愤,强烈。这就是中国医药史上有名的“三·一七”斗争。“废止中医令”的提案虽然最后不得不被迫取消,但是轻视、歧视、排斥、打击中医的却一直在执行。期间歧视中医的态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危害,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其流毒也未彻底清除。

通过对和以前中医的历史性回顾,笔者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历史表明:支持,中医就发展,反之则会停滞。因而,实现中医现代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才可能收到实效。

(收稿日期:2005-02-20,编辑:华强)

文档

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

2006年8月第13卷第8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03·中国中医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历史回顾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8-0103-02中医一词在现存文献中很难确定原始出处,更没有对该词的严谨诠释。现代人撰写文章时有中医的说法,但都未给出明确定义。这里,我们姑且作如下理解或规范。中医特指: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讲话精神;②和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