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短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①(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7:33
文档

小学语文短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①(1)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一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与群儿戏于庭.()(2)众皆.弃去()(3)光持.石击瓮破之()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足跌没水中。()A.没有B.埋没C.淹没(2)光持石击瓮破之()A.代词,指群儿B.代词,指瓮C.代词,指石头(3)众皆弃去。()A.离开B.距离C.除掉4.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
推荐度:
导读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一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与群儿戏于庭.()(2)众皆.弃去()(3)光持.石击瓮破之()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足跌没水中。()A.没有B.埋没C.淹没(2)光持石击瓮破之()A.代词,指群儿B.代词,指瓮C.代词,指石头(3)众皆弃去。()A.离开B.距离C.除掉4.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一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与群儿戏于庭.()

(2)众皆.弃去()

(3)光持.石击瓮破之()

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A.没有B.埋没C.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A.代词,指群儿B.代词,指瓮C.代词,指石头

(3)众皆弃去。()A.离开B.距离C.除掉

4.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群儿/戏于庭B.一儿/登瓮

C.光持/石/击瓮/破之D.足跌/没水中

5.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欲知其轻重。()

(2)使水及原痕。()

解释课外加点字词的意思,需要理解文意,然后结合自己以前所学知识作答。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更多小学阶段学习资料请添加微信j cc x sc2019

四、阅读《义犬救主》,完成习题。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1](yì)猎。畜(xù)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zé)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áng huáng)嗥吠(h áo fè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摘自《太平广记》)

注释:[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

[4]咋:咬。[5]闷绝:窒息。

1.解释加点的字。

(1)华隆好.弋猎()(2)犬遂.咋蛇死焉()

(3)二日乃.苏()(4)隆闷绝委.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阅读《狐假虎威》,完成习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遂与之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子之妻之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_____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____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阅读《嗟来之食》,完成习题。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④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⑤焉,终不食而死。曾子⑥闻之,曰:“微与⑦!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摘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②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③贸贸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奉:捧。⑤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⑥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⑦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黔敖为食.于路()⑵以待饿者而食.之()

⑶嗟!来食.()⑷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⑸以至于斯.也()⑹可去.()

⑺其谢.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嗟!来食!

⑵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⑶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

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

七、阅读《师旷论学》,完成习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甲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双眼失明,但音乐造诣极高。③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④戏:戏弄。⑤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暮”字在本文中出现了两次,第1自然段中“暮”的意思是,第2自然段中“暮”的意思是。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

3.本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B.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理解句意,说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意思。(2分)

.。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2分)

.。

3.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

答案:

一.1.mòjiē 2.(1)庭院(2)全,都(3)拿 3.C B A 4.C

5.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二.

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三.

1.(1)想(2)赶上,等到

2.巨象

3.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三. 1.(1)做首领(2)认为(3)对的(4)逃跑

2.(1)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2)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3)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1)助词,无义(2)它,代狐狸(3)它,代缺点或错误(4)到

(5)它,代学过的知识(6)的

4.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5.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

四.

1.①喜欢/爱②于是③才④倒

2.家人对狗的举动感到奇怪,于是跟着狗走。

3.①天天跟着主人;②华隆被大蛇缠身,犬为救主人,咬死大蛇;③华隆僵仆失去知觉,犬奔走嗥吠,招来家人营救;④在华隆未苏醒时,犬始终不吃东西。

获取更多小学阶段学习资料请添加微信j cc x sc2019

五.

1.D(应为“只是”之意)

2.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

六.

1.①作成食物②吃③吃④我⑤这⑥离开⑦道歉

2.⑴喂!来吃!⑵我就因为不吃侮辱性的施舍的东西,才到了这样的地步。

⑶他吆喝你来吃,可以离开,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

3.做人要有骨气的。

七.1.时间晚天色晚 2.晚年时喜欢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3.A

八.1.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2.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示例:我明白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说话要有理有据,做事要实事求是。

文档

小学语文短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①(1)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一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与群儿戏于庭.()(2)众皆.弃去()(3)光持.石击瓮破之()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足跌没水中。()A.没有B.埋没C.淹没(2)光持石击瓮破之()A.代词,指群儿B.代词,指瓮C.代词,指石头(3)众皆弃去。()A.离开B.距离C.除掉4.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