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期中生物试卷解析.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5:18
文档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期中生物试卷解析.doc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霉菌B.艾滋病病毒C.乳酸菌D.蘑菇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猫捉老鼠、老马
推荐度:
导读2014-201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霉菌B.艾滋病病毒C.乳酸菌D.蘑菇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猫捉老鼠、老马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霉菌 B. 艾滋病病毒 C. 乳酸菌 D. 蘑菇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

  B. 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

  C. 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

  D. 干旱会使植物萎蔫

 

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猫捉老鼠、老马识途 B. 尺矍拟态、鹦鹉学舌

  C. 大雁南飞、惊弓之鸟 D. 婴儿吮吸、蜘蛛结网

 

4.用显微镜观看“pox”这个词时,会看到以下哪个影像(  )

  A. pox B. xop C. box D. xod

 

5.下列不属于玫瑰花植株结构层次的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系统 D. 器官

 

6.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器具是(  )

  A.  B.  C.  D. 

 

7.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A. 白鳍豚 B. 鲸鱼 C. 黑猩猩 D. 袋鼠

 

8.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 水分的散失

  C. 防腐剂的过量使用 D. 运输途中的挤压

 

9.农业生产中,施化肥的主要作用是为农作物的生活提供(  )

  A. 水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生长激素

 

10.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 种 B. 科 C. 门 D. 纲

 

11.下列关于青春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身高体重不再增加

  B. 变声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

  C. 长“青春痘”才算进入青春期

  D. 萌动性意识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12.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很大伤害.人体的呼吸 系统内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A. 鼻 B. 咽 C. 气管 D. 肺

 

13.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的绿色.关键是煮沸后破坏了(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4.如图为“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示意图”,其中最易萌发的一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某成年病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在临床上称为呆小症.这是由于该人(  )

  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6.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概括错误的是(  )

  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小体型到大体型

  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水生到陆生

 

17.大熊猫、白鳍豚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 哺乳类、鱼类和爬行类 B. 哺乳类、哺乳类和爬行类

  C. 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D. 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

 

18.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19.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其接种的疫苗和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20.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 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

 

21.H7N9亚型禽流感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将病禽深埋或焚烧

  B. 加强疫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加强预防H7N9亚型禽流感的宣传

  D. 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22.如图是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图,图中代码①②③依次为(  )

  A. 基因、DNA、细胞核 B. DNA、细胞核、基因

  C. 细胞核、DNA、基因 D. 细胞核、基因、DNA

 

23.如图为小明家的耳垂调查示意图,已知A表示有耳垂基因,a表示无耳垂基因,由此可推断爸爸的耳垂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D. AA或Aa

 

24.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产生卵细胞的场所、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  )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25.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是(  )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碘液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A. A B. B C. C D. D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分)

26.近亲结婚的危害主要是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判断对错)

 

27.“康泰克”胶囊外包装上标注“OTC”表示该药属于处方药.      .(判断对错)

 

28.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判断对错)

 

29.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判断对错)

 

30.主动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指不吸烟却吸入烟雾)对健康没有损害.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31.请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①      ,②      .

(2)检测淀粉时滴加碘液,淀粉呈现      色.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      平衡的作用.

 

32.不少的交通事故都与酒后驾驶有关.我国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醉酒驾驶将获刑.请回答:

(1)饮酒后,酒精在人体的      系统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

(2)“酒驾”或“醉驾”可通过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来判定.通常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3)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这属于      (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但酒后驾车的司机往往会闯红灯,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      的控制能力,导致行为失控.

 

33.“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在兔年唱起这首童谣,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1)小白兔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骨连接和      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

(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是其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合科学家      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3)兔子的毛色各异,如黑毛和白毛,它们是一对      性状.

(4)“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为了隐蔽洞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影响/适应).

 

 

四、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3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C是腐生性微生物,则C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代表非生物环境,则该图表示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3)若A代表草,B代表牛,则A与B构成      关系.B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调节能力.

 

35.如图是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      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      .

(2)完成受精作用后,[      ]      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      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      共同构成果实.

(3)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      技术.

