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时间:2014.01.31~02.06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龟裂(jūn) 喋血 老趼(jiǎn) 殒身不恤(xù) 流觞曲水
B.萌蘖(niè) 磨厉 桀骜(ào) 咬文嚼字(jué) 画地为牢
C.鲑鱼(ɡuī) 修葺 诓骗(kuànɡ) 长歌当哭(dānɡ) 皇天厚土
D.螫针(shì) 篇幅 赁屋(lìn) 奴颜婢膝(bēi) 金榜提名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 ▲ ,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② 你不能尽由着人家说,自己看也不看, ▲ 就把合同给签了。
③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 ▲ 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④ 有人说:感情这东西,一旦投入,就好像溺水的人抱着根木头,死不放手;就像飞蛾看到火一样,明知前面就是危险也 ▲ 。
A.浑浑噩噩 糊里糊涂 义无反顾 殒身不恤
B.糊里糊涂 浑浑噩噩 义无反顾 殒身不恤
C.糊里糊涂 浑浑噩噩 殒身不恤 义无反顾
D.浑浑噩噩 糊里糊涂 殒身不恤 义无反顾
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材料一 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刚刚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四川的彭山县莲花坝村村民又开始联名上书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和挖掘,期望能确认该墓是“刘备墓”。这无疑又是一颗“社会新闻”类的重磅。尽管所谓彭山“刘备墓”目前存在的疑问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一些人憧憬的经济“前景”:慕名而来的游客,规划的景区,红火的“农家乐”……地下的坟茔,分明已演变成很多人眼中的“金矿”。
材料二 “考古界不会主动去找刘备墓、孙权墓,希望大家不要把‘考古’和‘挖宝’混淆起来。”面对愈演愈烈的“皇坟热”,一名考古专家痛心地表示。他说,搞考古的人都反对挖墓,现在很多古墓的发掘是因为基建或者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挖掘。
▲
4.阅读下面的材料,就是否应该禁止青少年看电视娱乐节目问题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专家提醒,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不仅对其自身有害,还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由深刻变浅薄,影响国家未来发展。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 讯:审问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偿:赔偿 D.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3分)
①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④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屈招,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伕,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伕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耐心劝说;对于杀人造成社会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杀一儆百,达到了警示的目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事君鲜有克终者。(3分)
(2)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全诗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2)诗中“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赏析(4分)
(3)有评论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 (庄子《逍遥游》)
(3) 其视下也, ▲ 。 (庄子《逍遥游》)
(4) ▲ ,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中《渔父》)
(5) ▲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6) ▲ ,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7)夕阳古道无人语,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8)流言,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坛坛罐罐
余世磊
①不要说,要砸碎坛坛罐罐的。在乡下,居家过日,可少不了这些坛坛罐罐。
②坛坛罐罐的,大部分都放在木楼上。楼上通风,干燥,有利于收藏,又使地下腾出不少地方。
③去年的一坛绿豆,还剩下一些没有吃完,几乎把它忘记了。某日忽然记起来,搭了梯子,踢踢踏踏上楼去,找到了那个坛子。打开坛盖,有一股隔年的气息,淡淡地飘过来。还有几只蛾子,小如米粒,急不可耐地飞了出来。是哟,绿豆就是让人吃的,人舍不得吃,虫就要来吃了。那绿豆虫儿,在豆里生,在豆里长,靠豆吃豆,长大了,打个洞,变成那些蛾子飞出来。没有谁可以怪罪的。乡下的生活,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被风吹落了,被雨淋湿了,被虫子蛀了,被鸟儿啄了。
④又一年,入夏,开始收蚕豆、豌豆,接下来收大麦、小麦。刚刚出荚的蚕豆,青黛色的,放到太阳下,直到晒得干透了,才可收进坛子里。黄黄的阳光的颜色,也便留在了其上,晒得愈久,那黄色愈深,愈老成。春雨肯定不同寻常,落在不同的物件上,再经过春风一吹,那些物件儿,像发生了某种反应似的,有了不同的颜色和质地。油菜花黄,萝卜花蓝,满山的映山红红得像火。你来看看,这一坛刚收的白豌豆,灰豌豆,虽混淆在一起,但白就是白,灰就是灰,颜色涂得那么均匀,明亮。大麦先黄,不错,像个老大的样子,麦穗儿更高,麦芒儿更长,麦粒儿更加壮实。等到腊月里,取出这些大麦,熬一锅麦芽糖,甜死人的。小麦随后也就黄了,把小麦割回家,选个晴朗的日子,晒场,打麦。在场上,随便抓起一把小麦粒,然后,摊开手,用嘴一吹,麦芒和麦壳飞去,剩下一掌黄亮亮的金粒儿。多好,今年的小麦又多收了三五斗,得找个更大的罐,才能装得下呀!
