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及内容
敏感性分析是在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确定建设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导致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
在项目计算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建设投资、产品产量、产品售价、主要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动力价格、建设工期及外汇汇率等。敏感性分析就是要分析预测这些因素单独变化或多因素变化时对项目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借款偿还期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应是用数字、图表或曲线的形式进行描述,使决策者了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评价的影响程度,确定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临界值,以便采取防范措施,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敏感性分析的常规做法
项目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一般多做单因素敏感分析,即是指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时所进行的敏感性分析。因此,在敏感性分析以前,应先找出各种不确定因素,然后设定某因素而其它因素不变,考查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因素的变化可以用相对值也可以用绝对值表示,相对值是使每个因素从其原始取值变动一个幅度,加±5%、±10%等,计算每项变动时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根据不同因素相对变化时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敏感性程度排序。用绝对值变化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项目经济指标的变动一般是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或投资回收期随不确定性因素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再将变动后经济指标排序,找出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因素,称为项目的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图是一种直观表示不确定性因素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通过绘制敏感性分析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找出其变化的临界值,即该不确定性因素允许变动的最大幅度,或称极限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极限,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将这个幅度与可能发生的变化幅度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表明项目经济效益对该因素不敏感,项目承担的风险不大。
敏感性分析图的做法是:将不确定因素变化率作为横轴(横坐标),以某个评价指标,如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纵轴(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取点范围小时近似为直线),只要将曲线延长与内部收益率基准线相交,其交点就是每种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3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项目的敏感性分析为决策者提出可靠的决策依据或寻找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或建成后一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如何调整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经营策略,对降低项目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有敏感性分析的篇章,同时应有解决处理的一些敏感性程度较大的因素变化对项目实施结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化工部规划院.化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考.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2 王彤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实用问答.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1998-09-14)作者简介: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
46湖北化工1998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