 

36.蓝蓝没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吃下一块糖后,情况很快好转.午餐蓝蓝吃下一个肉粽和一碗牛肉羹后,感概地说:“再也不能不吃早餐了!”请分析:

(1)蓝蓝吃糖后情况好转,是因为葡萄糖能在细胞的      中被氧化分解,并释放      ,供生命活动需要.

(2)蓝蓝午餐吃肉粽和牛肉羹,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请你给她加道菜:      

(3)肉粽富含淀粉,人体分解淀粉的起始部位是      ,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牛肉富含蛋白质,人体分解蛋白质的起始部位是胃,最终被消化为      .

(4)如图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糖、肉粽、牛肉羹最终在[      ]      完成消化,参与消化的有:肠腺分泌的肠液、      分泌的胰液和[      ]      分泌的胆汁.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37.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小琳作出“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清水,向内连续吹气3分钟,再等体积分装至3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cm的圆形叶片30片,各取10片浸没在3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3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1枝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2枝卫生香,如图所示;

⑤打开台灯30分钟后,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圆形叶浮起的数量依次为10片、4片和2片.

(1)小琳具体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所采取的方法属于      

(2)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      .

(3)步骤⑤,圆形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      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小琳的假设?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避免      .

 

3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量(单位:千焦)

1 9.58 12.39

2 9.85 13.86

3 9.76 13.86

(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      ,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      值,减少误差.

(3)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

(4)由上述实验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      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霉菌 B. 艾滋病病毒 C. 乳酸菌 D. 蘑菇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身体结构就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 解:A、霉菌、D蘑菇属于真菌,C乳酸菌是细菌,都有细胞结构.

B、艾滋病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B

点评: 关于病毒的结构可与和细菌、真菌的结构比较记忆.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

  B. 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

  C. 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

  D. 干旱会使植物萎蔫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 解: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是浮游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CD、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干旱会使植物萎蔫,都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BC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猫捉老鼠、老马识途 B. 尺矍拟态、鹦鹉学舌

  C. 大雁南飞、惊弓之鸟 D. 婴儿吮吸、蜘蛛结网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尺矍拟态、大雁南飞、婴儿允吸,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猫捉老鼠、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惊弓之鸟.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4.用显微镜观看“pox”这个词时,会看到以下哪个影像(  )

  A. pox B. xop C. box D. xod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解答: 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A:“pox”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xod”,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xo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ox”,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box”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xoq”,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xo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ox”,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倒立的像.学生容易误选“C”或“B”.

 

5.下列不属于玫瑰花植株结构层次的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系统 D. 器官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 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据此解答.

解答: 解:玫瑰花植株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动物体少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6.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器具是(  )

  A.  B.  C.  D. 

考点: 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分析: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一端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轻轻放平,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据此解答.

解答: 解:根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可知,此实验需要的器材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等,刀片在此实验中用不到.

故选:B

点评: 如何制作临时装片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验操作掌握.

 

7.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A. 白鳍豚 B. 鲸鱼 C. 黑猩猩 D. 袋鼠

考点: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分析: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有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鲸鱼、大鲵、丹顶鹤、朱鹮等,据此解答.

解答: 解:A、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物种,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A正确;

B、鲸属于哺乳动物,终生生活在大海,完全适应于海中生活,不管是南极附近海域或北冰洋,也不管是赤道水域或沿岸海区,都可以是它们的活动区域.因此不是我国特有的动物.B错误;

C、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人类的近亲,四大类人猿之一,它们是现存与人类血缘最近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原产地在非洲西部及中部.C错误;

D、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8.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 水分的散失

  C. 防腐剂的过量使用 D. 运输途中的挤压

考点: 食品的原因.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食品变质的原因,思考作答.

解答: 解: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变质.因此食物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掌握食品的原因,分析题意 即可作答.

 

9.农业生产中,施化肥的主要作用是为农作物的生活提供(  )

  A. 水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生长激素

考点: 合理施肥.