⑤专门择了一些个大、滚圆的黄豆,留作种,装在一只布袋里。春三月,去种黄豆,究竟把那个布袋放在了哪个坛或罐里?时间一长,真的记不清了。一个上午,这个坛翻翻,那个罐找找。一不小心,碰翻了一只空坛,坛盖从楼板上滚过,落到地上,摔得粉碎,心疼了好一阵。昨天装了几升小麦,到面坊里换了挂面,今天又要把那个大罐打开,大罐肯定一百个不情愿。大罐的那点心思,谁不知道呢?它好不容易装了一罐小麦,又被装走了几升,将心比心,它肯定有些舍不得呀!窗外不远,就是自家的田埂,早已整修一新,填上新泥,等着种上黄豆,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人来,便打发那只斑鸠来,站在屋顶上,催过好多遍了。终于在装大麦的罐里,找到了那袋黄豆种,快快拿到田埂上,把它们种下去。不用锄,不用铲,用一根小竹扦,在泥里扎个小洞,丢进几粒黄豆种。再抓一把沙土,盖住小洞,像盖上一床又轻又软的棉被。是在三四天后的一个夜晚,那些蒙头大睡的小家伙们,仿佛醒来了,觉得憋闷得难受,把盖着的那床被子,使劲一蹬,露出两只肥大、青青的脚丫子。
⑥破罐子,莫要破摔,留着。缺了一个口,凑合着还能用,破成两半的,找根铁丝箍起来。养一棵花,不养兰,不养美人蕉,养一棵好养的月月红。放在门口,多么漂亮的月月红,红在月月。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节》
11.“在场上,随便抓起一把小麦粒,然后,摊开手,用嘴一吹,麦芒和麦壳飞去,剩下一掌黄亮亮的金粒儿。”这几句话描写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2.画横线部分的叙写,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6分)
13.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处“红在月月”的理解。(4分)
14.作者为什么选择坛坛罐罐作为写作对象来阐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和谐文化建设:自然美的和谐价值
①审美文化因其独特魅力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美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心灵守护的双重作用。关注自然美中的和谐价值,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②环境美学中“肯定美学派”曾提出“自然全美”的主张,代表人物伽德洛维奇将其观点总结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是自然中的所有东西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二是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肯定的审美价值不可比较和分级。自然是有机的生命体,它本身具有的审美特质,因而可将自然美定义为生命之美,即自然界的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美。自然是自由的最高象征。因此,自然美又可定义为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这就意味着自然美的自我完成性质,决定着“自由”的本性可以代表美的最高理想,因而其审美价值高于艺术美。“自然全美”的观点尽管存在某种程度上贬低艺术美创造之嫌,但其中所极力推崇的自然神圣的内核却对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很有助益。
③倡导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有利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抵制目前打着各种“开发”旗号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已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自然美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像山体岩礁这类无机自然物,一旦破坏则不可再生!“自然全美”的思想核心恰恰就是要尊重自然原貌的价值。自然并不只是在人的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中被欣赏,而往往是因为它的原始性、陌生性、多样性才备受青睐。因而,审美活动的实现不应当再以“自然的人化”为唯一途径,而应当增加“人的自然化”这一反向生成的维度。对环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等所有环境因素实行全面、系统的和谐保护。如果我们不能对诸如大气能源、山海农田、江河湖泊等等自然环境破坏加以重视,我们明天生存的空间将是多么可怕。
④倡导关注自然美,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美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心灵守护作用。审美文化具有涵养国民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而对目前存在的心灵的空虚、精神的失落的物欲主义倾向,季羡林先生曾感触地说过: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是你争我夺。而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应该在新历史条件下加以弘扬。这是切中时弊的有识之见。
⑤发扬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精髓,发挥自然美在涵养国民心态方面更直接、更亲和、更广泛的陶冶功效,在全社会普遍养成发现美、欣赏美的目光和对自然的呵护之心,让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这不仅有助于在“至美”中引发“至善”,提升国民的审美文化素质,而且有助于抵御物欲主义的侵蚀,在赏心悦目之余培育出全民族的和谐精神。
15.文中引用“肯定美学派”代表人物伽德洛维奇总结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有何作用?
