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8:08
文档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说明..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1电算表格内容、适用范围和使用说明1.1空气状态点计算表已知某空气状态点的任意2个常用参数,求其他参数:1、已知干、湿球温度;2、已知干球温度、相对湿度;3、已知干球温度、含湿量;4、已知干球温度、焓值;5、已知含湿量、焓值。1.2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表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室内热湿负荷、人员所需新风量、冬夏季新风状态、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注:冬季当室内热湿负荷低于设计工况时,空气处理机组则需要较大的加热和加湿量,因此冬季工况表中填入的热湿负
推荐度:
导读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1电算表格内容、适用范围和使用说明1.1空气状态点计算表已知某空气状态点的任意2个常用参数,求其他参数:1、已知干、湿球温度;2、已知干球温度、相对湿度;3、已知干球温度、含湿量;4、已知干球温度、焓值;5、已知含湿量、焓值。1.2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表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室内热湿负荷、人员所需新风量、冬夏季新风状态、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注:冬季当室内热湿负荷低于设计工况时,空气处理机组则需要较大的加热和加湿量,因此冬季工况表中填入的热湿负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

1 电算表格内容、适用范围和使用说明

1.1 空气状态点计算表

已知某空气状态点的任意2个常用参数,求其他参数:

1、已知干、湿球温度;

2、已知干球温度、相对湿度;

3、已知干球温度、含湿量;

4、已知干球温度、焓值;

5、已知含湿量、焓值。

1.2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表

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室内热湿负荷、人员所需新风量、冬夏季新风状态、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

注:冬季当室内热湿负荷低于设计工况时,空气处理机组则需要较大的加热和加湿量,因此冬季工况表中填入的热湿负荷值应适当考虑开机时室内较低负荷的数值。

1.2.1夏季工况计算表

1、表1:已知室内温湿度,求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量、送风参数、冷却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允许采用最大送风温差的一般典型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计算。见图1.2.1-1处理过程1(实线)。

2、表2:已知室内温度、允许送风温差,求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量、送风参数、冷却量、冷凝水量和室内相对湿度等。可用于要求较小送风温差、但又不采用二次加热或二次回风的空调系统(例如下送风舒适性空调),可根据计算结果校核室内相对湿度能否满足要求。见图1.2.1-1处理过程2(虚线)。

图1.2.1-1 采用最大送风温差的一次回风系统夏季处理过程

3、表3:已知室内温湿度、允许送风温差,求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量、送风参数、冷却量、再热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要求较小的送风温差,不再热不能满足室内湿度要求的情况,以及热湿比较小,采用再热才能将送风状态点处理至热湿比线上的情况等。见图1.2.1-2处理过程。

图1.2.1-2 带二次加热的夏季一次回风系统处理过程

4、表4:已知室内温度、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求室内相对湿度、机组送风参数、冷却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已按表1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风量,但无室内湿度控制措施(二次加热等)的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在室内热湿负荷减小(部分负荷)时,进行室内湿度等校核计算。此外也适用于需全年送冷内区夏季空气处理机组送风参数的求解计算(对于需全年送冷的内区,冬夏负荷相差不大,但冬季室内设定温度较低,而送风温度不能过低,即冬季送风温差小于夏季送风温差,因此冬季送风量大于夏季,应按冬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见图1.2.1-1处理过程(虚线)。

1.2..2 冬季工况计算表

1、表1:已知室内温湿度、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求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加热量、加湿量等。适用于已经按夏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风量(对应上述1.2.1表1、2、3的计算结果),计算冬季加热量和加湿量的典型情况。见图1.2.2-1实线(等焓加湿)和虚线(等温加湿)2种处理过程。

图1.2.2-1一次回风系统冬季等温或等焓加湿处理过程(送热风)

2、表2:已知室内温湿度、允许送风温差,求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量、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加热量、加湿量等。一般用于需全年送冷的内区,且有最大送风温差的,按冬季工况选择空气处理机组的情况。见图1.2.2-2实线(等焓加湿)和虚线(等温加湿)2种处理过程。

图1.2.2-2一次回风系统冬季等温或等焓加湿处理过程(送冷风)