分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解答: 解: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能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故选:B

点评: 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能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10.在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所含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程度最高的是(  )

  A. 种 B. 科 C. 门 D. 纲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单位大小方面来解答.

解答: 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相似程度最高.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11.下列关于青春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身高体重不再增加

  B. 变声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

  C. 长“青春痘”才算进入青春期

  D. 萌动性意识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考点: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解答: 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A错误;

B、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出现变声现象,男女变声的过程约持续6一8个月,此期间要避免大喊大叫,少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声带发生病变.声带位于呼吸道的喉部,B正确;

C、长青春痘是受青春期激素分泌的影响引起的,不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C错误;

D、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解答.

 

12.近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很大伤害.人体的呼吸 系统内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

  A. 鼻 B. 咽 C. 气管 D. 肺

考点: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下:

据此解答.

解答: 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其中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所以人体的呼吸系统内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温暖作用的结构是鼻.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鼻腔对吸入气体的作用,注意掌握.

 

13.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的绿色.关键是煮沸后破坏了(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考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分析: 细胞膜能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选择性.一般地说,对细胞有益的物质可以进入,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所以说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细胞膜被破坏,叶绿素渗出,使水的颜色变绿.

解答: 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把青菜放入沸水,沸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符合题意;

C、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关键点: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14.如图为“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示意图”,其中最易萌发的一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 由题意可知,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①③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②③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③④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可以得出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解答: 解:实验中只有③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能萌发.

故选:C

点评: 设计探究式实验,要注意惟一变量即所要探究的条件.

 

15.某成年病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在临床上称为呆小症.这是由于该人(  )

  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 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考点: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作用.

解答: 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智力正常,不符合题意;

B、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肢端肥大症,不符合题意;

C、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符合题意;

D、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激素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16.对生物进化规律的概括错误的是(  )

  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小体型到大体型

  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水生到陆生

考点: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分析: 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由小体型到大体型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选:B

点评: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17.大熊猫、白鳍豚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 哺乳类、鱼类和爬行类 B. 哺乳类、哺乳类和爬行类

  C. 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D. 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

考点: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动物的分类.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特点、所属类别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中国国宝”.属于恒温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内有膈;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恒温水生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属于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卵自然孵化,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化石”.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8.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解答: 解:A、若此图表示完全变态的昆虫,则①为卵期,②为幼虫期,③为蛹期,④为成虫期,A错误;

B、若图表示家蚕的发育,则①为卵期,②为幼虫期,③为蛹期,④为成虫期,幼虫吐丝做茧,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幼虫期.B正确;

C、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C错误;

D、蜜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卵→②幼虫→④成虫,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的发育过程.

 

19.给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其接种的疫苗和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 抗原,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 (1)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5)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 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的角度讲,注射疫苗是为了发挥机体的免疫作用.注入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0.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使原尿形成尿液

  D. 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无机盐

考点: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此题考查肾脏的结构,要明确肾单位的组成,知道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 解: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是一种双层壁的囊,它包在肾小球的周围,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不正确的是D.

故选:D.

点评: 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

 

21.H7N9亚型禽流感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将病禽深埋或焚烧

  B. 加强疫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加强预防H7N9亚型禽流感的宣传

  D. 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考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A.将病禽深埋或焚烧属于控制传染源.

B.加强疫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加强预防H7N9亚型禽流感的宣传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A

点评: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但具体措施的判断往往有一定难度,需要仔细体会.

 

22.如图是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图,图中代码①②③依次为(  )

  A. 基因、DNA、细胞核 B. DNA、细胞核、基因

  C. 细胞核、DNA、基因 D. 细胞核、基因、DNA

考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 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等方面来解答即可.

解答: 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图中1、2、3、依次表示细胞核、DNA、基因.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基因、DNA、染色体、概念及与细胞核的关系.