16.简要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文章中“自然美中的和谐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能脱离材料蕴含的意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作业5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A (B 磨砺、咬文嚼字(jiáo),C长歌当哭(dànɡ)皇天后土,D奴颜婢膝(bì)金榜题名)(2分)
2.D(浑浑噩噩: 形容质朴天真,亦形容愚昧无知。中性成语。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或解释为内容混乱的,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义无反顾:形容为正当的事业而勇往直前。作褒义词理解。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2分)
3. 参:专家和村民对挖掘“皇坟”态度不一。(4分 )
4. 示例一:赞成禁止青少年看娱乐节目。(1分)现在的娱乐节目,有的内容空洞虚假,缺乏道德内涵和人文精神,难以给青少年树立好榜样;有的相互抄袭,缺乏创新,难以引发青少年思考;有的一味追求收视率,所传达的一夜成名的观念让青少年趋之若骛,使这些孩子失去耐心,不愿吃苦;有的以恶搞、八卦为基本内容,引起青少年模仿;有的内容低俗,不断挑战道德底线,侵蚀青少年道德观。(4分)
示例二:不赞成禁止青少年看娱乐节目。(1分)直接禁止青少年收看,容易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青少年也有娱乐的需要。面对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当务之急,应是培养他们理性判断娱乐节目优劣的能力,而不是禁止。(4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D项“贷”应译为饶恕。)(2分)
6.D(①为卢之翰所为;④说薛奎遇事能沉稳果断处置。)(2分)
7.D(“杀一儆百”有误。对戍卒,他果断下令暗中处死,并未惊扰宾客,可见并非杀一儆百。)(2分)
8.
(1)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事:侍奉1分;鲜:少1分;克:能够1分,共3分)(
(2)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威仪:庄严的容止1分;所以:用来的方法1分;判断句1分,共3分)(3)
(3)见教材。
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的人正好到来,血迹偶然沾污了衣服,巡逻的士兵将他逮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夫回仪州,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发怒,准备上书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作战已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经常不够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水耕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举薛奎的政绩,请示朝廷让薛奎留任,并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朝廷没有同意。成都有位民妇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赡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饶你了!”那母子二人于是和好如初。薛奎曾在夜里设宴,有守卫的士兵杀了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杀人者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有人觉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类似的情况很多。
薛奎被召回朝任龙图阁学士,于是参与了国家大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认为你可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思啊。”不久薛奎升任给事中。皇上曾对辅政大臣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的。”薛奎说:“保全自身直到为官终了的做法,不只我一个人不是这样的。”他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回复,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直言。宋真宗时多次宴请群臣,以致有大臣饮酒大醉,沾湿衣襟。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日理万机,对于宴饮游乐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毫无节制,大臣们经常因醉酒而失掉庄严的仪容,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真宗赞赏他的言论。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对夜月笼罩下的自然美景的喜爱(2分)
(2)(共4分)借景抒情(1分)写了夜晚看到云的洁白和浮游,枫叶的红艳和飘逸(2分),表现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1分)
(3)(共4分)同意。前两句写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绝的青山,澄碧的天空倒映于水中,二者澄鲜一色。(1分)因有皎洁的月光,诗人才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山之碧。(1分)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而产生的超脱世俗,心旷神怡之感。(1分)全诗写景抒情自然,所有景物和感受都受月光的影响,不着一“月”字却“尽得风流”。(1分)(如果写“不同意”理由充分可酌情给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每空1分)
