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能熟练的运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第五章和第七章都学习到了金属以及它们的一些性质,而且总结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还能记得金属活动顺序表吗?请你把它补充完整。(幻灯片)
K Ca Na ( )Al( ) ( ) Sn Pb (H) (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小结: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讨论:那么我们知道金属活动顺序有哪些应用呢?常见的金属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
小结:常见的金属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我们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跟酸、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以及反应速度的快慢。
提问: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金属跟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反应,哪些金属能跟酸反应且发出氢气?
讨论后师生小结:(幻灯片)
1、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
2、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否则得不到氢气。
3、Fe跟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练习1】:下列金属能跟酸反应而放出氢气的是(A)
(A)Fe和稀H2SO4 (B)Ag和稀HCl
(C)Zn和HNO3 (D)Al和浓H2SO4
【练习2】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他取等质量的金属,使之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据此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B)
| 金 属 | 是否放出气体 | 收集20mL气体所需时间 |
| A | 是 | 3s |
| B | 不 | / |
| C | 是 | 35s |
| D | 是 | 80s |
C、C > A > D > B D、B > D > C > A
【练习3】不能由金属跟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C)
( A) MgSO4 (B) FeSO4 (C)CuSO4 (D) Al2(SO4)3
【练习4】有一同学在实验室中不小心把铁粉混到铜粉中了,请你和他一起设计的实验把铜粉中的铁粉除去。你有什么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① ②
讲解:通过这个题目我们来看看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
1、反应物中金属单质( K、Ca、Na )必须是排在盐中金属元素的前面。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
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即此反应只能发生在溶液中。
3、Fe跟盐溶液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我们来看一下下列反应那一个是正确的:
【练习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2AgCl=2Ag+CuCl2 (B)Zn+2AgNO3=2Ag+Zn(NO3)2
(C )2Na+CuSO4=Cu+Na2SO4 (D)2Fe+3CuCl2=2FeCl3+3Cu
【练习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Cu(NO3)2 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虑渣中只含一种金属,该金属是:
(A) Fe (B)Cu (C) Ag (D) Zn
【练习7】向含有CuCl2、ZnCl2、HCl 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A) ZnCl2、HCl (B) FeCl2、CuCl2 (C)CuCl2 、HCl (D) ZnCl2 、FeCl2
【练习8】 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铜片放入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
(1)以上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是
(2)要确定上述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
的实验,理由是
【练习9】学校实验室废液桶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污染而且造成浪费。某准备结合学习的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设计了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的问题:
加入足量的溶液Y
加入过量的金属X 过滤、洗涤
过滤
金属X是 ,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 ,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金属活动顺序表有什么新的认识?
思考题:
【练习10】将锌片投入下列盐溶液反应后,能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MgCl2 (B)CuCl2 (C) Hg(NO3)2 (D) Al(NO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