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5:27
文档

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

第14卷第3期2007年5月体育学刊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Vol.14No.3May.2007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刘永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在简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以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休闲匮乏和信仰危机现象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休闲与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着力点的设想。休闲与信仰具有内在联系,休闲是通向信仰的必要条件,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而武术本身的习练方法、文化底蕴、传统武德等都具有一定的休闲和
推荐度:
导读第14卷第3期2007年5月体育学刊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Vol.14No.3May.2007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刘永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在简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以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休闲匮乏和信仰危机现象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休闲与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着力点的设想。休闲与信仰具有内在联系,休闲是通向信仰的必要条件,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而武术本身的习练方法、文化底蕴、传统武德等都具有一定的休闲和
第14卷第3期 2007年5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4 No.3M a y.2007

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

刘永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部,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在简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以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休闲匮乏和信仰危机现象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休闲与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着力点的设想。休闲与信仰具有内在联系,休闲是通向信仰的必要条件,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而武术本身的习练方法、文化底蕴、传统武德等都具有一定的休闲和信仰的要素。因此,充分发掘武术的休闲和信仰价值是武术在现代社会复兴的着力点。 关 键 词:休闲;信仰;武术复兴;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57-04

Working points for Wushu renaissance ——leisure and faith

LIU Yong-fe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Having outlin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Wushu renaiss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based on such a phenomenon as there is the lack of leisure and faith crisis in a modern societ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uch a theoretical conception as basing leisure and belief as the working points for Wushu renaissance. There is an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and faith: Leisur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faith, while faith is a sort of leisure at a higher level. The practicing metho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ditional martial art ethics with respect to Wushu itself contain certain basis of leisure and faith. Therefore, fully exploring the leisure and faith value of Wushu should be a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renaissance in a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leisure; faith ;Wushu renaissance; globalization

收稿日期:2006-12-05

作者简介:刘永峰(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保健。

在文化界、体育界的人士看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美玉。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在现代社会的普通大众眼中,武术更多的是一块璞玉,甚至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民族近现代的民族危亡使我们在救亡图存、西学东渐的进程中,对武术进行了批判、改造,使之逐步走上了竞技、表演的西化道路而逐步脱离了社会大众;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武术在现代社会丧失了其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而自身又尚未探索出实现创新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现代社会要使武术实现从“璞玉”到“美玉”的质变,我们必须寻找武术复兴的着力点,而这样的复兴着力点则必须要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本文认为,休闲与信仰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武术复兴的着力点。

1 武术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我国的武术具有整体性的

特点。作为一种搏杀术,武术是与我国古代的儒释道、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时过境迁,在现代社会,武术不仅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更与现代社会高度的分工细化、专业化等格格不入。这就决定了“原生态”的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复兴过程必然是长期而又艰难的。然而,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却又迫使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武术复兴的策略。

澳大利亚学者戴维·思罗斯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资本对于这个民族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今世界从“经济全球化”向“文化全球化”扩展的深层原因。正是鉴于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实现民族振兴方面的巨大作用,“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急急忙忙地开始清点自

己的文化家底,纷纷出台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各种措施”[1]

在各种保护措施中,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名录,无疑是保护、弘扬本国文化最有影响力的方法。然而,在这场围绕“全球化”、“申遗”而展开的文化大战中,我们所处的态势不容乐观。以武术为例,由于传承不力,武术的许多技艺濒临流失;由于发展道路选择不当,武术在与跆拳道、空手道等的文化争夺中处于下风。

长此以往,我国必将丧失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武技,其结果不仅仅是毁灭古代先人创造的武术文化,使我国体育彻底沦为西方奥林匹克的附庸,更重要的是它将切断我们与古代历史的联系,削弱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的文化竞争力,进而使中华民族难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复兴。因此,努力寻求契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着力点,实现武术复兴,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

2 休闲与信仰着力点的内在联系

武术的复兴可谓是意义重大、迫在眉睫而又困难重重。除了武技整理、理论建构、制度创新等,武术复兴的关键还在于要选准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鉴于武术独特的锻炼方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文认为应以休闲和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的着力点。而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我们也不难发现,休闲与信仰这两个着力点之间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2.1 休闲的个体性、相对性和层次性