 

23.如图为小明家的耳垂调查示意图,已知A表示有耳垂基因,a表示无耳垂基因,由此可推断爸爸的耳垂基因组成是(  )

  A. AA B. Aa C. aa D. AA或Aa

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 解:已知A表示有耳垂基因,a表示无耳垂基因,因此小明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一定来自有耳垂的爸爸,因此可推断爸爸的耳垂基因组成是Aa.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产生卵细胞的场所、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  )

  A. ②①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考点: 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

解答: 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③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②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①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故选:C

点评: 关键是正确记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5.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是(  )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碘液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分析: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

(3)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解答: 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组成它的细胞也几乎是透明的;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故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A正确;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B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而清水不能溶解叶绿素.C错误;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用碘液染色.其目的是检验是否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分)

26.近亲结婚的危害主要是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 (判断对错)

考点: 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解答: 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故答案为:√.

点评: 在近亲血缘之间,无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基因,有很多相同的,且血缘越近,相同的基因就越多.

 

27.“康泰克”胶囊外包装上标注“OTC”表示该药属于处方药. × .(判断对错)

考点: 安全用药的常识.

分析: 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解答: 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

故答案为:×

点评: 关键点:非处方药简称OTC.

 

28.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 (判断对错)

考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 解: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常一团团地附着在水草上,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青蛙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注意抱对不是交配,是为了提高卵的受精率.

 

29.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 .(判断对错)

考点: 青少年保持正确姿势的意义.

分析: (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2)不同时期骨的成分如表: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解答: 解:通过分析可知,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无机物少于,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这样的骨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故答案为:×

点评: 明确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人群骨的特点.

 

30.主动吸烟有害健康,被动吸烟(指不吸烟却吸入烟雾)对健康没有损害. × (判断对错)

考点: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分析: 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癌症.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

解答: 解: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吸烟的危害,注意灵活答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31.请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① 水 ,② 光能 .

(2)检测淀粉时滴加碘液,淀粉呈现 蓝 色.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 碳﹣氧 平衡的作用.

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分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 解:(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所以,反应式中①是水,②是光能.

(2)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所以,检测淀粉时滴加碘液,淀粉呈现蓝色.

(3)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故答案为:(1)水;光能;(2)蓝;(3)碳﹣氧.

点评: 正确读懂图和正确的书写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不少的交通事故都与酒后驾驶有关.我国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醉酒驾驶将获刑.请回答:

(1)饮酒后,酒精在人体的 消化 系统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右心房 .

(2)“酒驾”或“醉驾”可通过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来判定.通常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静脉 .

(3)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这属于 复杂反射 (填“简单反射”或“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但酒后驾车的司机往往会闯红灯,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 小脑 的控制能力,导致行为失控.

考点: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血液循环的途径;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分析: 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

解答: 解:(1)饮酒后,酒精在人体的消化系统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随着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再需要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然后由主动脉运往全身.

(2)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

(3)正常情况下司机看到红灯会将车停下,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小脑能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可见题中叙述的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小脑,导致行为失控.

故答案为:(1)消化;右心房;

(2)静脉;

(3)复杂反射;反射弧;小脑.

点评: 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反射、脑的功能、酗酒的危害等,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33.“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在兔年唱起这首童谣,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1)小白兔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骨连接和 骨骼肌 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

(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是其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合科学家 达尔文 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3)兔子的毛色各异,如黑毛和白毛,它们是一对 相对 性状.

(4)“兔子不吃窝边草”是为了隐蔽洞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影响/适应).

考点: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2)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3)在遗传学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解答: 解:(1)小白兔属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条件反射,小白兔一有危险马上逃跑的反应属于条件(复杂)反射;这是其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在生存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3)在遗传学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兔子的毛色各异,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4)生物是在长期的选择中进化的,是属于一种适应环境的表现,有一点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窝,减少天敌发现.

故答案为:(1)骨骼肌;

(2)达尔文;

(3)相对;          

(4)适应.

点评: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需对所学知识认真梳理.

 

四、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3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若C是腐生性微生物,则C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者.

(2)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代表非生物环境,则该图表示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

(3)若A代表草,B代表牛,则A与B构成 捕食 关系.B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太阳能 .

(4)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 调节能力.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图中的D代表非生物环境;A属于生产者,它能够从无机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以A生产者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能分解A植物的残枝落叶和B动物的遗体粪便,属于分解者.A、B、C都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

解答: 解:(1)C是腐生性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

(2)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即生物圈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牛吃草,则A与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是牛,它以草为食,从草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草中的能量是其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故答案为:(1)分解者;(2)生物圈;(3)捕食;太阳能;(4)自动.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

 

35.如图是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传粉 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 精子 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 受精作用 .