1.3  夏季工况二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

基本已知数据:夏季室内热湿负荷、人员所需新风量、室内温湿度、夏季新风状态

已知允许送风温差,求总送风量、二次回风量、空气处理机组冷却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夏季采用二次回风以达到要求的较小送风温差的情况。

注:由于冬季使用二次回风系统意义不大,可关闭二次回风阀,按一次回风计算,因此只编制了夏季工况计算表。处理过程见图1.3

图1.3夏季二次回风系统处理过程

1.4 定风量置换通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

 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室内下区余热余湿、上区余热、人员所需新风量、室内温湿度、冬夏季新风状态、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

1.4.1 夏季工况

1、表1:已知送风温差,求送风量、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冷却量、再热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按夏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的情况。

2、表2:已知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求送风温差、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冷却量、再热量、冷凝水量等。适用于已经按冬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的情况。

1.4.2 冬季工况

1、表1:已知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求送风温差、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加热量、加湿量等。适用于已经按夏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的情况。

2、表2:已知送风温差,求送风量、送风参数、空气处理机组加热量、加湿量等。适用于按冬季工况确定空气处理机组送风量的情况。

注: 1) 置换通风系统的回风温度不能直接取室内温度,而是室内温度吸收上部余热后的温度。

2) 夏季室内余热余湿量低于设计负荷时,定风量系统送风温度应高于设计工况,其再热量也应大于设计值。因此应适当考虑开机时的室内较低负荷,人为确定低负荷送风温度S’,计算空气处理机组的实际再热量。

3) 置换通风一般用于全年送冷的内区空调,因此冬季工况计算按室内负荷为冷负荷编制。

4) 冬季室内加热量应适当考虑开机时的室内较低负荷,人为确定低负荷送风温度S’,增大加热量。

5) 当冬夏季室内余热余湿量和热湿比不相同,但采用相同送风量时,应按冬季和夏季的送风温差均不超过允许值分别进行计算,取送风量较大者为机组风量,其他季节反求送风温差;

6) 处理过程见图1.4,脚标d表示冬季过程,x表示夏季过程,冬季等焓加湿为实线,等温加湿为虚线;

图1.4置换通风系统冬夏季处理过程

1.5 新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

 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送风温湿度、空气处理机组处理新风量、冬夏季新风状态、夏季新风处理状态点(仅限于“等焓”或“等湿”),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

1.5.1夏季工况

1、表1:适用于不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处理过程如图1.5.1-1~2;

图中的Ln为风机盘管的送风状态点;

图1.5.1-1夏季新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含湿量状态的过程

图1.5.1-2夏季新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焓量状态的过程

2、表2:适用于采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热回收类型”分为“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处理过程如图1.5.1-3~6。

图1.5.1-3夏季新风经全热回收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含湿量状态的过程

图1.5.1-4夏季新风经全热回收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焓状态的过程

图1.5.1-5夏季新风经显热回收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含湿量状态的过程

图1.5.1-6夏季新风经显热回收后被处理至与室内空气等焓状态的过程

1.5.2冬季工况

1、表1:适用于不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处理过程如图1.5.2-1。

图1.5.2-1冬季新风处理过程(虚线为等温加湿,实线为等焓加湿)

2、表2:适用于采用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热回收类型”分为“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处理过程如图1.5.2-1~2。

图1.5.2-1冬季新风经全热回收后的处理过程(虚线为等温加湿,实线为等焓加湿)

图1.5.2-2冬季新风经显热回收后的处理过程(虚线为等温加湿,实线为等焓加湿)

1.6 电算表操作和使用说明

1、应仔细阅读本说明和附图,选择与工程的处理过程相适应的电子计算文件。

2、打开电子文件,按对话框提示启用宏。

3、表中兰底色格内为必须输入的已知数据,粉底色格对应项目为计算结果。

4、表格中最后两列(无填充色)为计算过程数据,可不打印。

5、复制计算表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不在同一sheet中复制,若要在同一sheet中复制,须对表中应用的宏做相应修改。

6、应将计算结果与I-D对照,检查是否与处理过程相符,可采用纸制或电子版I-D图。

2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2.1 基本公式

1、

2、当T= -100~0℃时

3、当T=0~200℃时

4、

5、,一般取A=0.000667;