作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休闲无疑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然而,关于何为休闲、如何休闲,迄今为止并无定论。查阅有关文献,本文认为在理解休闲时,我们必须注意3点:首先,休闲具有个体性。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依照Godbey的观点,从存在的状态及其精神的角度来讲,“休闲的关键,在于个人对于休闲的体验上,如是否感到自由、无拘束……”[2];在我国,休闲更多体现为一种悠闲文化,悠闲追求的是一种与品位、修养紧密相连的“境界”,而“境界”的追求同样是个体化很强的活动。其次,休闲具有相对性。美国学者戈比[3]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事实上,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享受完全意义上的休闲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休闲总是相对的,它是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获得短暂休憩的需要。而也正是休闲的相对性使得休闲显得弥足珍贵。最后,休闲还是有层次性的。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哲所说“休闲有不可分的3部分;首先是放松……其次是娱乐,提供休闲的转移功能,使我们脱离自己和关注的事情;第三是个人持续发展,使视野开阔,生命更有意义。”[2]

2.2 休闲是通向信仰的必要条件,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

休闲

信仰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人们经过长时间认真和深刻思考的结果。在信仰的建立过程中,休闲有着重要作用。休闲为信仰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休闲的个体性使人们能够在追寻自由的时候有机会思考人生的意义;休闲的相对性使人们能够短暂地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而体验心灵的自由;休闲的层次性使人们有机会逐步提升自由的层次,最终通过建立信仰实现心灵的自由。因此,正如戈比[3]所言,“它(休闲)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采取的行动会给人们带来快乐,“但仅由一时的感官刺激造成的随时而逝的‘快乐’并非深沉的‘内心之爱’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别的、更深层的东西,那样的‘快乐’之后很可能是一种空虚的感觉”[4]。在这个意义上讲,信仰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人们的私欲,避免了“空虚”、“虚幻”的自由,从而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心灵上更真实的自由之境。因此,可以说,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

3 武术复兴的休闲着力点

3.1 现代人需要休闲

虽然休闲被誉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但通过考察休闲兴起的历史不难发现,现代人的休闲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资本和经济力操纵的。这使得现代人的休闲很容易遭到异化,从而使现代人的休闲需要难以真正实现和满足。

另一方面,现代人普遍生活在压力之中,迫切需要休闲。2006年年末,腾迅网评选出的“2006十大狂言”中的前两条可谓是充分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其一是一位“巴士阿叔”对不小心惹到他的青年进行了痛斥、奚落、辱骂、诅咒和威胁,并语出惊人地怒吼出了:“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你干吗挑衅我?”“没解决,没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网络短片《巴士阿叔》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二是一位7岁的小男孩,在妹妹落水后,面对妹妹的呼救,采取了不呼救、不施救的处理方式,而在人们发现其妹妹溺水身亡后,小男孩镇静地说出了“活着那么苦,拉她干什么?”的“狂言”。

两件事情的发生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管窥出现代人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进行休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可以说,以休闲作为着力点是武术复兴的一个充满希望的选择。

3.2 武术与现代人的休闲

武术本质上是一门搏杀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武术演绎出健身、修心、养性、医疗等等功能。毫无疑问,武术的修心养性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休闲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并且武术这种作用也越来越得到西方哲人的认可。美国学者费里乔·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认为:“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第3期 刘永峰: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59

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方法用于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也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每当一个新技术引进社会,人类必然要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静坐、按摩、瑜珈、禅等,都是高情感活动”。

事实上,在技术层面,武术不仅强调身体的柔韧强壮,更注重人体精、气、神之间的配合,所以武术往往与导引、气功等养生术都是紧密相连的。历经千年的发展,武术在运气调息、内守心神、稳定情绪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武术修心养性方面的历史积淀无疑可以为现代人体验休闲及其它高情感提供方法指引。另一方面,自我习练某些武术套路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休闲体验。流畅地完成一套武术套路需要练习者在短时间内做到身心互动、静气凝神。这种紧张-放松的身体活动方式是有利于人们体验休闲的。

在理论层面,武术的习练讲求天人合一,更多倾向于过程的本身和感悟的快乐。因此,武术的武德、创编、拳理等富含中国哲学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习练武术就是一次中国哲学的体验之旅。而哲学的思考是有利于人们获得一种休闲体验的。