(2)完成受精作用后,[ ④ ] 胚珠 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③ ]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 种子 共同构成果实.

(3)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 组织培养 技术.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

分析: 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图中①花药,②花粉管,③子房壁,④胚珠.

解答: 解:(1)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形成种子,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②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如图:

(3)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答案为:(1)传粉;精子;受精作用;

(2)④;胚珠;③;子房壁;种子;

(3)组织培养.

点评: 明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6.蓝蓝没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吃下一块糖后,情况很快好转.午餐蓝蓝吃下一个肉粽和一碗牛肉羹后,感概地说:“再也不能不吃早餐了!”请分析:

(1)蓝蓝吃糖后情况好转,是因为葡萄糖能在细胞的 线粒体 中被氧化分解,并释放 能量 ,供生命活动需要.

(2)蓝蓝午餐吃肉粽和牛肉羹,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请你给她加道菜: 炒青菜 

(3)肉粽富含淀粉,人体分解淀粉的起始部位是 口腔 ,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牛肉富含蛋白质,人体分解蛋白质的起始部位是胃,最终被消化为 氨基酸 .

(4)如图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糖、肉粽、牛肉羹最终在[ ④ ] 小肠 完成消化,参与消化的有:肠腺分泌的肠液、 胰腺 分泌的胰液和[ ① ] 肝脏 分泌的胆汁.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解答: 解:(1)葡萄糖被吸收后,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物质交换进入人体细胞.人体细胞内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肉粽和牛肉羹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类等物质盐,但是缺乏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所以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请你给她加道炒青菜.

(3)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内,消化淀粉、蛋白质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

(4)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人体的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参与消化的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

故答案为:(1)线粒体;能量

(2)炒青菜

(3)口腔;胃

(4)④小肠;胰腺;①肝脏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

 

五、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37.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小琳作出“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清水,向内连续吹气3分钟,再等体积分装至3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cm的圆形叶片30片,各取10片浸没在3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3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1枝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2枝卫生香,如图所示;

⑤打开台灯30分钟后,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圆形叶浮起的数量依次为10片、4片和2片.

(1)小琳具体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 ?所采取的方法属于 实验法 

(2)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 进行对照 .

(3)步骤⑤,圆形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氧气 ,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 甲 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小琳的假设? 不能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避免 偶然性 .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这是一个探究雾霾天气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实验,甲组实验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雾霾造对植物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而实验探究一般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和交流讨论六个步骤,所以提出的问题是:雾霾天气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或无)影响吗?;采用的方法是实验法;

(2)卫生香燃烧放出大量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2.5大量增加,其中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所以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3)在步骤⑤各装置中的圆形叶片上浮,是因为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叶片上浮,甲装置的,叶片上浮的多,说明甲装置释放的氧气量最多,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小琳作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实验结果是“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所以实验结果不能支持小琳的假设;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1)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实验法

(2)进行对照

(3)氧气;甲

(4)不能;偶然性

点评: 解答此题要掌握探究实验的实验过程.

 

3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千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 量(单位:千焦)

1 9.58 12.39

2 9.85 13.86

3 9.76 13.86

(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 燃烧 ,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处理时,应取 平均 值,减少误差.

(3)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帮忙分析他们测得数据偏低的原因: 由于有热量散失.因此,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高 (写出一点即可).

(4)由上述实验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小肠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 呼吸 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考点: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分析: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解答: 解:(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燃烧,有利于实验操作.

(2)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对表格中六组的数据进行计算取平均值.

(3)由于有热量散失.因此,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高.

(4)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们在人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故答案为:(1)燃烧;(2)平均;(3)由于有热量散失.因此,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高;(4)小肠;呼吸.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

 

文档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期中生物试卷解析.doc

2014-201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一中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霉菌B.艾滋病病毒C.乳酸菌D.蘑菇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3.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猫捉老鼠、老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