6、

7、

8、

9、

10、

2.2 全空气系统送风含湿量通过下式求得

2.3 二次回风系统计算过程

1、总送风量由下式求得(已知室内空气状态,,和送风温差):

2、通过表冷器的风量由下式求得:

其中机器露点为热湿比线与=90%相对湿度线的交点(与一次回风系统相同)

3、二次回风量 

2.4 新风热回收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公式

1、新风侧热回收效率

(仅用于全热回收)

(仅用于全热回收)

  2、排风侧热回收效率

3、热平衡

4、热回收量

5、显热回收新风出口焓值

2.5公式中的变量

2.5.1一般公式变量

-湿空气焓,kJ/kg干空气。       

-干球温度,℃。       

-含湿量,g/kg干空气。       

-水蒸气分压力,Pa。       

-当地大气压力,Pa。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相对湿度。       

-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湿球周围的空气流速,一般取≥2.5m/s。       

-热湿比,kJ/kg。       

-室内余热,kW。       

-室内余湿,kg/h。       

-绝对温度,K。       

-送风量,m3/h。       

2.5.2 热回收公式变量

-新风进口干球温度,℃。

-新风出口干球温度,℃。

-排风进口干球温度,℃。

-排风出口干球温度,℃。

-新风进口含湿量,g/kg干空气。

-新风出口含湿量,g/kg干空气。

-排风进口含湿量,g/kg干空气。

-排风出口含湿量,g/kg干空气。

-新风进口焓值,kJ/kg干空气。

-新风出口焓值,kJ/kg干空气。

-排风进口焓值,kJ/kg干空气。

-排风出口焓值,kJ/kg干空气。

-新风侧热回收效率。

-排风侧热回收效率。

-新风量,m3/h。

-排风量,m3/h。

-热回收量,kW。

-空气密度,kg/m3。

3电子版I-D图使用说明

1.双击打开电子版I-D图;

2.用鼠标右键弹出工具栏;

3.状态点的添加、修改、删除:单击工具栏中的“管理状态点”选项,弹出“状态点管理”对话框,输入状态点名称及任意两个参数,单击对话框右下角“+”选项,即可添加状态点,话框右下角的 “M”和“-”,分别代表修改、删除状态点;

4.热湿过程线:单击工具栏中的“管理热湿过程线”选项,弹出“热湿过程线管理”对话框,若已知热湿过程线的起始状态点,则输入热湿过程线的起始状态点名称、热湿过程线名称及风量,即可画出;若已知热湿比和热湿过程线起始状态点的任一点,则输入热湿比、已知点名称、风量、热湿过程线名称,单击确定后,即弹出对话框,输入热湿过程线另一点的名称和干球温度,输入完毕后,热湿比线即可画出;

5.混合过程线(画混合过程线之前,必须先确定新、回风状态点):单击工具栏中的“管理混合过程线”选项,弹出“混合过程线管理”对话框,输入混合过程线的新风、回风、混合点、混和过程线名称及新风量、总风量,确定即可;

6.I-D图的打印: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位图到剪贴版”选项,先把I-D图粘贴到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再进行打印。

7.单击工具栏中的“焓湿图属性”选项,弹出“焓湿图属性”对话框,可以对I-D图的背景、前景颜色、I-D图显示的温湿度范围等进行设定,要恢复默认设置,单击工具栏中的“恢复全图到默认状态”选项即可;

文档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说明..

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1电算表格内容、适用范围和使用说明1.1空气状态点计算表已知某空气状态点的任意2个常用参数,求其他参数:1、已知干、湿球温度;2、已知干球温度、相对湿度;3、已知干球温度、含湿量;4、已知干球温度、焓值;5、已知含湿量、焓值。1.2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计算表基本已知数据:冬夏季室内热湿负荷、人员所需新风量、冬夏季新风状态、冬季加湿方式(仅限于“等焓”或“等温”加湿)注:冬季当室内热湿负荷低于设计工况时,空气处理机组则需要较大的加热和加湿量,因此冬季工况表中填入的热湿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