10.(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亦若是则已矣(4)举世皆浊我独清(5)晓来谁染霜林醉。(6)或轻于鸿毛 (7)和黍秋风听马嘶 (8)尤使我耳不忍闻。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选取了农家麦收时的代表性动作、色彩,(2分)写出了丰收的喜悦心理。(1分)语言表达富有韵味、绕有情趣(1分)。
12.这些叙写主要描写了种黄豆前的情景,强调农家生活的忙碌;(2分)与下文“找到了那袋黄豆种,快快拿到田埂上……露出两只肥大、青青的脚丫子”一节的细致描写相呼应;(2分)与结尾“破罐子,莫要破摔,留着”相照应。(2分)
13.红红火火的农家平时生活,(1分)丰收的喜悦,播种的紧张、忙碌,(1分)紧张热烈后的平和、自然,充满了生活情趣。(2分)
14.①坛坛罐罐是农家日常生活之必需,其身上体现出的生活情趣引起了作者的共鸣。②坛坛罐罐是作者释放内心情感的一个“出口”。③坛坛罐罐是一种人们常见而熟悉的物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理解并接受作者的思想感受。(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1)肯定其对自然美价值的重视。(2分)(2)强调其对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很有助益。(2分)(3)为下文论述自然美的和谐价值提供依据。(2分)
16.(1)首先提出抵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建设性破坏”在于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点。(2)接着指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其根源是以人类为中心,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3)最后指出人类应当“人的自然化”,对环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等所有环境因素实行全面、系统的和谐保护。(每点2分,共6分)
17.(1)涵养国民心态,提升国民的审美文化素质。(2)有利于全社会普遍养成发现美、欣赏美的目光和对自然的呵护之心,让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3)有助于抵御物欲主义的侵蚀,在赏心悦目之余培育出全民族的和谐精神。(每点2分,共6分)
七、作文(70分)
18.评分标准。
(一)、审题立意提示:1.蜗牛本身:蜗牛开始雄心勃勃,好高骛远,并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渐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2.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二)参考立意:1.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2.正视现实,笑对人生;3.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4.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5.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
(三)、判分
1.判分原则
判分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扣材料、切题意、立准意、选好材以及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学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
| 等第 | 切题 | 立意 | 结构 | 记叙文 | 议论文 |
| 一类 63—70 | 切题 | 独到、深刻 | 精巧; 严谨 | 主旨与材料“神似”而有个性,有“灵犀”相通之默契,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 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 |
| 二类 56—62 | 准确、正确 | 完整; 有特点 | 主旨与材料“神似”,有“灵犀”相通,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 能够“分析”,能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或多问几个“为什么” | |
三类 49—55 | 基本切题 | 基本正确 | 基本 完整 | 所叙人和事与“材料”相似,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某一含义,故事平淡,写人叙事能力一般 | 观点从材料中来,但论证不很充分,虽略有分析,也有一定的层次或条理,但内在逻辑不够严谨 |
| 四类 42—48 | 略有牵强 | 满足于简单“解读”材料,或一味例证,用大同小异的几个实例证明某一含义 | |||
| 五类 28—41 | 不切题 | 牵强、贴标签 | 逻辑层次不清 | 或机械扩写,或简单续写,或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 | 立意貌似从材料中来,但整体论证已越出材料或含义范围,且文章基本是观点加材料 |
| 六类 0—27 | 不正确 | 无章无法 | 另起炉灶、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差 | 观点和立意完全不与材料沾边,不会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 |
1.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打入六类。
2.凡文体不明者,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3.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立意表达之外,还要看作文的语言文采和谋篇布局。
4.凡游戏高考、思想低俗者直接判为六类。
5.完篇者,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者,视完成情况而定,一般200以下,0—10分;300字左右11—25分;400字左右,26—35分;500字左右,36—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最高不超过46分。
6.缺作文题扣2分。
7.一般只要有字,不得简单判为0分。
8.确认抄袭,2/3与原作相同,最高分不超过20分,基本相同,最高分不超过10分。
9.错别字一字1分,扣完5分为止;书写扣1分。
10.建议切入分为4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