4 武术复兴的信仰着力点

4.1 现代人需要信仰

与文化、体育等概念相似,信仰是一个难以给出统一定义的概念,但将信仰视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却是没有争议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的信仰是无处不在的,如经常见到的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文化信仰等都是人们的这种指向未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在具体领域的展开。而作为一种自我意识,一般而言,“信仰的建构有两根支柱:一是真理的建构,一是价值的建构。当两根支柱达到同一高度并且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时,信仰的高楼大厦才能巍然耸立于云霄”[5]。然而,在现代社会,在与人们的休闲、情感密切相关的价值方面,人们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一方面,科学实践造成的生态、社会、伦理等问题,使科学价值丧失了信仰的高度;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下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盛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腐蚀、异化,人们感到了精神的空虚和意义的缺失。西方社会学大师丹尼尔·贝尔[6]就曾洞若观火地指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因此,发掘武术中的人文蕴涵,克服现代人的信仰危机,实现现代人的价值回归,武术应该大有作为。

4.2 武术与现代人的信仰

现代社会是一个纷繁变幻的社会,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指向未来的自我意识的多元化,从而导致现代人信仰的多元化。而武术信仰则是现代人多元化信仰中的一种。按照信仰的一般理解,所谓武术信仰指的应该是人们在武术领域的发展、形成的指向未来的一种自我意识,它形成于武术之中,但又反过来对人们的人生具有一种解释、指导作用。

通过文献考察不难发现,在克服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方面,武术是具备一定的信仰基础的。武术门派众多,但追根溯源,武术大多出于少林、武当。少林佛学无疑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武当的道教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同样深刻。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在一篇遗词中就曾写道:“……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从陈的遗词中“黄庭”、“闷来时造拳”等字眼中,我们就可以隐隐看出其武术——休闲——信仰的生活轨迹。因此,源于少林、武当的各种武术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信仰或价值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在克服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方面,武术中的传统武德也有着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个全息影像,传统武德……,最终都可归结到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等正统的官方价值系统上来……”[7];另一方面,传统武德还具有俗文化的特征。进一步说,官方价值取向使武术的门规戒律大体上保持了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致,这形成了武术对道德观念追寻的传统;俗文化取向使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谚语格言和以武林人物人品及武艺为主的传闻故事,随着这些谚语格言、传闻故事的广泛传播,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为一种准民间信仰。道德观念和民间信仰两种因素在武术中的共存就为武术在克服现代人信仰危机上有所建树奠定了基础。

在经历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危机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有必要对传统社会的智慧予以新的关注。作为一种准民间信仰的武术对克服现代人的信仰危机是有帮助的。“传统武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或被确定的道德意识图景,而是有着生动的具体内容和绵延流动的过程”[7]。武术习练者必须在日常道德、人伦规范、精神品质上严格要求自己,否则是难以在武艺上得到真传或有所成就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习练武术是一个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并逐步由高尚道德引发道德信仰的过程。因此,对武术中的武德进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使之吸纳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武术在克服现代人的信仰危机上将有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和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信仰对人们的人生是具有很强的解释、指导功能,因此,在信仰问题上,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从理论上讲,在现代社会为了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同时又给社会成员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在信仰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做到“一极多元”。即我们必须确立一种主导信仰,而辅以其它信仰。具60体育学刊 第14卷

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兼具较高科学性和价值性的信仰,无疑是我们要倡导的主导信仰。但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信仰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其他的信仰体系。相反,只要引导得当,包括武术信仰在内的其它信仰在满足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上仍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下,对武术中武德等思想层面的东西进行改造,使之与时俱进,是武术以信仰为着力点实现复兴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武术的复兴任重道远。以休闲和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的着力点,是本文在理论上对武术复兴所做出的一种初步设想。需要指出的是,以休闲和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的着力点,更多考虑的是武术在现代大众中的普及问题,而非将武术作为一门搏杀术复兴。然而,正如竞技武术进奥运目的是“曲线”复兴武术一样,以休闲和信仰作为着力点,同样有“曲线”复兴武术的作用。本文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营造习练武术的社会文化氛围,武术作为搏杀术的复兴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参考文献:

[1] 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3-24.

[2] 胡小明,虞重干.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8.

[3]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4.

[4] 刘耳.休闲、信仰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76-77.

[5] 黄慧珍.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J].哲学动态,2002(12):21-22.

[6]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出版社,19:74.

[7] 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8):12-14.

[编辑:李寿荣]

文档

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

第14卷第3期2007年5月体育学刊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Vol.14No.3May.2007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刘永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在简述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以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休闲匮乏和信仰危机现象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休闲与信仰作为武术复兴着力点的设想。休闲与信仰具有内在联系,休闲是通向信仰的必要条件,信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休闲,而武术本身的习练方法、文化底蕴、传统武德等都具有一定的休闲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